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山东 | 国内 | 国际 | 体育 | 财经 | 休闲 | 娱乐 | 健康 | 女性 | 人才 | 房产 | 短信 | 论坛

大众日报 农村大众 齐鲁晚报 生活日报 鲁中晨 半岛都市报 经济导报 城市信报 青年记者 小记者 国际日报山东版

      您的位置: 大众网首页 -> 青年记者 -> 青年记者2004年第九期 

 

时评应该有记录历史的功能
童大焕
2004-09-23 14:41:10 

    时评的功能

 

时评是一个国家的“起居注”。它应当有“记录历史,催生未来”的功能。时评的“时”

,是“时事”的“时”,更应当是“时代”的“时”。它要反映历史的荒谬,更要记录那

些足以改变历史进程的重大转折,尤其是那些并不起眼的“细节”。《现代汉语词典》对

“时事”一词的释义为:最近期间的国内外大事。我所理解的“大事”,就是事关国计民

生、事关社会观念、制度变革等等问题的事。它绝不是一般的道德说教,或者搬一堆法条

做一些法律解释,那是当事人自己会做的事,用不着别人指手画脚。一天写五六篇“政治

正确”的评论,也许到最后什么也没有留下。时评应该在社会最麻木的地方给一点尖锐的

刺激;在人们“习以为常”的地方指出时代和习惯的荒谬,比如“天价葡萄”事件、广西

高院对群体性案件拒不受理(实为袒护权势和强者)事件、福建黄金高事件等等。

时评是一个社会的“痛感神经”。时评是一个社会疼痛的表现形式。人类的疼痛感觉是对疾病的反抗和自我保护,没有痛感的人随时都会面临生命危险,因为他们对潜在的或者正

在发生的危险一无所知,直至覆水难收。时评则是对社会疾病的疼痛表现。时评的疼痛,

意在“引起疗救的注意”。

从上引申,时评必须有三大功能:一是记录历史特别是记录历史的荒谬的功能,让今天和后来的人从历史中看到未来;二是对重大问题发出自己的声音,从而影响社会和历史进程的功能;三是启蒙大众提醒权利的功能。哪里有陷阱哪些是疼痛,哪些表面上是典型的个案实则是普遍性的问题;还有,读者应该从你的行文逻辑中学会独立思考的能力。“启蒙”的意义,就在于让逻辑的理性成为每个人自由思想的武器,把独立思考的权利还给社会大众。从这个意义上说,“启蒙”绝不是那种居高临下的怀着道德优越感的说教,而是思考方式逻

辑能力在人与人之间的张扬和传递。

时评编辑和时评作者的第一要义,便是尊重逻辑,“讲道理”;其次,是善于在世事纷纭

中分清主次,知道什么才是真正值得评议的“最近期间的国内外大事”。否则,他再怎么勤奋和努力,也不过是无头苍蝇瞎子摸象。西哲说:我之所以能够有所成就,是因为我从来不在无谓的问题上浪费时间。

 

时评的“技巧”

 

判断一个优秀的时评作者和时评版面,我以为有两个标准:独家,独到。在一段时期内,

某个作者、某个版面是否对“重大问题”都发出了或者很少遗漏地发出了自己的声音,我

以为是个准绳。它不是比谁更“狠”,而是比谁对社会的关注更持续、更有力。在这个信

息共享程度极高的互联网时代,要想做到独家其实是很不容易的。但是现在并不完全开放

的言论空间也为这种“独家”提供了某种可能。这种“独家”,通常需要“和时间赛跑”

,否则,过了今天明天就没戏了。因此,它要求作者出手快捷,编者反应敏锐,即使文字

粗糙一点、观点略微不那么周延也没有关系。

而大部分时候,时评并不需要和时间赛跑。尽管我们觉得今天有这样那样的不如意,但应该承认言论的总体环境是越来越宽松了,否则就没有开门见山的时评而只有曲径通幽的杂

文。因此,追求“独到”还是有足够的时间的。“独家”追求敏锐的反应,“独到”更强

调准确的判断(价值判断与事实判断)。可惜,现在很多时评版面患上了心急火燎的“浮

躁病”,以为自己先发某个方面的评论就是“独家”,却缺乏持续关注中对“独到”的耐

心等待。何谓“独到”,“三言”以概之,谓之曰:言人之所未言,言人之所不能言,言

人之所不敢言。广西高院以内部文件形式要求该区各级法院不得受理13类案件,一般的评

论涉及到广西高院有无司法解释权、该不该对此13类案件拒不受理、拒不受理的话老百姓

找何处打官司等显见问题,毛飞的一篇评论一针见血地指出这是“法院行政化”的产物(

817日《中国青年报》“青年话题”),是谓“独到”;从甘德怀事件看到北大乃至整

个博士生招生的腐败现象,是一般评论,看到“博导制度”下的学术终身制之弊,亦可谓

之“独到”。

这个时代毕竟不是单纯的杂文批判、文学批判、道德批判的时代了,时评作者需要经济学、法学、社会学、伦理学、心理学、政治学等等多方面的知识素养,才有可能在众声喧哗

中获得自己的发言权。众人之诺诺,不如一士之谔谔,是其一;众口一词,不如“我独一

声”,也是其一。

时评最不该有“道德制高点”。时评一占着“批判(取“批评、判断”之意)社会”的“道德制高点”就出现“假大空”。时评固然是一种人人可为的“公民写作”(以“我是公

民有权说话”的心态写作),但是一篇好时评并不是人人信手就能写成。它需要作者长期

对某些问题持续不断的关注,并且形成自己的独特见解;它需要作者有超越于本专业的渊

博的知识面;它需要作者有深广的人文关怀;它还需要作者有丰富的人生阅历和对世道、

人性、国情的深刻体察。许多高学历的作者,出手不凡,但少了那份由阅历支撑的深广的

人生情怀,更多的是用理论和知识对当下现实问题的解读。当然,假以时日,这部分欠缺

是可以弥补的。我赞同萧瀚对时评作者的理解,好的时评作者,应该是个“公共知识分子

”:“公共知识分子既需要一般人不具备的专业知识,还需要具备高于一般人的人文素养

,因此一个高水平的时评政论家所需具备的素养必须全面博雅,但又有专精,不能仅仅只

能谈论本领域的问题,而是应该同时具备专业和人文领域双重的发言能力,如果还能够在

其他的专业领域发言,那就更好了,但这种全才型的人毕竟可遇不可求。”(《媒体与作

者:时评政论市场的现状批评》)

