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网首页|要闻|分站|网站导航
大众报业集团主办||手机客户端|用户登录

“首例基因编辑婴儿”在中国诞生? 多方最新回应出炉

11月26日,有媒体报道《世界首例免疫艾滋病的基因编辑婴儿在中国诞生》,这一新闻引发广泛争议,百名科学家联名反对。那么,基因编辑婴儿的诞生是否合乎医学伦理,是否合规,相关手续是否合法?一系列的问题亟待解答。

阅读全文
  要点
  

1 深圳市医学伦理专家委员会已于11月26日启动对该事件涉及伦理问题的调查,对媒体报道的该研究项目的伦理审查书真实性进行核实,有关调查结果将及时向公众进行公布。

2 百名科学家联名发声:对于在现阶段不经严格伦理和安全性审查,贸然尝试做可遗传的人体胚胎基因编辑的任何尝试,坚决反对!强烈谴责!

  

  11月26日,有媒体报道《世界首例免疫艾滋病的基因编辑婴儿在中国诞生》,称:“来自中国深圳的科学家贺建奎在第二届国际人类基因组编辑峰会召开前一天宣布,一对名为露露和娜娜的基因编辑婴儿于11月在中国健康诞生。这对双胞胎的一个基因经过修改,使她们出生后即能天然抵抗艾滋病。”这一新闻引发广泛争议,百名科学家联名反对。那么,基因编辑婴儿的诞生是否合乎医学伦理,是否合规,相关手续是否合法?一系列的问题亟待解答。

  

“世界首例免疫艾滋病的基因编辑婴儿在中国诞生”

  第二届国际人类基因组编辑峰会于2018年11月27—29日由美国国家科学院、美国国家医学院、英国伦敦皇家学会和香港科学院在香港联合举办。据贺建奎介绍,基因编辑手术比起常规试管婴儿多一个步骤,即在受精卵时期,把Cas9 蛋白和特定的引导序列,用5微米、约头发二十分之一细的针注射到还处于单细胞的受精卵里。他的团队采用“CRISPR/Cas9”基因编辑技术,这种技术能够精确定位并修改基因,也被称为“基因手术刀”。

  这次基因手术修改的是CCR5 基因,而CCR5 基因是HIV 病毒入侵机体细胞的主要辅助受体之一。此前资料显示,在北欧人群里面有约10%的人天然存在CCR5 基因缺失。拥有这种突变的人,能够关闭致病力最强的HIV 病毒感染大门,使病毒无法入侵人体细胞,即能天然免疫HIV 病毒。

  贺建奎还将在峰会现场展示他领导的项目组在小鼠、猴和人类胚胎的实验数据。在50枚人类胚胎基因测序结果显示,未发现脱靶现象;而所有人类正常胚胎里面,有超过44%的胚胎编辑有效。贺建奎还展示此次基因手术婴儿脐带血的检测结果,证明基因手术成功,并未发现脱靶现象。他表示,结果仍然需要时间观察与检验,因此准备了长达18年的随访计划。

  CRISPR/Cas9 技术自问世以来就因简单、高效备受瞩目,吸引全球各地科学家在医学、动植物育种、药物筛选等不同领域进行研究。贺建奎强调:“对于少数家庭来说,基因手术是治愈遗传性疾病和预防严重疾病的新希望。”他还率先提出基因技术研究和应用领域需遵循的“核心价值”,包括对真正需要的群体保持“悲悯之心”(Mercy for families in need)、仅仅用于严重疾病的“有所为更有所不为”(Only for serious disease, never vanity)、尊重孩子自主性为前提的“探索你自由”(Respect a child’s autonomy)、命运不能由基因来决定的“生活需要奋斗”(Genes do not define you )、“促进普惠的健康权”(Everyone deserves freedom from genetic disease)等5项伦理原则。

  美国哈佛医学院遗传学教授、基因工程知名专家乔治·丘奇George Church 说:“考虑到HIV 对全球公共健康的威胁有扩大的趋势,我认为贺建奎选择了一个非常好的目标基因。”

