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街上流行红裙子到嘻哈青年

2018-11-28 10:39:00来源:中国青年报作者:孙佳山 赵宜 

  孙佳山 赵宜  

  改革开放以来,对外开放程度的不断加深,为具有全球特征的青年文化生长提供了土壤。上世纪90年代以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的商品流通日趋成熟,大众传媒的影响力开始大规模介入日常生活,文化产业从世纪之交开始爆炸式发展,青年文化也越来越多元。

  上世纪80年代以来,文化结构从“大一统”走向了逐渐多元的格局,而青年文化作为一种附属性文化形态的叛逆特征,初露端倪。可以说,当下青年文化的流变,其本身就是改革开放的产物。

  这种改革开放催生青年文化的进程,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其一,它促使青年从被压抑的状态里解放出来,青年思想的个性化得到尊重、发扬。比如,80年代初期的电影《庐山恋》对青年恋爱的解放式表述,对当时青年情感启蒙意义重大。《街上流行红裙子》等电影也反映了当时年轻人追求时尚、反对单一观念的时代风潮。如果没有贯穿上世纪80年代的思想解放,就不会有这些新现象,这是人的解放、美的解放和情感思想的解放。

  其二,则是青年文化呈现出越来越多的消费性的特征,这跟改革开放以来市场经济的活跃直接相关。资本元素全面进入青年生活,城市化和现代化的影像在青年文化中越来越多。

  进入新世纪后,市场经济的蓬勃发展以及经济、文化的加速全球化,都带来了全新的图景。改革开放让中国前所未有地拥抱全球市场,而青年文化也越来越具有国际化的特征。尤其是互联网的迅速成熟与普及,让新一代的青年文化展现出前所未有的主动姿态,虚拟空间和现实世界的边界开始模糊。比如,2002年,杭州余杭小百花越剧团、浙江省戏剧家协会和上海越剧院签下合作协议,将畅销网络小说《第一次的亲密接触》改编成越剧版本,并由“越剧王子”赵志刚领衔主演。这次跨界的合作被寄予了“让发烧小说带动越剧发展”的厚望,从网络畅销小说到拉动传统戏曲的改革创新,实际上也宣告了一种全新文化结构的成型。

  互联网的发展也催生了青年网络亚文化的形成。一方面,越来越多的青年亚文化现象开始不断涌入到主流视野,包括在过去一直处于“地下”或“半地下”状态的喊麦、嘻哈、街舞等为青少年群体热衷但又明显处于边缘状态的亚文化,获得了主流媒介的持续性关注。另一方面,这些亚文化也因为个别艺人的涉毒,以及触碰社会基本底限等问题,被指责为嘻哈文化、颓废和“丧”文化而饱受非议。

  与此同时,青年文化的主流化和商业化呈现出了更为复杂的时代样貌。那些被指责为嘻哈文化、颓废和“丧”文化消费主体的青年一代,同时也是传统文化、主流文化的消费主体。从《我在故宫修文物》《中国诗词大会》《朗读者》《国家宝藏》到《战狼2》与《红海行动》,传统文化与主旋律题材不断创造影视、互联网等诸多领域的收视率、点击率纪录,这恐怕是几年前绝不可想象的“新闻”。

  无疑,青年文化现象的变化,与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保持着“同构”的关联。文化作为精神价值的体现,直接反映着政治和经济领域的重大变革。

初审编辑:王封

责任编辑:刘阳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