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见了,铁老大——打破计划经济的壁垒

2013-03-13 16:31:00来源:大众网作者:

作者:贾志丽

年年成为焦点的铁道部已经走到了历史尽头,根据《国务院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方案》铁道部撤销了。

春运票好买了、回家的路好走了、来回的票价降了,铁路政企分开,实行市场化,这样的结果才能够让国人满意,也才能称得上成功。

但是,310铁道部部长盛光祖表示,目前铁路的平均票价是偏低的,今后还要按市场规律来定价。媒体报道,铁道部部长盛光祖在一次内部会议上表示,2011年公益运输线路亏损700亿元,截至2012年第三季度,铁道部总负债为26607亿元。

盛光祖的两次“表示”,打破了公众的美好愿景,舆论对票价上涨的担忧开始浮出水面。

人们对于铁道部被撤销的情感,可谓五味杂陈。铁道部向来被认为是计划经济最后一个堡垒,独特的体制,铁路系统俨然是一个“小社会”;政企不分,让民资和外资却步;财务混乱,债务不断累加,已成铁道部悬在心头的大患;独立王国,改革钢针插不进,几十年了仍保持原样。然而,一旦铁道部撤销了,未来的预期不稳定了,人们很难预期,市场化改革之后的铁路系统,到底对中国而言,意味着什么的未来。铁老大被撤,对普罗大众而言,是喜?是忧?

1、铁道部被撤 公众最担忧票价

房改房涨,医改医涨,教改教涨;“两桶油”,一边享受垄断巨额红利,一边喊着“政策性亏损”要涨价、要补贴……对此,公众感慨“改革就是涨价”!也正因此,公众最担忧的是,政企分开后,铁路实施公司化运营,是否也会以市场化的名义要求涨价,同时又不去改进管理方式、提升服务质量,反而以“承担社会责任”的名义要求财政动用纳税人的钱给予补贴?

纵观舆论,公众普遍认为铁道部政企分开后将面临的问题是公共利益和企业效益的矛盾,铁路总公司有可能从效益角度考虑问题,那么下一步运价上涨或将来临。全国人大代表、国家发改委原副主任彭森也赶来凑热闹算一笔账:“我管价格的时候最多的一年涨了7厘,因为每涨1厘,我都需要考虑来考虑去。而现在,去年涨到了12,今年是15,如果铁路企业化,势必会有市场化效益的考虑,那么这种涨价,政府一定要加强监管。” 评论《火车票价上涨不符公众期望》却指出,改革是为了增进公众的福祉,如果公众从一项改革中未见其利先受其害,势必丧失对改革的热情,放弃对改革的支持。从这个角度,为了维系本轮政府机构改革所凝聚起来的社会信心,尽快拿出明确的措施,打消人们关于火车票价将随铁道部撤销而上涨的担忧便显得至关重要了。

2、割肉式改革 市场经济欢欣鼓舞

“铁老大”改革不易。

铁道部改革,从上世纪80年代起就已经启动,当时的铁道部、交通部甚至搬到一栋楼里,但最后并未合并。2008年,铁道部面临过“生死关头”,十一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公布的《关于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的说明》中提出:“考虑到我国铁路建设和管理的特殊性,保留铁道部。同时,要继续推进改革。”“从某种程度上讲,此次铁道部的改革,是打破了计划经济的最后堡垒。现在深水区的改革就是割自己身上的肉,铁道部的割肉式改革,体现了政府坚定的改革决心。”全国人大代表朝克说。

有评论称,铁道部被撤销是“计划经济的最后堡垒”,市场经济的鼓吹者无不欢欣鼓舞。四月网评论员满楚说:“这个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同时成立的部级单位,一直被视为春运期间一票难求的罪魁祸首,和阻碍这个国家进一步向市场经济转型的巨大障碍之一。‘政企不分’是铁道部被诟病的重要原因之一。而在中国确定建立市场经济几乎三十年之后,这个笼罩在市场上的丑陋的计划经济怪物终于寿终正寝了。”

3、铁道部撤并,牵一发而动全身

200万职工的安置,2.6万亿的负债,还有各种在建项目的跟进……不少问题都还没有定论、细则。面对质疑,专家、公众都在期待……

 对铁路职工安置问题,盛光祖给200完职工吃下一颗定心丸,他表示,铁道部撤销没有铁路职工安置问题。对于债务如何处置的棘手问题,盛光祖多次作出回应:“铁路建设的债务,要按照公益性和经营性来区分。”他个人认为,公益性的建设项目债券要通过国家财政及其他手段来处理。而对备受关注的“经营性债务”偿还方式,他表示:“这个也要通过多个方式,比如财政方面的贴息、既有资产变现还贷,当然,铁路部门经营提高效益也是偿还经营性债务的一个手段。”

2.6万亿的负债,这个庞大的数字离百姓生活很遥远,但对过去的缅怀以及对未来的期待却爬上百姓的心头。

连日来,铁道部门庭若市,比肩继踵,人头攒动,胜似热门景区。滚滚人流中有垂暮老翁,有风华年少,更有千里来客,其中绝大多数是铁路职工。穿上工作服来拍照、拿着工作证来留念。镜头锁定了铁路职工依恋、不舍、释然的各种情感,也定格了这历史性的纪念……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韦国骞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