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山中贼”更要除“心中贼”

2018-12-12 15:37:00来源:大众网作者:辛董超

  明代大儒王阳明有言:“破山中贼易,破心中贼难”,并指出,“山中贼,横行于世间,违犯国法,戕贼百姓,可谓世间的祸害;心中贼,横行于方寸之间,违背天理,肆虐人情,可谓人心的祸害。”一语点出“山中贼”和“心中贼”的差异,以及破“心中贼”之艰巨。

  对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而言,“山中贼”流行于外,直接违反党纪法规,侵害群众和国家利益;“心中贼”藏形于内,不易察觉,但危害并不小。犹如医者治病,“疾在腠理,汤熨之所及也;在肌肤,针石之所及也;在肠胃,火齐之所及也”,然而心病难医,思想上的毛病很难用药物治疗。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以雷霆手段、以“零容忍”态度惩治腐败。“打虎”“拍蝇”“猎狐”……反腐败斗争压倒性态势已经形成,不敢腐的目标初步实现,不能腐的制度日益完善,不想腐的堤坝正在构筑,一个个“山中贼”被击溃、落马。同时,我们要必须明确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是反腐败斗争三重境界中,“不想腐”是反腐败的终极目标。这为破除“心中贼”提出了更高的任务要求。

  和“山中贼”相比,“心中贼”为何难除?一是成因复杂,一时失意的“心理失衡”,急难险重的“身心疲惫”,临近退休的“权力恐慌”,能力不足的“进退失据”……思想一旦跑偏,行为的迷失不过是时间问题。二是不易察觉,思想和行为规范离不开制度监督、自我约束,就制度监督而言,再完善的制度也难免有漏洞,“心中贼”一旦占了上风,就会千方百计寻找制度的缝隙,谋取私利;就个人约束而言,心理学家研究,人类往往存在自我认知偏高的倾向,思想上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很容易被忽略,于是“心中贼”慢慢坐大,甚至根深蒂固,非刮骨疗毒难以治愈。三是纠治难度大,“心中贼”常常与畸形的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相伴,背后总有厚黑学、潜规则、官场术,圈子文化、两面人等问题的身影,一般性的治疗,犹如“割韭菜”,问题割了一茬又出一茬,整治风声一过,很可能会“春风吹又生”。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破除“心中贼”,容不得一蹴而就、一劳永逸的“快刀斩乱麻”,更容不得“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治标不治本”。破除“心中贼”,首先要找到病因,秉持“清零”心态,注重理性剖析,找到自我约束、制度规范、教育培训、警示力度、激励保障、政治生态等方面的问题和不足,逐一纠正,从根本上进一步压缩“心中贼”滋生的空间。

  破除“心中贼”,要有打攻坚战的准备,要加大力度、提升标准,警示力度不够,就要用好反面典型案例,用身边人、身边事教育党员干部;用人导向力度不够,就努力让为民务实清廉的好干部有甜头、有劲头、有奔头,加大典型宣传力度和用人程序透明度,让好干部看得见、摸得着、信得过。

  破除“心中贼”,还要要久久为功,突出一个“常”字。一个问题一个问题解决,一个节点一个节点扭紧,一个关口一个关口守住,每一次选人用人、每一次“三会一课”、每一次监督检查,每一次制度完善,都有利于加强和规范党内政治生活、有利于净化党内政治生态,不断为破除“心中贼”提供新鲜动力支持,只要在常态上抓出成效,定能清淤疏浚、激浊扬清,让“心中贼”兵败如山倒,收获一片艳阳天。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王封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