  不久前,中山大学一研究团队发布了国内首份针对普通公众和HIV 携带者关于基因编辑认知的比较报告,超六成受访者对基因编辑技术的运用持积极态度。575份HIV 携带者问卷显示,有94.78%的HIV 携带者支持基因编辑技术用于预防HIV 。另据美国皮尤研究中心2018年4月针对2537名美国成年人的一项调查显示,60%的美国人支持对未出生婴儿进行基因编辑,认为为了降低患严重疾病的风险,基因编辑是一种有效的医疗手段。

  

最新进展:科技部、国家卫健委、中科院、深圳和美妇儿科医院回应

  科技部回应:如确认出生属明令禁止

  11月27日下午,在国务院新闻办举行的“部长茶座”活动中,科技部副部长徐南平对引起社会极大关注的基因编辑婴儿事件做出回应。徐南平表示,2003年颁布的《人胚胎干细胞研究伦理指导原则》规定,可以以研究为目的,对人体胚胎实施基因编辑和修饰,但体外培养期限自受精或者核移植开始不得超过14天,而本次“基因编辑婴儿”如果确认已出生,属于被明令禁止的,将按照中国有关法律和条例进行处理。

  国家卫健委回应:依法依规处理

  中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26日晚间回应“基因编辑婴儿”事件称,本着对人民健康高度负责和科学原则,依法依规处理,并及时向社会公开结果。

  国家卫健委表示,已要求广东省卫生健康委认真调查核实,本着对人民健康高度负责和科学原则,依法依规处理,并及时向社会公开结果。

  深圳市卫计委26日晚间回应称,根据“医疗卫生机构应当在伦理委员会设立之日起3个月内向本机构的执业登记机关备案”,经查,与基因编辑婴儿事件相关的深圳和美妇儿科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这一机构未按要求进行备案。深圳市医学伦理专家委员会已于26日启动对该事件涉及伦理问题的调查,对媒体报道的该研究项目的伦理审查书真实性进行核实,有关调查结果将及时向公众进行公布。

  中科院:坚决反对开展人类胚胎基因编辑临床应用

  27日晚间,针对“基因编辑婴儿”一事,中国科学院学部科学道德建设委员会通过官方公众号发出声明称,坚决反对任何个人、任何单位在理论不确定、技术不完善、风险不可控、伦理法规明确禁止的情况下开展人类胚胎基因编辑的临床应用。

  声明表示,中国科学院学部科学道德建设委员会愿意积极配合国家及有关部门和地区开展联合调查,核实有关情况,并呼吁相关调查机构及时向社会公布调查进展和结果。

  深圳和美:从未参与“基因编辑婴儿”任何实验环节

  据深圳和美妇儿科医院微信公众号消息,深圳和美妇儿科医院今日发布关于网传贺建奎研究团队“首例基因编辑婴儿”事件的声明。声明指出,我院一贯坚决反对开展违反人类伦理道德及突破人类底线的相关基因试验;我院从未参与“基因编辑婴儿”事件中的任何实验环节,事件中提及的婴儿也并非在我院分娩,公司已申请公安机关介入调查。

  

  

深圳卫计委:已启动对深圳和美妇儿科医院伦理问题调查

  深圳卫计委通过官方微信号表示,深圳市医学伦理专家委员会已于11月26日启动对该事件涉及伦理问题的调查,对媒体报道的该研究项目的伦理审查书真实性进行核实,有关调查结果将及时向公众进行公布。

  深圳卫计委指出,原国家卫生计生委于2016年公布的《涉及人的生物医学研究伦理审查办法》,明确规定:

  一、从事涉及人的生物医学研究的医疗卫生机构是涉及人的生物医学研究伦理审查工作的管理责任主体,应当设立伦理委员会,并采取有效措施保障伦理委员会独立开展伦理审查工作。

