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四风”基层不能“迷糊”

2019-06-20 10:44:00来源:大众网作者:

赵云昌

  几天前,和一在镇上工作的同学聊天,谈到“四风”问题,同学半是认真半是玩笑地说:咱又不是科级处级领导干部,办事员一个,处在最基层,上边部署什么咱就忙活什么,官僚主义、形式主义和咱哪能沾上边?

  这是一种错误认识。“四风”的滋生与其它顽疾毒瘤相比没有什么不同,都几乎和大自然的风一样,有隙就钻,有空就占,可谓无处不在,并不会因为党员干部职位高低、权力大小而有所选择。而且,从基层的工作性质和服务对象上来看,越是基层越要反“四风”,基层工作人员“迷糊”不得。

  “上边千条线,下边一根针”。基层是政策的具体落实者。党中央的各项政策、重大部署,尤其是惠民政策,诸如脱贫攻坚、农业补贴、医疗保险、城乡低保、农村教育等等,都需要基层部门和工作人员去耐心宣传解读、具体贯彻落实。如果基层不注重作风建设,作风“不严”“不实”“不细”,或是执行力缺失、效率低下,政策就会在具体落实中出现“变形”“慢半拍”,甚至“肠梗阻”,在“关键一公里”受阻,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就得不到保障,享受不到政策带来的实惠。

  “民之所望,施政所向。”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建设服务型政府,需要各级政府,尤其是服务群众最直接的基层政府和基层工作人员须牢固树立“人民至上”的理念,多一份务实、少一些虚头巴脑,多一份亲民、少一些高高在上,多一份担当、少一些敷衍塞责,杜绝群众感受最深最直接,也最痛恨的“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推三阻四”“左推右卸”等“四风”问题,才能切实为广大人民群众解难题、办实事、服好务,办好人民群众所急所盼的事,提高人民群众幸福感、满意感、获得感。

  “祸患常积于忽微”。基层“四风”问题,看似都是小“毛病”,实则危害极大。群众有事找政府最先到基层,接触的也是基层工作人员。人民群众评价党委政府、党员干部,往往就看身边的基层党员干部的日常所作所为,基层“四风”问题,更容易带来“晕轮效应”,即抓住事物的个别特征,以个例推及整体,以点代面、以偏概全。群众拨打12345政务服务热线求助、到乡镇街道便民服务大厅办事,没有及时得到帮助和办理,不仅会对基层工作人员不满意,产生不满情绪,还可能“一丑遮百俊”而对党委政府产生负面评价,拉低党委政府在群众心目中地位,有损党委政府形象,损害党群干群关系,甚至动摇党执政根基。

  “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基层一头担着党委政府惠民政策,一头担着百姓冷暖,只有摆正自身与群众直接打交道的位置,清醒认识基层“四风”危害,摒弃“四风”问题“高高在上,与己无关”的错误认识,不断加强作风建设,旗帜鲜明、态度坚决反对和抵制“四风”,才能真正把上级政策部署落实好,把人民群众的事做好,让人民群众叫好。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牛乐耕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