售假扮无辜的荒诞逻辑比假货更危险

2018-08-03 10:56:00来源:北京日报作者:张砥

张砥

  恰恰因为是社会问题,才与每一个人息息相关,如果人人都觉得“不该我承担责任”,那问题该如何解决?一事当前,看到的都是别人头上的虱子,甚至都满心无辜地觉得“别人都在搞,为何单揪我”,那“破窗效应”只会越放越大,让问题彻底陷入无解的死循环。

  用“人红是非多”形容最近的拼多多,恐怕再合适不过。赴美敲钟上市的高光时刻非但没得到大家恭贺点赞,反而成了触发企业信誉危机的导火索,其后誓要“回应一切”的发布会,更因“售假无责”之论激起更大舆论波澜,让自己陷入越描越黑的尴尬境地。目前,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已经要求上海市工商局就拼多多销售山寨产品、傍名牌等问题展开调查,并明确表示不管是第三方平台还是平台内经营者,只要构成违法,都将依法严肃处理。

  贩伪售假触碰法律底线、扰乱市场秩序,严肃查处理所当然。但拼多多风波之所以成为一起公共事件,显然与其在各种场合传递出的扭曲价值观有很大关系。对自身问题避而不谈,反而一股脑儿将责任抛给人性、推给社会,甚至还拿“自己是3岁小孩”来做幌子博同情,且不说对问题的认知有多浅薄,单就这种回应方式而言,就缺乏起码的诚意。照此逻辑,拼多多不仅无责,还很无辜,招致口水完全是“代人背锅”。面对自家APP里满屏的“超熊洗衣粉”“蓝月壳洗衣液”,竟还能理直气壮到这种地步,被舆论喷成“筛子”实在不冤。

  而这种无理也要辩三分的态度大家其实并不陌生。很多企业,特别是一些新兴互联网创业企业,一旦遭遇舆论质疑,回应基本都是这种“甩锅”的路子:肆意剽窃、专注洗稿,美其名曰“我们不生产新闻,只做新闻的搬运工”;炒作低俗、纵容“黄播”,口口声声“不能因为有人用菜刀杀人了,就说菜刀公司有罪”;哪怕明目张胆贩伪售假,还要给自己加冕一顶“发现最真实中国”的高帽……似乎真实存在的一切乱象都是社会的,与自己无关。我们当然不否认这些问题的社会性,但大家更关注的显然是平台自身的问题,追问的是平台有没有对自己的一亩三分地尽心尽责。明知是低俗恶俗还为其搭建平台,明知是假冒伪劣还为其提供渠道,更从中赚得盆满钵满,这不是助纣为虐是什么?

  假货这一社会问题当然不是拼多多诞生后才出现的,但这并不意味着讨论可以就此止息。相反,恰恰因为其是社会问题,才与每一个人息息相关,前端的生产者,中端的销售者,末端的消费者,都是这一链条上的“利益共同体”,如果人人都觉得“不该我承担责任”,那问题该如何解决?一事当前,看到的都是别人头上的虱子,甚至都满心无辜地觉得“别人都在搞,为何单揪我”,那“破窗效应”只会越放越大,让问题彻底陷入无解的死循环。从这个意义上说,相较于假货本身,更危险的恰恰是这种售假还扮无辜的荒诞逻辑。

  遵纪守法、承担责任,对企业来说不是高不可攀的道德要求,而是自身发展的一条底线。短短三年,靠着不乏山寨元素的“低价”,拼多多从一名创客小白发展为国内前三甲的电商巨头,滚雪球的速度之快令人惊愕,对社会信用的透支之深令人咋舌。这一样本警示我们,要让企业履行社会责任,严格的监督、追责及惩罚须臾不可放松,切不可等到问题、风险积累到一定程度才被动出手。鉴于总有一些企业惰于纠错,或只将道歉当成一种危机公关的手段,我们有必要把制度的笼子收得再紧一些。

  止恶才能扬善,自律方可自由。一个企业的价值,不只体现在拥有多少市值,更体现在如何获得尊重。作为成长迅猛、赴海外敲钟上市的大公司,如今的拼多多已是一家具有风向标性质的企业,其经营行为已不仅是“自己赚钱”那么简单,更引领着产业发展的方向,影响着社会风气的取向,代表着中国企业的形象。可以说,这场舆论风波,既是一次对企业畸形价值观的声讨,更是一次对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呼唤。围观者终将散去,但若“拼多多们”依然沉浸于“山寨”营销的狂欢中自得其乐,深谙于漠视责任的套路中无法自拔,那么离触礁翻船也就不远了。

  谁都不是完人,企业出了问题不可怕,关键是要有正确的态度,不抱怨不“甩锅”,正视问题,承担责任,不管是对舆论,还是对被侵权的品牌,这都是一种尊重。随着中国企业越来越多地走向世界,充分参与高层次竞争是一种必然,心有所畏、行有所止,才能够抵达更远的未来。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牛乐耕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