  二、医疗卫生机构未设立伦理委员会的,不得开展涉及人的生物医学研究工作。

  三、医疗卫生机构应当在伦理委员会设立之日起3个月内向本机构的执业登记机关备案,并在医学研究登记备案信息系统登记。

  消息称,深圳市参照该《办法》对省级医学伦理专家委员会的相关职责要求,建立了“深圳市医学伦理专家委员会”,并已开展“从事涉及人的生物医学研究的医疗卫生机构已设立伦理委员会的备案工作”。

  消息指出,根据“医疗卫生机构应当在伦理委员会设立之日起3个月内向本机构的执业登记机关备案”,经查,深圳和美妇儿科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这一机构未按要求进行备案。

  深圳市医学伦理专家委员会已于11月26日启动对该事件涉及伦理问题的调查,对媒体报道的该研究项目的伦理审查书真实性进行核实,有关调查结果将及时向公众进行公布。

南科大回应“基因编辑婴儿”:贺建奎此前已停薪留职,系校外开展,不知情

  11月26日,南方科技大学表示,对于贺建奎副教授将基因编辑技术用于人体胚胎研究一事,学校并不知情,且生物系学术委员会认为其严重违背了学术伦理和学术规范。

  消息称,今日,有媒体报道贺建奎副教授(已于2018年2月1日停薪留职,离职期为2018年2月—2021年1月)对人体胚胎进行了基因编辑研究,南方科技大学深表震惊。

  

  南方科技大学网站截图

  在关注到相关报道后,学校第一时间联系贺建奎副教授了解情况,贺建奎副教授所在生物系随即召开学术委员会,对此研究行为进行讨论。

  根据目前了解到的情况,南方科技大学形成如下意见:

  一、此项研究工作为贺建奎副教授在校外开展,未向学校和所在生物系报告,学校和生物系对此不知情。

  二、对于贺建奎副教授将基因编辑技术用于人体胚胎研究,生物系学术委员会认为其严重违背了学术伦理和学术规范。

  三、南方科技大学严格要求科学研究遵照国家法律法规,尊重和遵守国际学术伦理、学术规范。我校将立即聘请权威专家成立独立委员会,进行深入调查,待调查之后公布相关信息。

专家谈首例免疫艾滋病基因编辑婴儿:意义不大 或引发未知疾病

  “基因编辑婴儿”诞生的消息一出,引起了公众的高度关注,也涌现了不同的声音,关注的焦点主要在于,通过基因编辑来实现艾滋病免疫,是否符合社会伦理?从科学角度是否真正可行?

  国家卫生与健康委员会疾病预防控制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华医学会感染病学会艾滋病专业学组副组长卢洪洲教授在接受北京青年报记者采访时对这项研究的价值表示了疑问:"艾滋病的母婴阻断非常成熟,如果担心艾滋的亲子间遗传,母亲治疗就可以了,干嘛还要做这份研究呢?它的研究价值何在呢? "

  此外,卢洪洲还对这一技术可导致的其它疾病表示担忧:"人体的每个部分都不可或缺,是非常自然的生命,这样做除了伦理,还可导致其它未可预知的东西,这都是需要考虑的。"

  北京地坛医院感染性疾病诊疗中心副主任医师肖江告诉北青报记者:"这个技术理论可行,目前艾滋病基因治疗在研究中,这个思路也算是未来艾滋病治疗的方向之一。但成功率很低,并且孩子未来是否可导致肿瘤或其他未知疾病,不好说"。报道中所谈到的基因编辑实现艾滋免疫,是通过"敲掉受精卵的CCR5基因",在肖江看来,这一步很不容易,失败率高,"敲除CCR5基因,是否会脱靶敲掉其他正常基因呢?虽然他们说效率高不会脱靶,但这种可能性仍存在,把CCR5敲除了,把其他正常基因也敲除了,就可能导致癌症或其它疾病"。此外,肖江表示,伦理也是一个问题,应当严肃慎重对待。

百名科学家联名发声:坚决反对、强烈谴责人体胚胎基因编辑

  鉴于近日国内外媒体报道中国“科学家”从事人胚胎基因编辑并已有两名婴儿出生的新闻。作为中国普通学者,出于对人类的基本理性和科学原理的尊重,以及对此事件影响中国科学发展的忧虑,我们声明如下:

