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实干者开路 让不作为者退后

2018-07-20 15:32:00来源:大众网作者:王晓娜

王晓娜

  “士虽有学,而行为本焉”。身处基层,最讲究真抓实干,最重视干事实效。1978年,安徽小岗村18位农民“托孤”改革,革新农村土地承包制度,开改革之先河。时隔40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出台《关于进一步激励广大干部新时代新担当新作为的意见》,鼓励干部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大展手脚,为真干事的干部建立容错机制,这是“狮子型”干部的“辽阔草原”,是“担当型”干部的“尚方宝剑”。 

  为实干型干部“松绑”。《意见》提出要建立容错纠错机制,宽容保护敢于创新突破的实干型干部。以往的工作中,有个老观点叫做“不求有功,但求无过”,这句话充分体现了行政单位人员在改革突破中的顾虑。在脱贫攻坚工作中,有些干部想培养本村的村级大棚产业,但由于无法把握收成的高低,在前期甚至会有赔钱的现象,大棚收益达不到指标,干部的工作就有了“错误”,鉴于此,还不如把大棚租出去,直接来钱“不会出错”。《意见》中容错机制的出台,有利于打消这部分干部的疑虑,放开手脚,“干”字当先。

  让实干型干部“有底”。《意见》提出,要把担当作为者用起来,要鲜明树立重实干、重实绩的用人导向,坚持优者上,庸者下。行政单位的工作晋升机制都较为稳定,有些干部就出现了“干好干坏一个样”的思想蛀虫。《意见》的出台,鲜明树立了组织的选人用人导向,优化了干部的成长路径,让“干得多的老实人”心里“有底”,用实绩考核体现组织考核的差异化,营造有上就有下的政绩观,充分调动了基层干部担当作为的积极性。

  让不作为干部“退后”。“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在新时代阔步向前的进程中,没有作为就是后退。《意见》的出台为不作为干部敲响了警钟,让“不想为”的干部不能偷懒,让“不会为”的干部主动学习,调整、淘汰懒政的干部,营造了勤政务实的良好风尚。

  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我们需要一批奋发有为的干部突破瓶颈、勇于创新。《意见》充分体现了顶层设计对实干型干部的重视,广大基层干部更要感沐风尚,勇于担当,凝聚成为新时代新贡献的强大合力。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牛乐耕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