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山东 | 国内 | 国际 | 体育 | 财经 | 休闲 | 娱乐 | 健康 | 女性 | 人才 | 房产 | 短信 | 论坛

大众日报 农村大众 齐鲁晚报 生活日报 鲁中晨 半岛都市报 经济导报 城市信报 青年记者 小记者 国际日报山东版

      您的位置: 大众网首页 -> 大众日报 -> 发现

 

发现大熊猫

2004-03-24 06:06:20 

  
  1865年夏天,法国神甫戴维在北京发现了一种“有趣的反刍动物”—麋鹿
  
  1862年2月里的一个平常日子,法国南部的马赛港春寒料峭,一个名叫爱尔芒德·戴维的法国神甫就要启程前往遥远的东方——中国天主教苦修会工作。
  爱尔芒德·戴维,1826年出生在法国比里牛斯山区的一个小镇上。他从小喜欢探险,尤其喜欢各式各样的动物和植物。他经常到山野中捕捉昆虫,采集回来制成标本,是一个在当地小有名气的博物学家。戴维临走的时候,法国巴黎自然历史博物馆米勒·爱德华兹教授交给他另外一项任务:帮助巴黎自然历史博物馆到中国采集动植物标本。
  1865年夏天,戴维去北京南部考察,在戒备森严的皇家猎苑里,发现了一种“有趣的反刍动物”,就是我们后来常说的麋鹿。戴维认为这是一个新的物种。他把麋鹿标本寄回巴黎自然历史博物馆,在博物馆的公告中发表了自己的研究结果。
  北京自然博物馆馆长饶成刚先生认为,麋鹿的历史相当悠久,但对这一物种的研究却非常薄弱。戴维对麋鹿的发现和研究,对中国的物种保护和对中国的生物学发展有很大贡献。因为在19世纪,中国的科学还很不发达,人们普遍对什么是物种、怎样来确定一种新的物种,几乎没有科学系统的完整认识和全面理解。
  正是戴维神父的发现才使人们逐渐意识到,中国还有许多物种是和外国不同的、特有的、值得好好研究的。  
  
  1869年3月11日,戴维在四川穆坪见到了一种从来也没见过的动物皮毛,他给这种动物命名“黑白熊”
  
  不久,戴维在上海遇到了一个来自四川穆坪灵宝学院的中国学生。这个学生告诉他,他们学院的法国院长已经在四川穆坪当地采集了许多动植物标本,准备运回法国去。戴维非常兴奋,当即就作出决定,要从上海乘船溯江而上到四川穆坪——也就是今天四川省西部雅安地区的宝兴县。
  一路辗转,在距今135年前的1869年2月,戴维来到成都。从成都到穆坪,戴维沿着临邛古道,穿过雅安的碧峰峡和上里古镇,整整走了8天,最后翻越了一座林木茂密的高山,来到穆坪。
  戴维到达穆坪的第二天,就在当地向导的带领下,翻越大瓮岭,来到邛崃山脉中段一个叫邓池沟的地方。戴维凭着他多年野外考察所积累的经验感觉到,这里正是他长久以来苦苦追寻的梦想之地,一个灵异民族的家园,一个动植物的王国。
  就在戴维来到邓池沟的第11天,1869年3月11日,他在上山采集标本回来的路上,发现了一种从来也没见过的动物皮毛。他在当天的日记中写道:“从远处归来的途中,一位姓李的人邀请我们去他家做客。他是这个山沟中主要的土地所有者。在这个异教徒的家里,我看到了一张从来没见过的黑白兽皮,个体相当大,是一种非常奇特的动物。”
  尽管戴维看到的只是一张奇特动物的皮毛,但这已经让他感到十分兴奋了。他的猎人告诉他,用不了多久,他们也会找到这种动物。戴维大喜过望。就像是命运在冥冥之中的指引,这个法国人忽然之间如此接近了一个必将轰动世界的神秘动物。而且,他几乎是本能地意识到,这可能是一个重大的发现——因为他在提到这种动物的时候,用了这样一个词:“著名。”这个词的法文可以解释为“第一流的”,或是“重要的”。
  戴维焦急地等待着那些在当地雇请的猎人带回来他所热切期待的动物。由于这种动物闻所未闻,他只好给它临时起了个名字叫“白熊”。
  那些猎人外出了12天以后,回来的时候带给戴维一只幼体“白熊”。本来这只“白熊”是活着的,但猎人们为了便于携带,就把它弄死了。
  然而不管是死是活,作为一个博物学家能够得到这样珍贵的标本,戴维还是感到了极大的快乐和满足。
  这只“白熊”的毛皮和戴维在李庄主家看到的那只动物的皮毛完全相同,除了四肢、耳朵和眼圈是黑色以外,其余部分都呈白色。这种动物的头很大,吻短圆,不像熊嘴那么尖长。因此戴维断定,这一定是熊类中的一个新种。它之所以奇特,不仅在其毛色,而且还在它的掌下有许多毛。
  又过了一个星期,戴维见到了猎人们带来的第二只同样的动物。和第一只相比,它们的毛色相同,只是黑色不那么纯,白色部分也比较脏污。
  他确信,这个熊类中的新种,惟独中国才有。
  在给这种动物命名的问题上,戴维犹豫了很久,最后,他决定就根据这种动物的皮毛特征命名“黑白熊”。他迫不及待地立即将他的发现写信告诉了巴黎的朋友们,特别是巴黎自然历史博物馆的米勒·爱德华兹。
  他在写给米勒的信中说,他正准备把一批标本送回法国,考虑需要很长的时间才能到达,他要求立即发表他对黑白熊的描述报告。戴维的描述报告寄到巴黎后,随即就发表在当年巴黎自然历史博物馆的新闻公报上。
  当戴维的黑白熊标本到达巴黎展示后,立即引起了轰动。  
  