  这项所谓研究的生物医学伦理审查形同虚设。直接进行人体实验,只能用“疯狂”来形容。CRISPR基因编辑技术准确性及其带来的脱靶效应科学界内部争议很大,在得到大家严格进一步检验之前直接进行人胚胎改造并试图产生婴儿的任何尝试都存在巨大风险。 而科学上此项技术早就可以做,没有任何创新及科学价值,但是全球的生物医学科学家们不去做、不敢做,就是因为脱靶的不确定性、其他巨大风险以及更重要的伦理及其长远而深刻的社会影响。这些在科学上存在高度不确定性的对人类遗传物质不可逆转的改造,就不可避免的会混入人类的基因池,将会带来什么样的影响,在实施之前要经过科学界和社会各界大众从各个相关角度进行全面而深刻的讨论。  确实不排除可能性此次生出来的孩子一段时间内基本健康,但是程序不正义和将来继续执行带来的对人类群体的潜在风险和危害是不可估量的。

  与此同时这对于中国科学,尤其是生物医学研究领域在全球的声誉和发展都是巨大的打击,对中国绝大多数勤勤恳恳科研创新又坚守科学家道德底线的学者们是极为不公平的。

  我们呼吁相关监管部门及研究相关单位一定要迅速立法严格监管,并对此事件做出全面调查及处理,并及时对公众公布后续信息。潘多拉魔盒已经打开,我们可能还有一线机会在不可挽回前,关上它。

  对于在现阶段不经严格伦理和安全性审查,贸然尝试做可遗传的人体胚胎基因编辑的任何尝试,我们作为生物医学科研工作者,坚决反对!!!强烈谴责!!!

  

成果发表者曾发文指出基因编辑安全性尚待解决

  截至记者发稿,事件主人公贺建奎并未露面接受媒体采访,这一试验结果尚未得到其他来源的证实,仅有研究者本人向外界透露,网传深圳和美妇儿科医院所出具的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查申请书也未得到相关方面确认。深圳卫生部门表示,该项试验进行前并未向该部门报备看,目前已介入核实该事件。

  中国科学院官方订阅号今天刊发了一篇周忠和院士发表在《科技日报》的文章,其中指出:“科学既能带来社会进步,也会带来灾难,因此科学伦理一直是科学共同体以及社会都十分关注的问题。例如,基因编辑技术、人工智能以及神经调控技术的高速发展等都引发了紧迫的伦理问题。许多科学家呼吁,科学家要用正确的道德和伦理准则来控制自己的研究成果及应用,抵制与伦理规范相悖的科学研究活动。”

  记者搜索发现,贺建奎曾于2017年2月,在科学网个人认证博客中,发表文章称《人类胚胎基因编辑的安全性尚待解决》,并细数了可能存在的五大安全问题。并指出“CRISPR-Cas9是一种新技术,需要更多深入的研究和了解。不论是从科学还是社会伦理的角度考虑,没有解决这些重要的安全问题之前,任何执行生殖细胞系编辑或制造基因编辑的人类的行为是极其不负责任的。”

  

网友炸锅:基因编辑是拯救人类的武器还是伦理陷阱?

  基因编辑婴儿的消息一出即刻在网络上引起巨大争议。在微博平台上,一项名为“首例免疫艾滋病基因编辑婴儿诞生,你怎么看?”的调查数据显示,有44.7%的网友表示明确反对。同时有23.7%的人表示支持,和31.6%的网友表示观望。

  有网友认为,这一科学成果背后有着巨大的伦理问题,它触犯了人类伦理的底线。网友质疑,修改过的基因是否具有遗传性,一旦孩子长大了,被改动过的基因会随着她结婚生子扩散出去,万一有后遗症,将来会影响多少人,谁来对更严重的结果负责?在法律规范明确基因编辑技术的应用范围之前,任何人都不应该在人体上进行该项试验。

