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之不变,习与体成

2019-12-11 09:55:00来源:大众网作者:辛董超
辛董超
  《资治通鉴》记载:战国时,魏国国君评价名士鲁仲连,认为其“强作之者,非体自然也”。孔斌回答:“人皆作之。作之不止,乃成君子;作之不变,习与体成;习与体成,则自然也。”也就是说,无论是被动还是主动,只要不停地做好事,就会成为君子,就会习惯成自然。

  “凡人之性成于习”。心理学巨匠威廉·詹姆斯有一段对习惯的经典注释:“种下一个行动,收获一种行为;种下一种行为,收获一种习惯;种下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种下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习惯往往影响人生的方向与取舍,揆诸史书和现实,不难发现,凡是志行高洁、有所作为的先辈先贤,常常把成功归功于良好的习惯。

  宋代名臣范仲淹年轻时候在著名的应天学院读书,这段时间里,“昼夜苦学,五年未尝解衣就枕。夜或昏怠,辄以水沃面。往往饘粥不充,日昃始食”,范仲淹仍然延续吃粥度日的习惯。有人特地送给她美食佳肴,但范仲淹回绝道,“我已安于划粥割齑的生活,担心一享受美餐,日后就咽不下粥和咸菜了。”正是范仲淹对自己的严格要求,养成勤俭节约的好习惯,让他能够抵御住形形色色的诱惑,即使身居高位,也不改廉洁本色。

  “变化气质,难在克服习气”。习惯的养成,重在“作之不变”,而这绝非易事。“作之不变”,本质上也是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的过程。这个过程中要不断检视自己身上的毛病,有的可能已经积习已久,成为陈疴固疾,要将其清除,难免承受刮骨疗毒之痛,如果贪图一时之安逸,就难以实现突破、破茧成蝶。

  晚清名臣胡林翼年轻的时候,吃喝玩乐、放荡不羁,尤其是考中进士后,更是放松了对自己的要求,结果屡遭挫折,胡林翼痛定思痛,痛改前非,毅然决然来到贫瘠的贵州为官,“保清白风”、勤政爱民,经过一番努力,胡林翼彻底改正了诸多恶习,競競于讲学修德,终成中兴名臣。同为晚清名臣的郭嵩焘称赞他:“维德日新,几于哲圣”。胡林翼为后世,克服不良习气,提供了一面镜子。

  “作之不变,习与体成”,不只是古人实现修齐治平的重要方式,也是我们共产党人矢志不渝、走向成功的关键所在,更是我们共产党人执着坚守、一以贯之的优秀品质。焦裕禄的焦桐、杨善洲的林场、谷文昌的木麻黄……哪一个不是发在内心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这得益于他们廉洁自律的习惯养成。脱贫攻坚第一线倾情投入、奉献自我的黄文秀,火灾面前“最美逆行”的消防队员,甘心做“樵夫”的干部廖俊波……他们能在关键时刻直面风险挑战,做到“虽赴汤蹈火而不辞,刀锯鼎镬而不惧”,也得益于平日里的“作之不变,习与体成”。

  “作风建设永不止步”。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今天,广大党员干部的工作、生活条件越来越优越,但是,对良好习惯的坚守不能有一丝懈怠。心理学上有一个术语叫“花盆效应”,是指如果一个人在舒适的“花盆”中待久了,就会习惯安逸,久而久之,彻底失去前进的能力。其实,很多落马的官员,没有在栉风沐雨中迷失,反而在“平流无石”之处沉沦,更进一步说明,对好习惯作之不止作之不变的重要性。

  好作风、好习惯的养成,需要内在的严于律己,也需要外在的推动和约束。十九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建立“建立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制度”,形成长效机制,确保从根本上保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学习教育效果的“常”“长”落实,久久为功。广大党员干部要发扬钉钉子精神,保持节奏不变、力度不减,巩固学习教育成效,让好作风、好习惯,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牛乐耕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