  巴黎自然历史博物馆的爱德华兹纠正了戴维在物种的判定上的错误,将这个新发现的物种定名为“大猫熊”
  人们从兽皮上看到一张圆圆的脸形上,眼睛周围是两圈圆圆的黑斑,就像戴着时髦墨镜,而且居然还有精妙的黑耳朵,黑鼻子,黑嘴唇,这简直就是戏剧舞台上化妆的效果,太不可思议了!
  于是有人断言,这张来自中国的皮毛绝对不真实,一定是伪造的。
  爱德华兹经过仔细研究这种动物的皮和骨胳以后,断然否定了有关伪造的说法,确信这一定是一个新的物种。
  但是,爱德华兹发现戴维在物种的判定上出现了一个错误。戴维寄回来的不是熊,而与19世纪早期在中国西藏发现的小熊猫食性相近,但其嘴圆,长着猫的特点。爱德华兹便把这个新发现的物种定名为“大猫熊”。
  就这样,一个来自19世纪中叶的法国传教士将他在中国四川穆坪发现大熊猫的故事第一次毫无保留地展现在公众面前;同时,也把许多人的目光吸引到中国四川这一片云雾缭绕、森林密布的崇山峻岭之中。
  中国的,也是世界的稀世珍宝就此撩起了它神秘的面纱。  
  
  1936年,一个名叫露丝的美国服装设计师,雇人捉到了一只刚刚出生的大熊猫。中国有史以来的第一只活体大熊猫就这样走出国门
  
  随着戴维发现大熊猫,大熊猫顿时名声大噪,它的命运也因此发生了许多悲悲喜喜的改变。许多动物学家、探险家、旅行家、狩猎家不远万里,不惜重金,前往中国,想捕捉到这种珍奇动物。但大熊猫是一种十分隐蔽的动物,性喜独居,游荡在高山竹林之中。这些外国人除了带走一些大熊猫皮和一些传奇的故事,谁也没有得到一只活的大熊猫。
  直到又过了将近70年,1936年,一个名叫露丝的年轻貌美的美国纽约服装设计师来到中国,事情才有了转机。她原本是为自己病死在上海的探险家丈夫料理后事的,但最终她决心要找到大熊猫。于是,她雇用了在美国出生、中国长大的猎人杨昆廷从上海出发,沿长江上溯2000多公里,终于来到邛崃山脉东段的汶川,寻找大熊猫。不久,他们捉到了一只刚刚出生的大熊猫,并很快将它带到上海,乘船返回美国。
  中国有史以来的第一只活体大熊猫就这样走出国门。
  