  我国科技部和原卫生部于2003年联合颁布《人胚胎干细胞研究伦理指导原则》已经明确规定,利用体外受精、体细胞核移植、单性复制技术或遗传修饰获得的囊胚,其体外培养期限自受精或核移植开始不得超过 14 天。对此,有网友指出,为什么这一实验会通过伦理审查?真正值得担忧的,是这个案例暴露出来的监管不足。

  还有网友从这一操作的必要性入手提出质疑,网友“汪洋”说,目前,母婴阻断技术已经非常成熟,阻断率在98%以上,HIV感染者在合理的药物治疗下已经可以拥有与正常人相近的生活质量和预期寿命。

  但同时也有一部分网友认为“新事物总是在争议中诞生的,这或许并不是坏事,只是为了活得更安全,出发点本是对的,医学伦理也是人定的。”

外媒:这一尝试缺乏安全性可能在预防艾滋病方面一无所获

  基因编辑婴儿的诞生也在全球范围引发了争议。据美联社报道,一位美国科学家表示,此类基因编辑在美国是禁止的,因为基因的变化会遗传到后代,并且会产生损害其他基因的风险。许多主流科学家认为,这一尝试太缺乏安全性,更有甚者谴责这一人体实验行为。

  “在人体上做这样一个实验,无论在道德上还是伦理上,都是不合理的。”宾夕法尼亚大学基因编辑专家兼遗传学杂志编辑Kiran Musunuru博士说。“人类基因编辑这一行为还为时过早。”一位在加州某转化研究所的负责人表示,“我们正在处理有关人类的操作指令,这是一件大事。”

  不过,面对这则实验,也有支持的声音。哈佛大学著名遗传学家George Church试图为艾滋病病毒基因编辑进行辩护。"他称艾滋病病毒为“一个日益严重的公共健康威胁”,因此他认为这一实验有一定道理。

  美联社还在报道中指出,几位科学家回顾了贺建奎提供给美联社的材料,并表示到目前为止的测试还不足以说明基因编辑工作是否有效,也不足以排除伤害。“如果只是一些细胞被改变的话,这一行为甚至根本无法称之为基因编辑。”George Church表示,如果仅仅是某些细胞被改变,那么仍有可能发生艾滋病病毒感染。

  “在那个孩子身上,可能在预防艾滋病方面一无所获,然而却让其面临更多未知的安全风险。” Kiran Musunuru说。

贺建奎:名下8家公司,曾获2亿多投资

  公开资料显示,贺建奎本科毕业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在2010年获美国莱斯大学生物物理学博士学位,2011至2012年期间在美国斯坦福大学史蒂芬·夸克实验室(Stephen Quake lab)进行博士后研究。据南方科技大学官网介绍,贺建奎的主要研究方向为基因测序技术、免疫基因组学等。

  在担任教职之外,贺建奎名下还拥有多家与基因科学有关的公司。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通过天眼查查询发现,贺建奎名下共有8家公司,包括深圳因合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因合生物”)及其子公司、深圳市瀚海基因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瀚海基因”),深圳市南科生命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南科生命”)、深圳市瀚海创业投资管理合伙企业、珠海南柒君道科技合伙企业。根据活跃程度及注册资本判断,因合生物、瀚海基因、南科生命是其最主要的三家公司。

  在首例基因编辑婴儿诞生前,贺建奎曾以研制出第三代单分子测序仪而闻名,而仪器产品的生产便是由瀚海基因完成的。今年4月,瀚海科技宣布完成2.18亿元A轮融资,由同晟创投领投,希夷资产等五家机构跟投。目前,贺建奎持有瀚海科技27.42%股份,并通过珠海瀚海创梦科技管理合伙企业间接持股9.23%,总计持股比例达33.25%,为最大股东。

  据《深圳商报》报道,贺建奎在2012年回国任教南科大时,便有了自主研发测序仪的想法,当年就创立了瀚海科技进行研发。至2016年7月,测序仪已通过院士团队审查。截至当时,瀚海基因共申请了50多项专利,全球专利授权6项,整个公司所有人员加起来才50多个。

