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此“督察检查”要不得

2018-10-29 14:20:00来源:大众网作者:顾昭峰

  近日,“为基层减负”又成了热门话题。在乡镇基层工作,加班加点是常态。有从事基层工作的网友调侃说:“如果基层待遇确实改善不了,少折腾我们也是好的。”

  不科学不严谨的督查检查是造成基层减负困难的主要原因之一。上级部门的督查检查,本是落实上级决策部署,推进工作的有力抓手,然而随着社会发展,传统的督查检查方式并没有逐步改善,上面检查按部就班,下面迎查有迹可循,对照以前的内容按葫芦画瓢,实无任何创新性可言,严重的就此沦入形式主义。长此以往,督查检查便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

  “突击式督查检查”让人无奈。有时候,上级决策做出,工作任务布置下来,上级做决策的时间是两个月,偏偏要求下级在半个月内落实到位,到时候就要检查考核,验收成果。众所周知,对于决策的执行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虽然也不排除个例存在,但大多数决策落实起来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如此“突击式督查检查”,这不是逼着下级造假吗?长此以往,必助涨形式主义滋生蔓延,产生很多负面性的影响。而不注重工作落实的科学规律性,本身就是形式主义。

  “反复督查检查”让人不胜其扰。有时候,基层在迎接完上级检查后,刚松口气,督查检查又来了。分析督查检查内容,跟上次的检查大同小异,甚至一模一样。于是,刚用过的材料重新拿出来,就可以循环往复使用。一年来上个几次,来检查的人比具体干活的人还多,让人不胜其扰。“反复督查检查”现象的存在,说明上级在制定的督查检查方案本身就不具备科学性,该合并的不合并,大肆挤占基层本来就不宽裕的工作时间,造成基层工作被动。

  “一刀切式督查检查”让人无语。有时候,上级检查部门街镇等基层单位时,用一张检查表,一个考核指标体系,而不考虑这些基层部门单位的差异性。比如有的检查,都是一个标准,办法简单直接,从权从严没有例外,看似公平公正,其实是让人感到不公。其背后反映的,正是上级制定督查检查标准时没有考虑到地方基层的差异性,存在懒政的现象。

  基层是党和政府联系人民群众的纽带、服务人民群众的平台,是直接和老百姓打交道的,却以有限的权力承担了无限的责任,督查检查事项过多还不科学,不但挤占基层大量时间,甚至迫使一些人弄虚作假、舍本逐末,为害不浅。近日,针对督查检查考核名目繁多、频率过高等问题,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了《关于统筹规范督查检查考核工作的通知》,明确做好督查检查考核工作的总体要求,加强对督查检查考核工作的计划管理和监督实施,让广大基层干部拍手称快。各地区各部门要切实落实中央要求,做好督查检查的统筹规范工作,将“科学督查检查考核”作为切入点,为基层减轻负担,增加调研落实、解决实际问题的时间和空间。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王封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