  1939年,重庆举办了一次动物标本展览,由于当时中文的习惯读法是从右往左读,所以参观者把“猫熊”读成“熊猫”,久而久之,“大猫熊”就被叫成了“大熊猫”
  伴随着大熊猫的发现和走向世界,对它的命名也一直争论不休。但学界还是普遍采纳了米勤·爱德华兹的研究成果。1939年,重庆平明动物园举办了一次动物标本展览,其中“猫熊”标本最吸引观众注意。它的标牌采用了流行的国际书写格式,分别注明中文和拉丁文。但由于当时中文的习惯读法是从右往左读,所以参观者一律把“猫熊”读成“熊猫”,久而久之,人们就约定俗成地把“大猫熊”叫成了“大熊猫”。

  ·相关阅读·

  古人眼中的大熊猫

  据目前的考古研究成果,大熊猫出现的时间自晚中新世起,经历了700万~800万年,它们的直系祖先是始熊猫,生活在炎热潮湿的森林里。和始熊猫同时代的动物有森林古猿。
  距今60万年前,更新世中期,大熊猫的发展到了它的种群鼎盛时期,大熊猫广泛分布在中国南部、中部、西南,向北直达周口店,组成了“大熊猫~剑齿象群落”。
  这些动物大部分都很稀少,熊猫是这个动物群里面的重要成员,和它同时代的动物,由于地质与气候的强烈簸动,基本上都绝灭了,如剑齿象和剑齿虎成了化石,而大熊猫保存了下来。
  大熊猫能够在恶劣的自然环境中生存下来,是因为它们在环境的变动中改变着自己,所以才没有从生物圈的链条上消失,成为世界上为数不多的动物活化石。
  而中国人对于熊猫的认识始终扑朔迷离,摇摆不定:有的记载称它是猛兽;有的认为它是和平的象征,被称作“驺虞”,在两军交战时,一方只要举着“驺虞旗”,就表明要求和好,停止冲突;有的认为它只吃竹子,性情温和;有的认定它吃铜和铁……
  早在3000多年前的《尚书》和《诗经》中,大熊猫被称作“貔貅”。《尚书》记载说,在黄帝的时代,有几种猛兽,其中有貔貅、虎、豹,他们用这些动物来作战。《诗经》中也提到了“貔貅”,说它是一种珍贵的毛皮兽。“貔皮献其”就是指它被当作贡品。
  三国时期的吴国人陆玑在注释《诗经》的《毛诗草木鸟兽虫鱼疏》中,考证并解释了“貔貅”,说它既像虎,又像熊,辽东人叫白罴。
  司马迁在《史记·五帝本纪》中,记述了古代部落首领黄帝下令驯养虎、豹、熊及貔貅等猛兽助战阪泉的史实。
  2700年前的春秋战国时代,在中国最早的地理著作《山海经》中,对于熊猫也有过记载,认为它专吃铁和铜。
  2000年前的西汉时期,在中国第一部专门解释词义的专著《尔雅》中,将大熊猫称作“貘”。
  大熊猫专家胡锦矗曾经讲过一个经过考证的故事,说唐代诗人白居易曾经专门写过一首诗《貘屏赞》。白居易有一段时间曾经得了一种怪病叫“头风病”,吹不得风,一吹风头就疼。所以,他就用一个屏风来挡风。在屏风上他请画师画了一个“貘”并写了一个序和一首诗。在序里,白居易描述道,“貘”生长在南方,它是除湿的,它只吃铁和铜。如今兵荒马乱,大家都用铜铁去铸制兵器了,可怜的貘呀,你现在只有挨饿了。这首诗主要是讽刺当时的战争不仅给人们带来不安宁,也给熊猫带来灾祸。

  (中央电视台《探索·发现》栏目供本报专稿)


 

 编辑:

发表评论】【关闭窗口 

 相关文章
上一条:神农架野人之谜
下一条:柴达木盆地“外星人遗址”揭秘

::: 专刊推荐 :::

  人  物  大众周末
  大众书画  
丰  收
  都市女性
  现代教育
  资  讯
  城市信报
  大众娱乐
  速  读
  往  事
  青 未 了
  健    康
  法  鉴
  人文阅读

::: 新闻专题 :::

-

感受海尔“流程再造”

-

每周救助一户特困家庭

-

“三农”问题政策解读

-

鲁中新闻丝路文化之旅

-

大众网 总编在线

-

第五届国际果蔬博览会

-

魅力济南 大众网报道

报业集团 - 版权声明 - 广告业务 - 联系方式
Copyright (C) 2001-2002 dzww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大众报业集团网络中心主办 Email
:webmaster@mail.dzdaily.com.cn
鲁ICP证00010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