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个避免”让脱贫攻坚更精准

2017-07-05 15:39:00来源:大众网作者:图八木
 图八木

  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十九次集体学习时强调,要集中力量攻坚克难,更好推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确保如期实现脱贫攻坚目标。脱贫攻坚战目前已经到了攻坚克难的阶段,后面剩下的都是些难啃的硬骨头,要如期实现脱贫攻坚目标,除了要下“绣花”功夫,在精准上下功夫外,还需要根据各地的不同情况因地制宜分类实施。(615日央视网)

  在精准施策上要因地制宜,避免东施效颦。在脱贫攻坚战斗中,很多地方创新方式方法,取得了很好的经验和效果。例如贵州安顺平坝区塘约村在脱贫攻坚中总结出来的《塘约道路》,就是他们创新思维的结果。而另外还有一些地方,面对贫困却找不到适合自己发展的道路,便生硬地将别人的经验和方法套用过来。因为“水土不服”,不但未取得实际的效果,还浪费了时间和资源,结果是自己出力不讨好,群众不安逸,上级也有意见。

  在扶持政策上要摸清底数,避免一策到底。脱贫攻坚需要上级党委政府的资金支持,但这种“输血”式扶贫只能解决一时问题,难以形成长效机制。要便贫困群众真正脱贫,还是要在“授人以渔”上下功夫。这就要求各级党委政府在制定扶持政策时要因地制宜,不能图省事就一策到底。要针对不同的情况采取不同的扶持政策。例如有些贫困家庭适合种植脱贫,有些贫困家庭只适合搞养殖,如果同一个标准和要求,就难以达到共同富裕。

  在扶贫对象上要分类实施,避免吃大锅饭。幸福的家庭都是一样的,不幸的家庭却有各种不同。贫困的家庭也是一样。有些是家庭缺少劳动力,虽然有地却无力耕种而贫困;有些家庭是因为出现突发的天灾人祸,出现一病拖全家的局面;当然还有一些纯粹是因为懒惰而贫困。当然,出现贫困的原因还有很多。这就需要我们在脱贫攻坚战中避免吃大锅饭,要根据不同的贫困家庭采取不同同的方式去分类实施。有地无劳力的,就要发动党员群众去帮助他们耕种,对于出现天灾人祸的,就要想办法在资金上多帮助他们,使他们渡过难关,对于那些懒汉,还是要解决他们的思想问题,动员他们去劳动。对于那些孤寡老人,该送养老院敬老院的就送他们去安度晚年。只有这样,才能确保全面小康的路上不丢下一人。

  脱贫攻坚越往后难度越大,不但是个力气活,更是个需要充分利用智慧去创新的活路,只有不断创新思维,根据各地的实际情况去因地制宜地采取不同的措施,就一定能够取得不俗的成绩。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牛乐耕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