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准扶亲”,也是基层“微腐败”

2019-06-11 11:31:00来源:大众网作者:

尚凡

  近日,有安徽的听众向中国之声反映,在砀山县的一个村子里,村民进入贫困户名单,没有实质性的民主评议和公示,扶贫干部的多位亲戚都在贫困户名单中,精准扶贫变成了“精准扶亲”。(6月10日  中国之声 )       

  扶贫干部,顾名思义,其重要职责就是从事扶贫工作,是党和政府扶贫政策的具体落实者,手握一定权力,理应做到权为民所用,将党的扶贫政策,宣传到位,执行到位,让真正的贫困户受益,感受到党和政府的厚爱。  

  精准扶贫,就是要找准症结把准脉,开对药方拔“穷根”,本是科学治贫方式精准扶贫能否落实到位,事关贫困群众切身利益,更关乎全面小康能否如期实现因此,扶贫工作来不得半点马虎,需要扶贫干部在“精准”上下足功夫。  

  然此扶贫干部却成了“歪嘴和尚”,把经念“歪”了,在确定“贫困户”过程中,不仅让民主评议公示走样变调,而且还以“关系”为标准,将“多名亲戚”纳入“贫困户”之中,借机“优亲厚友”,自编自演了“精准扶亲”之闹剧。  

  虽说在精准扶贫过程中,相关干部的“亲朋”只要符合条件,经公示无异议后,将其确定为“贫困户”,让其享受相应政策帮扶,并非不行;而本次贫困户名单“亲戚”,显然不符合政策要求。   

  “优亲厚友”,看似人之常情,然干部理当不同于普通人,乃群众之“公仆”,其手中权力是党和人民给予的,理当牢记宗旨,自觉服务于群众,而不该为所欲为,让权力“任性”,将其变成为亲朋”谋私利之工具。  

  再者,变“精准扶贫”为“精准扶亲”,不仅侵犯贫困户的切身利益,让其脱贫无望,啃食其获得感,还影响到了整个扶贫大业的有效推进,让扶贫干部形象蒙羞,严重败坏了党和政府的形象,伤害到了党的执政根基。  

  “精准扶亲”作风不实、工作欠踏实、弄虚作假,是对“精准扶贫”政策把握不准,虽没将“相关资金”收入自己“囊中”,却让有限的扶贫资金没能发挥应有之功效,无疑也是基层微腐败为此,还需有关部门及时亮剑,将此类扶贫领域中“微腐败”消除干净。  

  首先,相关部门要加大监管力度,确保“精准扶贫”原汁原味。此“闹剧”之所以能“上演”,固然与此扶贫干部“胆大包天”有直接关系,但其上级“检查督导”不力,也难辞其咎,要筑牢防线,其上级还需勇于担当。要杜绝此类闹剧再度发生,上级部门狠抓扶贫干部教育的同时,要强化督导、巡查,真正深入到群众之中,明查暗访,畅通举报投诉渠道,精准发现问题;要细化审查,并完善相关制度,将扶贫干部手中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  

  其次,要有效引导群众参与其中,将“精准扶贫”放在阳光下进行。此闹剧得逞的直接原因,就在于群众参与不够,对相关政策“知之甚少”为此,要建立以“贫困户”为主体的监督机构,并要求其全程参与,增强透明度,让“优亲厚友”的现象无处藏身。  

  最后,要及时对此“丑剧”说“不”。一旦查证属实,不仅要对扶贫干部执纪问责,让其为“丑剧”付出应有之代价,而且还当追究“亲朋”之责任,及时追回相应“资金”,力求将损失降至最低点。  

  “精准扶亲”,虽不过是个案,但由此带来的损失,却不容低估有效杜绝,唯有其上级亮狠招、实招,在监督上用足力气,真正做到将“权力”关进笼子里,置于阳光下,方能还“精准扶贫”以晴朗之天空。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牛乐耕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