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型舞蹈诗剧《谁不说俺家乡好》 在山东会堂上演

2017-12-31 07:51:00 来源: 齐鲁晚报 作者: 师文静

  12月28日晚,由青年舞蹈编导刘忠担任执行导演的大型舞蹈诗剧《谁不说俺家乡好》在山东会堂上演,宏大炫目的舞台呈现、深厚的文化底蕴,吸引大批观众前往观看。作为“80后”年轻舞蹈编导,刘忠的作品充满大情怀、大格局,舞台呈现和表达方式又不失突破与创新。

  刘忠,山东艺术学院舞蹈学院青年教师,中国舞蹈家协会会员。代表作品有舞蹈《沂蒙那座—— —桥》、舞蹈诗《沂蒙》、舞剧《归途》、现代舞《觅》《佐佑》等,担任大型歌舞诗剧《谁不说俺家乡好》执行导演等。作品三次获得泰山文艺奖一等奖,获第七届央视CCTV电视舞蹈赛优秀作品奖、第七届中国荷花奖现当代舞组优秀作品奖等。

  本报记者师文静

  16岁才入门舞蹈

  刘忠16岁之前的生活环境基本是与舞蹈绝缘的,他说能走上舞蹈之路,是一种“被选择”。从小喜欢音乐的刘忠,初中毕业后考上了菏泽师范学校学艺术,学校丰富多彩的艺术课打开了他的视野。

  在舞蹈课上,刘忠被老师相中,觉得他条件很好,建议其专心学习跳舞。在学校求学的两年里,刘忠开始了一段极其痛苦的基本软功训练。“16岁开始练软功,第一次下大劈叉,老师就站在我腿上压了十多分钟,我站起来后好长时间眼前都是黑的。我学习舞蹈是被老师选择的,自己也经历了痛苦和迷惘。”刘忠还忍受着外界对其怀疑的眼光,“周围人都觉得学跳舞能出头吗?能当饭吃吗?直到后来我考上山艺,才坚定了学舞蹈的信念。”随着了解的深入,刘忠真正喜欢上了跳舞,喜欢上了这种用肢体语言来表达情感、讲故事的艺术形式。

  山艺毕业后,刘忠又考到北京舞蹈学院,然后回山艺任教。在完成民族舞、现代舞等各门类舞蹈的深度学习后,主攻舞蹈编导专业,实现了从一个舞蹈“门外汉”到舞者、舞蹈编导、大学教师的身份转变。这个过程中,刘忠始终有一种深刻的认识,就是多读书、多读经典,培养自己的文学素养和文化修养,再者就是多吃苦、能吃苦。大学期间,刘忠的阅读量大到让图书管理员吃惊,他读过的书是全班同学借阅量的几倍。

  选择有情怀的故事

  每年高校舞蹈编导毕业生很多,但能创作出独立作品、走进观众视野的却极少。

  刘忠担任山艺教师后创作的第一个作品是双人舞《佐佑》,表现了男女间的婚姻束缚,两位舞者套在一件弹力巨大的衣服里完成整个表演。能创作出这个颇具深度和意蕴的舞蹈,刘忠说灵感来源于钱钟书的著名小说《围城》。“婚姻就像一座围城,外面的人想进来,里面的人想出去。作品并没有故事情节,只有肢体对情感的表达:爱情走进婚姻后,虽有束缚但真情实感仍然存在,且这种真情是永远无法割舍的。”独特新颖的表达加上立意的深刻,这部作品获得2009年泰山文艺奖一等奖。刘忠编导的现代舞作品《觅》也是一部难得的汇集舞台视觉、舞蹈技法与主题深度的作品,《觅》的舞台呈现空灵玄妙,意境幽深,发着耀眼的光芒,受邀到国外演出也很成功。刘忠说,现代舞是现代艺术的语言,是全世界都能读懂的语言,但编导赋予它怎样的情感和意蕴,这里面很考验功底。

  刘忠的作品题材丰富,追求多样探索,除了创作出优秀的现代舞作品,其作品还表现出了对历史重大题材以及当下现实题材的关照。他被沂蒙山区先烈们的革命精神所感动,多次前往沂蒙采风,寻找素材和灵感,创作出舞蹈作品《沂蒙那座—— —桥》、舞蹈诗《沂蒙》。但刘忠的主旋律题材作品的舞台呈现又不刻板、陈旧,他追求舞台表现的突破与创新。《沂蒙那座—— —桥》截取“沂蒙六姐妹”冒着敌人的炮火用柔弱的肩膀在冰河中为解放军架起“火线桥”的片段,用舞蹈语言来呈现,演员的表演受限于用来架桥的门板,门板成为舞台的闪光元素,增强了视觉效果,也使演员们的表演浑然一体。

  为了让年轻观众也看得懂、喜欢看主旋律题材,舞台上时空穿梭,展开了当下年轻人与“沂蒙六姐妹”的跨时空对话。《沂蒙》同样在探索革命历史题材的创新化和年轻化表达,吸引大学生群体的观看。

  谈及主旋律题材创作,刘忠说,无论选择何种题材,最重要的是它能否启发自己,情感上能否碰撞自己,让自己产生创作的激情,渴望用舞蹈的现代手法去表达它。“我们山东的革命历史题材故事中的精神光芒,非常值得去发扬,当下的年轻人应该知道我们的生活是从哪里来的,应该去了解为我们创造了今天生活的革命人物,去感受他们的精神。”刘忠说,他非常愿意去创作主旋律题材,做有情怀的作品。

