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袱”抖歪了,当心搬石砸脚!

2019-01-31 18:15:00来源:大众网作者:

  编者按:生活中,开玩笑开过了头,可能都会让好朋友反目;公开的表演,更得有一个清晰的底线,想好了再去说。否则,再好的包袱,也得憋回去,说出来就是越界,就是伤害,就该接受舆论的质疑和公众的声讨。 5月12日是汶川地震11周年纪念日,网上流传的一段德云社相声演员张云雷的演出视频中,竟然拿汶川地震做梗,引起网友批评。13日凌晨2点,当事人张云雷通过微博向公众致歉,表示今后一定努力加强自身“艺德”建设,提高自律意识。

 

 

微观(79):“包袱”抖歪了,当心搬石砸脚!

栏目编辑:牛乐耕

  人民日报:学艺先学德,做戏先做人

  调侃汶川地震遭批,德云社相声演员张云雷向公众致歉。虽“旧事重提”,但拿国难做“逗哏”,用悲剧当“包袱”,这样的相声不配获得掌声。有道是戏如人生,台上戏,台下人,岂能张嘴就来?不管圈里圈外,“学艺先学德,做戏先做人”。这是梨园古训,也是警世恒言。

  央视网:娱乐应有底线 国难怎能调侃?

  张云雷调侃国难引发众怒,表面上这是“艺德”问题,深层原因则是缺乏对历史的敬畏对死难同胞的尊重。近年来,“泛娱乐化”之势愈演愈烈,诋毁英雄,戏说国耻,国难也能拿来抖“包袱”、做笑料,没有原则,毫无底线。通俗不是低俗,搞笑不能恶搞,感官上的刺激不代表精神上的快乐。这种娱乐的示范只会产生“愚乐”的结果,最终只会消解历史的意义,瓦解社会的价值底座。?

  央视网:粗鄙、油腻、狂妄……这届名人怎么了?

  公众人物在人们心目中往往代表着社会风尚,其举手投足、一言一行都会对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产生举足轻重的影响。尤其是在价值多元、思想多变、文化多样的互联网环境中,公众人物更应该谨言慎行,提高自律意识,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而不是为了蹭热点、博眼球抛出惊人之语,肆意挥霍手中的话语权。

  光明日报:拿灾难“抖包袱”,别把恶俗当有趣

  作为剧场艺术,相声要不断推陈出新,这样的段子很有可能是老包袱的某种变体,只是为了拉近和观众的距离。但在这种置换之中,他们没有考虑到像汶川大地震这样的大灾难,语言背后有巨大的伤痛。相声表演中,还有很多在现实世界看来非常不恰当的内容,男女关系的隐喻以及对残疾人的揶揄等都很常见,这也是相声这种大众文化粗鄙的一面。在地震纪念日等特殊的日子,任何有关言论都会被公众审视。此事对相声界也是个提醒:真正的“有趣”,必然包含悲悯、同情和智慧,而不是这样的恶趣味。

  澎湃新闻:“抖包袱”不能没有边界

  文明社会应该是宽容的,动辄上纲上线当然没必要,对文艺创作也应该适度包容。但所有的自由,都建立在有底线和自律的基础之上。学艺先学德,做戏先做人。文艺表演的边界在哪里,何谓幽默,何谓低俗,哪些包袱能抖,哪些不能,是包括相声演员在内的文艺工作者要拿一辈子去修炼的艺德。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牛乐耕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