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也要有大禹治水思维

2017-12-11 10:25:00来源:人民日报作者:徐良平
 徐良平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良好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近年来,绍兴市越城区坚持站在民生福祉的高度,咬定目标,综合施策,使城乡水质状况不断提升。

  绍兴是知名的水乡,越城区更是绍兴的“水眼”,水是这里的灵魂,城内河网密布、水道纵横,素有“东方威尼斯”之美誉。相传,这里正是大禹治水功成后会诸侯计功之地。然而,有着两千五百年建城史的古城,背负了不少历史欠账,老城区部分地段生活污水直排和雨污混接也使得古城内河不堪重负,治水迫在眉睫。

  水中的问题,根子往往在岸上。通过河水排空、脚步巡查、航拍发现的水陆空立体排查,我们既查找源头、挖出病根,也通过“截、治、拆、改、修、管”等六大举措综合整治,全面启动了古城生态环境治理大会战。在960条河道、465个小微水体、135个湖泊水库,实现“河长制”“湖长制”全覆盖;为7400个排污(水)口建档立策,实现了“身份证”式管理。

  要保护绍兴水的灵魂,实现产业转型升级是唯一的出路。轻纺印染是绍兴地区的支柱产业之一,但印染化工也是重污染行业,我们以壮士断腕的决心,逐步关停搬迁辖区内全部印染企业,停产整治化工企业,淘汰产能落后和严重过剩企业。同时,整治区域内小餐饮等“六小行业”1200余家。10余个工业小区实现凤凰涅槃,转型为高新技术和文创产业园区。今年以来,全区已洽谈引进各类绿色产业类项目51个,协议总投资近290亿元。腾笼换鸟,换来绿色发展,换来高端项目的接踵而至。

  传统水乡生活的用水习惯,也是内河污染的主要原因之一。为此,我们发动民众劝导沿河洗涤,开设抵制用水陋习栏目,并让全区3.6万余名党员带头签订承诺书。同时,编写治水教材,创新水情教育,开展“小手拉大手·小禹治水”等护河行动。借助这些活动,居民爱水、护水、亲水的意识有了显著提高,“水清、城美、人和”的古韵水城新风貌变得越来越清晰,越城延续了因水而生、因水而存、因水而美的发展格局。

  大禹治水,贵在治本。要防止问题反弹,唯有坚持长效治理。我们探索出了一个治水总平台与河道自动监测、沿河洗涤智能宣导取证、小区阳台雨水立管监控、排水口感应监测等四大系统相结合的“1+4”智慧治水体系,实现古城内河智慧管理。同时,加强明察暗访,加大执法力度,对治水不力、问题突出的单位和个人严肃追责;将涉水违法行为纳入个人信用记录,与市民优惠、水价浮动等政策挂钩。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加快水污染防治,实施流域环境和近岸海域综合治理。”应该认识到,守护好水乡,发展才能有活水,推进绍兴越城区的水治理,连通着浙江全省的“五水共治”,更回应着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箴言。在新时代以大禹治水精神治水,为子孙后代留下天蓝、地绿、水清、城美的宜居宜业环境,我们责无旁贷。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牛乐耕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