  一种普遍的看法是,舞蹈拙于叙述,善于抒情。刘忠编导的难度较大的舞剧《归途》却扭转了这个观点。《归途》取材自台湾老兵高秉涵的故事。在菏泽出生,13岁前往台湾的高秉涵,近30年来携带逾百位台湾老兵的骨灰回到故里,感动无数人。刘忠说,高秉涵的“活着已做游子,死后拒做游魂”的肺腑之言让他深受感动,从而在《归途》中集中呈现了春生(高秉涵小名)的母子深情、家国乡愁。《归途》的舞台表达融合了话剧、影像等元素,以丰富情感的表达,且将2000斤“黄土”铺在舞台上,离乡的游子捧起家乡的黄土,那一刻情感喷薄而出。该剧今年9月在山东剧院演出时,高秉涵老人特意从台湾赶来观看,且上台朗诵了自己的诗作,现场观众无不洒泪。

  汲取生活中的养分

  无论是现代舞作品《佐佑》《觅》、古典舞《界线》,还是红色题材《沂蒙那座—— —桥》《沂蒙》,以及现实题材舞剧《归途》,刘忠的作品不止在舞蹈技术探索上有很大突破,最重要的是他找到了舞蹈表达的个人风格。在多年的舞蹈编导工作中,刘忠也在不断地充实与丰富自己,他说,一个专业的编导,首先要具备专业舞蹈演员的素质,再者要既能做编剧又能做导演,要有独特的艺术表达与审美,最为重要的是要有足够的人文修养,有大情怀、大情操,个人的价值观、人生观也决定了编导的选题深度和作品的价值。而这一切,刘忠说,都来源于生活,没有足够的生活积累,没有认真地向生活学习,就没有办法创作出打动观众的作品。“艺术作品要具备魅力,必须不能脱离生活。艺术创作要不停地汲取生活中的养分,去观察生活,体验生活,不停地从生活中去寻找。”

  作为一名“80后”,刘忠的舞蹈作品有审美、有突破、有格局也有情怀,而这背后离不开他的不断吃苦和不懈的追求。刘忠说,他经常给自己念叨的一句话就是:“入世之行,出世之心;一生一次,一次一生。”“对待所有的事情,一次当做一生,当一生去做一件事时,必须具有足够的毅力和决心。”

初审编辑:魏鹏

责任编辑:姜晖

推荐阅读
  • 济宁曲阜林前社区方寸印石日产万余枚 刻出亿元产业

    4.jpg

    一枚小小的印章,在曲阜林前社区却做出了大名堂。45岁的张国亮接触印章篆刻已整整30年,目前他是孔府印阁篆刻部主管。在做大产业的同时,张凯发挥自身的带动作用,让更多印章雕刻老师傅享受到了互联网的红利。[详细]

    12-31 07-12齐鲁晚报
  • 2017年山东没发生重大交通事故,死亡人数降7.4%

    5_副本.jpg

    统筹国省道、高速公路、城市、农村四个战场,立足每个战场的重点路段、重点车辆和重点违法,坚持专项整治和周末夜查相结合,保持节假日、周末、夜间、凌晨等重点时段的高压严管态势,保持对严重交通违法行为的严查力度。[详细]

    12-29 15-12新锐大众
  • 四价宫颈癌疫苗来济南啦 元旦起正式对外接种

    1_副本.jpg

    济南市疾控中心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目前四价宫颈癌疫苗已到区县疾控机构,接下来将向全市免疫预防接种机构铺送;元旦当天正式开始接种。济南市疾控中心有关负责人介绍,曾对宫颈癌疫苗或其任何成分(蛋白质、酵母)有严重过敏反应者;孕妇或计划怀孕的女性,均不适...[详细]

    12-29 15-12山东商报
  • 暖闻|烟台女大学生捐勤工俭学钱,帮临沂割肝救女父亲

    3_副本.jpg

    12月28日,为临沂割肝救女独臂父亲严境烽义卖木耳的沂蒙义工联合会收到一笔特殊的捐款,在烟台上大学的许鑫委托父亲向严境烽捐款500元,而这笔钱是她在学校图书馆帮工赚到的津贴。许鑫嘱咐父亲说,钱虽然不多,希望能让严境烽的家人感到一点温暖,也希望其他好心人...[详细]

    12-29 15-12齐鲁壹点
  • 首批省级“四型就业社区”公布 东营19家社区入围

    12月28日,记者从市人社局获悉,近日,根据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的文件要求,通过社区自评申报、市地初选推荐、市与市之间互评方式,经省公共就业和人才服务中心认真审核后,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对山东省首批省级“四型就业社区”认定名单进行公示。记者了解到,...[详细]

    12-31 07-12东营网
  • 东营优秀作品参加山东省少儿书画摄影大赛获佳绩

    12月27日,记者从市文化活动中心获悉,为深入推进中国梦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弘扬中华传统优秀文化,培养少年儿童书画人才,近日,省文化厅、省妇女联合会、省教育厅等8家单位联合举办山东省少儿书画摄影大赛。[详细]

    12-31 07-12东营网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