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地气”才能赢“人气”

2019-04-17 17:31:00来源:大众网作者:周雷

周雷

  党的十八大以来,随着全面从严治党的不断深入,党员干部的作风持续转变,各地更是涌现出了一批党员干部的先进典型,党员干部在群众中的“人气”不断飙升,这与过去“见官三分灾”的说法形成了鲜明对比。为何现在的党员干部“人气”如此之高?这是近几年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抓作风建设的成果,更是党员干部在深入“一线”、深入“基层”真心实意为百姓办事的过程中赢得的。这也给党员干部们提了个醒,要想赢“人气”、聚“人心”,就要多接“地气”、弃“官气”。

  多接“地气”,就是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要经常深入百姓家中,在啦家常中了解并解决群众的困难。古人云“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党员干部们坐在办公室里动动嘴、打个电话、安排安排是不可能真正了解群众的所思所想所盼的,真正了解实情就要走出办公室,每一名党员干部,无论是领导还是一般人员都要深入农村、深入百姓家中去坐坐、去聊聊。坐坐聊聊不是简单的啦啦家常,而是要在啦家常过程中倾听群众意见,发现群众困难,看看还有哪些决策部署落实不到位、还有哪些工作不务实不扎实、是否还存在虚假工作等问题,对发现的这些问题要及时整改到位,用实际行动做给老百姓看。就拿当前来说,现在已进入脱贫攻坚的关键期,这一场硬仗能否打赢关键就在我们党员干部,这就需要党员干部们深入基层、深入百姓家中,看看还有哪户群众没脱贫,为什么没脱贫,怎样才能实现脱贫,唯有如此,才能真正做到心中有数、心中有底,全部脱贫的目标才能顺利实现。

  多接“地气”,要坚决摈弃“官气”,因为“官气”是横亘在干群之间的最大阻碍。古代官员出行,往往都是“肃静”、“回避”开道,书中描写的“出则舆马,入则高堂;上一呼则下百诺;见者侧目视,侧足立”是其真实写照。这样的“官气”,老百姓都是望而生畏、敬而远之,还怎么拉近和老百姓的距离?要知道,“官气”是现在党员干部的大忌,因为一旦有了“官气”,就会从心里滋生高高在上的官僚思想,有了这种思想,就很难与群众打成一片。有了“官气”,即使深入基层、走到群众中去,其目的就不再是真心为群众办事了,往往是为了完成“民情日记”的需要在凑入基层次数,往往摆个姿势、拍几张照片拍拍屁股就走了,工作最终成了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长此以往,老百姓从心底里会产生厌恶之情,群众的“人气”也就慢慢变淡了。

  习近平总书记在谈扶贫工作时指出:“脚下沾有多少泥土,心中就沉淀多少真情”。对党员干部而言,群众“人气”的高低取决于接“地气”的多少。要想赢得“人气”,就要去掉“官气”,多接“地气”,始终怀着“人民群众向往的,就是我们的努力方向”的感情去工作,才会主动地走到群众中间问冷暖、走到田间地头问墒情,才能真正摸清他们心头的酸甜苦辣,主动忧其所忧、帮其所困,把群众提出的问题扎扎实实落实到行动上,老百姓对党员干部的信任才会慢慢累积,长此以往,何愁“人气”不聚?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牛乐耕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