NO.02

夜经济正在崛起
你的城市夜生活丰富吗?

 

  形形色色的夜间消费、夜间文艺演出等形式,让城市的夜晚流光溢彩。对许多人而言,走入夜色,享受生活,不再是日常消费的补充,而正逐渐成为一种刚需。数据显示,今年“五一”小长假,夜间消费金额占全天的29.92%。总体看,我国夜间经济已由早期的灯光夜市转变为包括“食、游、购、娱、体、展、演”等在内的多元夜间消费市场。那么,对标国内夜经济领先的城市,山东各市怎样才能激发出更大“夜经济”潜力呢?

 

全国夜间生活指数排行榜公布 深圳位居第一

全国337个地级及以上城市夜生活指数排名

  夜间经济是现代都市经济业态之一。晚间购物、餐饮、旅游、娱乐、学习、影视、休闲……今年以来,各地“夜经济”量质齐升,为经济增长注入新动力。

  近期,第一财经发布了最新的反映城市夜间经济状况的“知城·夜生活指数”。从结果来看,深圳超过2017年夜生活榜单第一位的上海,跃居榜首。深圳是337个地级及以上城市中,2018年全年抖音夜间打卡数量最多、夜间电影场次最多、夜间公交覆盖范围占比最大的城市。

  全国夜间生活指数排名前20名中,八成为长江以南城市。深圳、上海、广州、北京作为一线城市占据前4名,成都紧接其后,且仅比北京低1.26分。乌鲁木齐和昆明则分别凭夜间公交覆盖范围占比优势及酒吧数量优势居第13位、第14位。

昆明的酒吧数量仅次于成都、上海
深圳和乌鲁木齐的夜间公交最发达(夜间公交覆盖率)
 

  从榜单上看,山东16市均无缘前20名。进入前50名的仅青岛、济南两市,排名分别为第23位、第46位;进入前100名的只有烟台,排第91名;而其他13市排名则在110-250的位次之间。

  由此来看,对于山东各市来说,企图从“夜经济”中分一杯羹,是一门还需琢磨和探索的功课。

各城市竞相发力“软实力” 济南、青岛不甘其后

  夜经济,是城市活力的重要指标,更是一种城市“软实力”。

  据商务部调查显示,上海夜间商业销售额占白天的50%,重庆2/3以上的餐饮营业额是在夜间实现的,广州服务业产值有55%来源于夜间经济。

  去年以来,上海、天津、南京、西安等国内主要城市,都陆续出台了推动夜经济发展的实施意见,北京更是将其写入了2019年政府工作报告。如何利用夜经济激发新一轮消费升级潜力,成为各地主政者都面临的新课题。在此大形势下,作为山东“双雄”的济南、青岛同样不甘其后。

  近年来,济南市在推动夜经济方面动作频频,从打造泉城夜宴景观亮化工程,到引入各种文旅项目丰富夜间城市体验,再到党政代表团南下上海考察,以及出台“夜经济27条”(6月19日,济南市政府官网发布的《关于推进夜间经济发展的实施意见》,简称“夜经济27条”),这些做法都让外界看到了这座古城愈发时尚和活力的一面。放宽夜间特定时段相关摆卖管制、公布首批遍布各区的54个夜经济商业街区、对180余条公交线路进行延时……济南发展夜经济的举措相当实在。

  针对“夜经济”这一城市发展短板,青岛亦进行了不断的探索。从4月17日,青岛在“国际时尚城建设攻势作战方案”答辩会上,将打造酒吧一条街、引进夜间演艺活动等提升夜经济的一系列举措提上日程;到7月8日,青岛市政府常务会议研究通过了关于推动青岛市夜间经济发展的实施意见,明确提出以夜经济发展推动国际时尚城建设攻势。而近日举办的第29届青岛国际啤酒节,更给城市夜经济添了一把“火”,为青岛夜经济的发展进行了一次成功的实践。

最新公布的“知城·夜生活指数”山东排名前十城市

(此榜单为今年公布的“知城·夜生活指数”中山东各市排名的前10名,其中蓝色线所显示数字为山东10市在全国337个地级及以上城市中2019年榜单的排名,绿色线为2017年的排名)

  尽管除了济南、青岛,山东其他14市还未出台促进夜经济发展的具体政策,但从两届的“知城·夜生活指数”榜单对比来看,在山东榜单上夜生活指数排名前10的城市,除了青岛的排名出现了非常轻微的下滑,其他各市在全国夜生活榜单上的排名均有不同幅度上升,尤其是潍坊、东营和泰安三市,均一举上升了130多名。

  7月31日,山东省出台12条措施拓展消费市场,其中,鼓励发展夜间经济被明确点出。山东鼓励各地因地制宜发展夜间经济,繁荣丰富“夜游、夜娱、夜食、夜购”等消费业态。

  山东从政府层面强调要在“夜经济”上下功夫,这也意味着齐鲁各地夜经济的潜力终将慢慢“觉醒”,并逐步走向繁荣。

【他山之石】高居全球夜生活榜单 伦敦“夜经济”为什么红火?

  伦敦的夜间经济已成为英国的第五大产业。汲取了城市特色文化的优势,开发了多样的商业模式,又有政府的积极推动和建设,伦敦的夜间经济发展高居全球夜生活榜单。

  英国于1995年正式将发展夜间经济纳入城市发展战略,2004到2016年间,仅伦敦就创造了逾10万个新的夜间工作岗位,涵盖了1/8的工作岗位。2017年夜间经济占全英国GDP的6%,同年伦敦市的夜间经济收入达263亿英镑,预计到2030年将达300亿英镑。

  伦敦的夜间经济主要由酒吧、饭店、音乐厅、剧院等组成。遍布大街小巷的酒吧、俱乐部是这座城市发展夜间经济的主力军。在伦敦,酒吧是人们结束忙碌工作后的首选。“酒吧文化”提供的结交朋友的机会拉近了人们之间的距离,创造了轻松的氛围,使英国人不惜花费更高的附加服务费也要在酒吧消费。

  城市夜间经济的发展是建立在漫长的文化传承上的。伦敦大大小小的博物馆不胜枚举,近年来,也逐渐向公众开放夜间展览。据报道,伦敦正在筹建英国首个真正24小时不打烊的博物馆。每年的10月25-27日为“博物馆之夜”,伦敦大小博物馆会推出不同类型的晚间活动,一展文化魅力。

  为了能够为当地居民打造更安全的夜生活,伦敦市政府还特意成立了夜间经济活动委员会,并专门留出一个公务员岗位招聘一位夜间主管,旨在“捍卫伦敦夜间文化价值,推动伦敦夜间经济发展和多样化”。

  此外,伦敦市政府实施了地铁通宵运营计划,为夜间经济消费者和从业者提供安全便捷的出行保障。目前伦敦的11条地铁线路中有5条已实现周末通宵运营。据报道,通宵地铁计划每年能为伦敦经济带来7700万英镑收益。

数据/资料来源:第一财经“知城·夜生活指数”榜单、新华社、山东商报、济南日报、青岛日报
编辑:石慧设计:马茜 沙睿昕技术:韩路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