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负”正是“有为”时

2019-06-03 10:56:00来源:大众网作者:李进贤

李进贤

  让基层干部从形式主义“三界五行”跳出来,更好投入干事创业中,是“减负”的“置顶“要求,表明了党中央深化作风建设、全面从严治党坚定决心,也树起了担当作为的实干导向。

  “负担”降下来,“担当”提上去。必须认识,对于基层而言,只有从文山会海、应对繁琐督查检查考核和过度留痕要求等诸多形式主义“烦恼”中彻底解脱出来,才有更多时间深入群众、服务群众,更多精力搞调研、出对策,把群众工作做得深入扎实。

  可以说,“一降一提”,此消彼长,是“减负年”传达的最基本精神要义,也是基层减负最佳打开方式。而释放的导向信号,无疑为聚焦“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减负不减责,松绑不松劲。不降工作标准和服务要求,也不减工作能力和服务激情。不把减负当作推卸责任“幌子”,也不能在执行决策部署上打折扣、搞变通,进而压实担当双肩,真正将“减负”精神化为干事创业精气神,以“小我”成“大我”,用担当成就事业。

  一头连着党委政府,一头连着人民群众。对基层干部而言,作为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具体落实者、直接执行者,要深刻认识“减负”实质,在倡导厉行求真务实,为真抓实干之风“杀菌除害”同时,认真破除减负减责、放任自流的“信天游”思想,正确认识和科学把握自由与自律辩证关系,不能把纪律规矩抛置于脑后,天马行空、为所欲为,也不能当成不作为慢作为等“庸懒散浮拖”问题“挡箭牌”,让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精准脱贫、污染防治等攻坚部署,在“最后一公里”出现失真变味、走样跑偏等问题。

  基层工作千头万绪,但归根到底,是联系、服务群众。要做得让群众“点赞”满意,必须以“减负”为导向,有所为有所不为。多“往下跑”,少“往上跑”;多“动手动脚”,少指手画脚。“心入”基层接“地气”,了解群众所思所惑、所求所盼、所忧所急,解决好最关心、最现实问题。防止唯书唯上不唯实,成为基层最熟悉“陌生人”。

  减负“腾出手”,工作“显身手”。当前,正处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期和打好三大攻坚战关键期,必须立足减“负”正风肃纪,激励各级担当作为,当好“一根针”,引好“千条线”,把权责对等内化为思想认知,把实干担当体现于行动实处。“上接天线,下接地气”,把对上负责与对下负责统一起来,善于接最烫的山芋,敢于啃最硬的骨头,勇于挑最重的担子,心无旁骛促发展,聚精会神抓落实,干出让党和人民满意的业绩。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牛乐耕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