  2017年7月31日,贺建奎团队宣布由其第三代测序仪已实现本土批量化生产,已收到全球700台订单。在发布会上,另一家由贺建奎入股的公司南方生命进入视野,也成为参与生产测序仪的公司之一。据天眼查显示,南方生命成立于2016年,注册资本为6666.66万元,贺建奎认缴其中45.5%的股份,共计出资3333.33万元,而南方科技大学名下的深圳市南科大资产经营管理有限公司认缴24.50%的股份,出资1633.33万元。

  贺建奎另一家公司——因合生物创立于2016年。据因合生物CEO刘朝煜介绍,因合生物聚焦在无症状人群中,普及肿瘤早期检测技术,是中国第一家进行液体活检肿瘤早期筛查的公司。2016 年 12 月,因合生物推出了先知计划,利用基因技术分析血液中的循环 cfDNA, 将高风险人群、早期癌症患者与健康人群的 ctDNA 图谱进行比较,以此为基础进一步开发癌症早期检测产品。

  据媒体报道,贺建奎在斯坦福大学的导师建议他道,基因技术在两个领域里商业空间最大,而肿瘤早筛为其中之一。贺建奎与因合生物现任COO雷骏雄分享这一想法后,因合生物因此诞生。在最初团队中,贺建奎担任总顾问,为因合生物牵线寻找搭桥,获得诸多资源。

  值得注意的是,贺建奎目前在因合生物担任董事长及法人代表。据天眼查显示,因合生物注册资本为4074.08万元,实缴资本1843.71万元,其中最大股东贺建奎认缴1010.11万元。而在因合生物创立之初,曾获得一笔pre-A轮融资,金额为1000万元。

  舆论所普遍关注的是,基因编辑婴儿是否符合医学伦理规范?根据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获得的一份申请书显示,贺建奎所进行的CCR5基因编辑项目通过了深圳和美妇儿科医院的医学伦理委员会的审查,获得了委员会成员的签字盖章。一位签字出现在文件上的和美医院人士随即予以否认,称委员会进行过相关讨论,但自己对签字一事没有印象,文件可能系伪造。

  然而早在2015年,和美医疗控股有限公司就宣布与瀚海科技等公司签订了合作协议。根据合作协议,和美医疗计划与瀚海科技制订及实行先进的遗传基因检测业务。从过往报道来看,和美医院对于基因检测颇为热衷,至少在2013以前,深圳和美医院就推行“无创产前基因检测技术”。2015年,和美医疗成立专门设立投资发展部,开展包括基因检测及治疗在内的项目评估工作。

  和美医疗与瀚海科技的关系还不至于此。根据天眼查显示,2017年7月,瀚海科技董事名单中一位名叫林志通的人士,同时担任深圳和美妇儿科医院的监事一职。而在和美医院官方网站2015年的一篇文章当中,林志通的头衔为“和美医院CEO林志通先生”。

科普:什么是基因编辑婴儿?

  基因编辑婴儿是指利用CRISPR基因编辑技术修改受精卵或早期胚胎的基因。基因编辑是一项革命性的技术,未来将有可能帮人类大规模消除疾病,提高健康水平和延长寿命。

  我国科学家领衔的国际研究团队也曾首次利用基因编辑技术CRISPR/Cas9和体细胞核移植技术(SCNT),成功培育出世界首例亨廷顿舞蹈病基因敲入猪,精准地模拟出人类神经退行性疾病。

  但是目前,使用基因编辑胚胎建立妊娠发育在欧洲大部分地区都是非法的,在美国也是禁止的。根据2003年中国政府发布的关于试管婴儿的指导文件,也是禁止这种做法的。

  由于CRISPR作为基因编辑工具虽然强力,但是过程中会存在“脱靶”,即错误地编辑了不该编辑的地方。以目前的技术并不能保证人类胚胎编辑的精确度。如果一旦在人类胚胎编辑里,脱靶带来的错误会直接产生各种生理缺陷,并遗传给后代。这也是为什么此前,国内外都没有开展人类基因编辑的重要原因。基因编辑技术的发明者也曾指出,人类有责任考虑这项科技所带来的后果。

  (综合中新网、澎湃新闻、东方网、北青网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