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行的“痕迹主义”亟待减负

2018-09-05 16:24:00来源:大众网作者:曾秀秀

  曾秀秀

  “一见面就问我种了几亩地”,笔者采访的一位村民说,经常有不同的人拿着笔和本本入户,问题大同小异。简单问几句就急着拍照合影,然后心不在焉地一边问一边把照片发到微信群展示,村民对此特别反感。一位驻村干部说,村里搞一次卫生清扫就要九份档案!这些来自基层的“声音”显示,“痕迹主义”在基层广泛流行,在群众中造成了不良影响,也让本就繁重的基层工作变得更加“步履维艰”,贻害颇深,此风当刹。 

  “痕迹管理”提出各级党委政府在抓工作的同时,要更注重完善本单位工作的档案资料,有文字、有照片、最好有视频。它本身不失为一种好的工作方法,可以梳理工作、优化思路、总结经验,确保工作有“迹”可循、有“证”可查。然而,从现实看,基层工作过分强调留痕、依赖留痕,使得原来的“痕迹管理”“走了调”“变了味”,本末倒置,偏离初衷。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基层工作本就千头万绪,在大量迫切需要时间和精力去解决的实际问题面前,不切实际,一位地事事要求基层“工作留痕”,只会让基层疲于应付。 

  凡事处处留痕的工作方法表面上看是党员干部的懒政怠政,实质上是形式主义作怪。凡工作,总是会留下痕迹,学习做笔记、工作记日志、年初定计划、年底报总结,都是正常的工作需要,是考核检查工作的重要依托。但是,有的干部评价工作只以工作痕迹为标准,而不实地考察政策实行成效,偷懒省事,这是形式主义。有的干部从中尝到了“甜头”,找到了“窍门”,专以留痕为目的应付检查考核,迎检材料“五花八门”“一应俱全”,只重形式,不顾内容,这是形式主义。有的干部只重考勤,花样摆拍,出工不出力,出力不出活,这是形式主义。 

  消除“痕迹主义”不良影响,问题的重点不在于工作留痕本身,而是如何防止正常工作演变成形式主义。“上有所好,下必甚之,必仿效之”,上级用形式主义管理,下级就会用形式主义应对。整治“痕迹主义”顽疾,上下必须一起吃药,一起治病。 

  要把为人民谋幸福的责任牢牢“扛在肩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始终把人民立场作为根本立场,把为人民谋幸福作为根本使命。金杯银杯不如群众的口碑,各项政策是否“落地生花”,不应该以痕迹材料作为考核标准,群众满意度才是工作成效的“晴雨表”。时刻想群众之所想,把群众诉求记在心中,真正做到在人民群众心中“留痕”。 

  要把真抓实干的求实作风紧紧“绑在腿上”。“为政贵在行,以实则治,以文则不治”,上级考核要多标准评判,多层面印证,走出去,接地气,通下情,既看干了什么事情,又看干出什么成绩。下级落实要“唯实”不“唯上”,摒弃“注意力政绩”“材料政绩”,真抓实干,身入心至,不走形式不作秀,保证党的各项政策沉到底,落到实。 

  要把过度留痕的不良作风狠狠“踩在脚下”。凡事以“痕迹”论英雄,浪费了精力,败坏了工作作风,百害无一利。“道私者乱,道法者治”,要树立鲜明的纪律规矩,畅通群众监督渠道,形成一套健全的形式主义问题协调反馈机制,拿出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劲头抓工作,形成纪律震慑,切断“痕迹主义”的尾巴。
                                                   

初审编辑:王封

责任编辑:刘阳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