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牢骚太盛” 的背后是本领恐慌

2019-01-09 10:15:00来源:大众网作者:曾秀秀

  时下,一些单位或多或少存在这样一种现象,辛苦工作自是不说,但凡有点闲暇时间,便各种牢骚不断,抱怨堆积。工作本就疲惫,言语间更添消极。以抱怨为乐,以满腹牢骚为常态,对自己的工作环境不满,结果只能是工作周而复始,没有效率。此种现象,实不可取。

  这种现象,折射责任缺失和本领恐慌。一些党员干部责任意识淡薄,缺少敢抓敢管、攻坚克难的勇气和拼劲,遇到问题绕着走,不思沉下心来解难题,反倒怨天尤人意不平。除此之外,动辄牢骚满腹体现出的是能力不足引发的本领恐慌。一些党员干部囿于已有经验,不思进取,故步自封,面临新任务新目标的挑战抱怨连天。

  面对困境,不发牢骚不抱怨,是一种积极的人生态度。两次援藏,后又被派到更为艰苦的阿里,对有些党员干部而言,一定要牢骚满腹了,可是孔繁森却说,“老是把自己当珍珠,就时常有怕被埋没的痛苦,把自己当泥土吧,让众人把你踩成路”。这位优秀的人民公仆躬行不言,默而成事,成为了百姓心中永远的丰碑。

  然而,有些人认为,发发牢骚而已,无关大局,其实不然。宋代词人柳永,进士落第之后,难掩失落,发了一句牢骚,“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后来被宋仁宗看到,说道,“且去浅斟低唱,何要浮名”,将柳永黜落除名,从此,柳永彻底与功名仕途无缘。清代曾国藩在给族弟的信中提道,“牢骚太甚者,其后必多抑塞。盖无故而怨天,则天必不许,无故而尤人,则人必不服,感应之理然也。”言之谆谆,告诫凡事抱怨、发牢骚必然会让人意志消沉,终不成事,并劝勉:“凡遇牢骚欲发之时,则反躬自思”。放在今天,党员干部理当引以为鉴,要不断加强自身修养,担当作为,履职尽责,把不满、不平的情绪转化为积极干事创业的动力。

  党员干部杜绝牢骚,要“回头看”。“知耻而后勇,知不足而奋进”,党员干部要经常进行自我反思,自我审查,自我对照,发现和认识到自己在工作中的问题和不足,并能进行针对性的提升和整改,认知正确多一分,抱怨发牢骚的空间便被挤掉一分。要“低头看”。党员干部要眼睛向下,低头看路,埋头拉车,强化宗旨意识、责任意识,把思想统一到干事业上,把精力集中到做实事上,把功夫下到抓落实上,切实转变工作作风,抓铁有痕,踏石留印,脚踏实地地完成本职工作,让牢骚失去滋生蔓延的温床。要“抬头看”。低头走路,更要抬头看方向。信念决定事业成败,没有理想信念,就会导致精神缺钙,就容易出现思想滑坡,党员干部应当把理想信念入脑入心,不断学习先进的科学知识武装自己,锤炼自身党性意志,真正达到“先天下之忧而忧”的境界,牢骚抱怨自然无所遁形。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王封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