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语八一:国人须得识干戈

2013年07月31日 16:24作者:薄文军来源:大众网

“四十年来家国,三千里地山河。凤阁龙楼连霄汉,玉树琼枝作烟萝。几曾识干戈。”这是南唐后主李煜国破家亡之后吐露的心声。无独有偶,公元1127年汴京沦陷后,客居江南的孟元老也在其《东京梦华录》开篇写道:“太平日久,人物繁阜。垂髫之童,但习鼓舞;斑白之老,不识干戈。”


作者:薄文军

  “四十年来家国,三千里地山河。凤阁龙楼连霄汉,玉树琼枝作烟萝。几曾识干戈。”这是南唐后主李煜国破家亡之后吐露的心声。无独有偶,公元1127年汴京沦陷后,客居江南的孟元老也在其《东京梦华录》开篇写道:“太平日久,人物繁阜。垂髫之童,但习鼓舞;斑白之老,不识干戈。”

  天下承平日久,国人“不识干戈”,用今天的话说,没有进行良好的国防教育,这一个非常危险的信号。中外古今,这方面的教训很多,有些甚至非常惨痛,让我们不得不为之深思。只要世界上还存在国家,就必须有国防,国防教育就是一个恒定不变的主题。我们向往一种“放马原薮,铸剑为犁”的生活,但是当今世界并不太平。曾经的战争硝烟尽管已经散尽,侵略者的铁蹄印迹尽管已经被开发建设的沃土埋没,但我们心灵深处曾经有过的伤痛不能被淡漠和忽视。前世不忘,后事之师。面对诸多不安定不和谐因素,我们必须始终保持高度警觉。“八一”临近,我们更该平心静气去认真梳理那些血与火的过去。

  拿笔者居住的黄河口地区来说,自鸦片战争开始,就曾一次次亲历战争的劫难。有关资料显示,历史上西方列强曾88次从渤海方向入侵中国,直犯京津,黄河口海域多为其必经之地。抗日战争时期,日伪军曾一次次对黄河口地区进行过“扫荡”、“蚕食”、“清乡”。其中仅1943年冬季针对垦区抗日根据地的21天大“扫荡”,日军就出动过2个师团、3个旅团共19个联队,附空军1个中队;另有伪治安军4个团、伪警备队多股,计2.6万余人。动用汽车1000余辆,骑兵1000余骑,飞机12架,坦克10余辆,军舰2艘、汽艇12艘,形成海陆空联合包围态势。这次大“扫荡”中,除了战场牺牲的八路军指战员之外,黄河口地区还有1500多名群众、400多名伤员和医护人员被日军残杀,许多妇女儿童被强暴和摧残,大批房屋、粮食、牲畜、农具、家具、炊具等被抢被烧被砸,许多老年人对此至今记忆犹新,心灵的创伤难以愈合。

  朝鲜战争期间,美军为了挽回其在朝鲜战场的惨败,灭绝人性地使用了细菌武器,残害中朝人民。1952年3月30日,美国侵略者派遣军用飞机1架,从南朝鲜的汉城(今韩国首尔)起飞进入黄河口上空,向沿海地区释放细菌弹,在今东营市境内撒下带有鼠疫的蝗虫、白翅黑点蝴蝶。1953年春天,又有敌机6架先后两次侵入利津县境内,在盐窝西北部地区撒下含有鼠疫病菌的昆虫,周边其他地区还发现带有细菌的空投食品。我们爱好和平,但我们不能为别人的伪善所欺骗。我们不能轻信某些人刚刚洗净手上的鲜血,就可以戴上白手套充当世界和平乐队的总指挥。

  经历过无数次战火洗礼的神州大地,有着踊跃参军、全民支前、拥军优属的光荣传统,有着许许多多感人肺腑的战斗故事。而且,全国各地已经建起许许多多的爱国主义和国防教育基地。我们必须充分用足用好这些历史教材、教育基地,时刻唤醒国人那种团结御侮、百折不挠的精神,薪火相传、永不放弃,昂首奋进、永不言败。

  国人须得识干戈。我们必须时刻准备着,为保卫我们的伟大祖国,维护世界和地区和平作出我们最大的贡献。

初审编辑:韦国骞
责任编辑:邢玉军

本文相关新闻

网友评论[点击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