 

时评的“道德”

 

1 尊重事实,文字通顺。这是最基本的要求,可惜很多人做不到,甚至很多比较成熟的作者有时连时评的文字通顺也做不到,引用文字有时也断章取义颠三倒四。可能是为了赶

稿囫囵吞枣。但你可想到这是对自己的不尊重也是对编辑的不尊重。我曾经遇到过一个特

别的例子,文章题目大致是“贫困生为什么就不能上大学”之类,说的是某媒体报道某贫

困生如何自强不息考上了大学,作者说媒体发出了“贫困生居然也能上大学”的感慨。如

果真是这样,这事是值得一评的。问题是,我一查原文,人家根本就没有发出这样的感慨

,完全是时评作者为了立自己的主张而篡改了原文。遇到这样自设靶子制造话语空间的文

章,感觉像吃了只苍蝇,甚至直接影响到我对作者的人格和道德评价。而至于像上海的郝

铁川教授那样,为了刻意替禁止乞讨辩护而搬出已被废止的意大利法西斯时代的法律条款

,更为“公共知识分子”所不耻。

2 一稿多投的问题,始终是“时评界”(我不相信有所谓的“时评界”,这里只是为了

表述方便,借用一些人的说法)的热门话题。我想,在报纸“都市化”区域化的今天,一

稿多投问题对真正的读者影响并不大(全国性大报例外),有多少人又订福建的《海峡都

市报》又订东北的《北方周末》呢?看见重复的多是时评作者,因为遍览天下时评版是其

“职业”。所以我觉得,对于一稿多投的问题,最好的办法是:尊重和编辑的约定。编辑

定了规矩,你往他这儿投稿,视为认同。如果又投稿又违背编辑约定,这样的人是不够诚

实的。

3 关于作者与编者。很多时评作者呼吁编辑不能发表文章,否则便动不动对共扣上“互

换版面”的帽子。问题是:一方面很多报刊社鼓励编辑写社评一类某种程度上代表报社声音的文字,这也是海内外报刊的传统之一;另一方面,时下许多编辑往往是“写而优则编”,不少人经历了从写手到编辑的过程,但谁都明白,时评编辑并不是一个时评作者的终极追求。我不知道这个问题该如何解决。

4 声音广场与意见领袖。时评作为“公民写作”,时评版面就应该是“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声音的广场,谁都可以上来吼一嗓子,众声喧哗,才显得人气旺盛。但时评又被称

为新闻的灵魂媒体的旗帜,所以在众声喧哗中,时评版面又要努力寻找那种“一言九鼎”的非凡之音。因此,“意见领袖”的诞生其实永不可避免。“意见领袖”是能掀起言论波浪的那种人,如最近的郎咸平。“意见领袖”一失语,“沉默的螺旋”(集体失语)就出现。如前所述,“公共知识分子”并不易得,则“意见领袖”的诞生没有任何偶然性可言,鄢烈山成为《南方周末》的旗帜之后,迄今又有谁堪当此任?如何实现“声音广场”与“意见领袖”的平衡?我们“青年话题”的共识或者理念是:同等话题同等质量的文章,陌生的作者、新作者优先。“青年话题”主编李方的宏愿是:让“青年话题”做时评作者的“黄埔军校”。其实,发现作者是培养忠诚作者的最好方式。你可以指责一些媒体惟“名人”、“名家”马首是瞻,但是曹林、毛飞们为什么在既不是编辑又不是名人的时候文章就天南海北地飞,总不可能天下媒体都串通好了联合抬举他们吧?所以还是一句老话:是真金子就一定会闪光,别人想压也压不住你。“东方不亮西方亮”。大浪淘沙始见金。不管今天的时评遭遇着或者即将遭遇到怎样的喧哗与浮躁,真正优秀的时评作品终究会留给历史和未来。“天空中不要留下翅膀的痕迹,但我已经飞过。”(作者为《中国青年报》“青年话题“编辑)


 

 编辑:

发表评论】【关闭窗口 

 相关文章
上一条:21世纪的“新乐府”
下一条:时评泛滥背后的秘密

::: 专刊推荐 :::

  人  物  大众周末
  大众书画  
丰  收
  都市女性
  现代教育
  资  讯
  城市信报
  大众娱乐
  速  读
  往  事
  青 未 了
  健    康
  法  鉴
  人文阅读

::: 新闻专题 :::

-

感受海尔“流程再造”

-

每周救助一户特困家庭

-

“三农”问题政策解读

-

鲁中新闻丝路文化之旅

-

大众网 总编在线

-

第五届国际果蔬博览会

-

魅力济南 大众网报道

 
 
报业集团 - 版权声明 - 广告业务 - 联系方式
Copyright (C) 2001-2002 dzww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大众报业集团网络中心主办 Email
:webmaster@mail.dzdaily.com.cn
鲁ICP证00010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