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来飞去盼落脚 记者走进"候鸟家庭"倾听心声

2019-08-05 07:29:00 来源: 半岛网 作者: 徐杰 王丽平

  ▲“小候鸟”们在爱心暑托班听志愿者老师讲《中华上下五千年》历史课。

  文/图 半岛记者 徐杰 王丽平

  候鸟南飞在秋末。但在青岛,每年夏天都会迎来一群“小候鸟”。他们伴着暑假的来临,跟随着父辈的脚步从全国四面八方来青短暂停留。据不完全统计,青岛有15万至20万建筑工地打工者,其中绝大部分是外来务工人员,他们的孩子就是这群“小候鸟”。

  2019年青岛市“建设工地小候鸟驿站”爱心暑托班活动刚刚结束,孩子们又要纷纷告别父母踏上归程。日前,本报记者兵分两路走近这些“小候鸟”,了解他们在工地上的暑假生活,倾听他们的真实心声,探寻如何让这飞来飞去的脚步能真正落脚。

  >>>故事一 成长陪伴的缺失,不断探寻的改变

  来到爸妈打工的建筑工地生活了近三周时间,10岁的女孩冉冉几乎没睡过一天懒觉,这跟她平日在老家跟奶奶一起生活的习惯截然不同。每天清晨,听到妈妈起床的声音,冉冉也一骨碌爬起来,只要妈妈不上工,去哪她都跟着。“在孩子身边陪伴少了,她现在特别粘人。”7月25日,记者来到母女俩所在工地探访时,冉冉的妈妈、43岁的工地防水工毕景霞揽着女儿的脑袋怜爱地说。

  7月初,由青岛市住建局、团市委联合主办,中建联合建设工程有限公司等7家企业共同承办的2019年“牵手关爱 七彩假期——建设工地小候鸟驿站”爱心暑托班开班,让近百名来自各省市的留守儿童有机会与父母过一个难得团聚的暑假。

  冉冉就是其中的一个“小候鸟”。她的老家在河南省驻马店市平舆县射桥镇张楼村,爸爸徐明喜常年在建筑工地打工,3年前,妈妈毕景霞也跟着爸爸一起来到青岛打工,老家就只剩下她和66岁的奶奶,此前一家人唯一团聚的机会就是春节。作为今年建设工地“小候鸟”关爱行动的主力驿站之一,青岛中建联合建设工程有限公司位于城阳区东女姑山的项目工地,接纳了十几个像冉冉一样的建筑工人子女,他们来自河南、安徽等地。

  7月25日,吃过早饭,冉冉和其他的孩子们来到了由会议室临时改成的“教室”,这是整个工地办公用房中最大的一间。长长的办公桌上摆放着各种图书、玩具、手工材料以及水果、零食、饮料等。当天不用上工,毕景霞陪着冉冉看起了彩图版《水浒传》,母女俩每当看到有趣的内容或图片,就会哈哈大笑起来,即便屋外大卡车轰鸣而过,也没有打破这种温馨的场面。

  毕景霞告诉记者,在河南老家,唯一跟女儿一起生活的只有66岁的奶奶,老人照顾孩子的衣食起居没有问题,但学习等方面却无能为力。这样的情况在老家比较普遍,冉冉的玩伴多是同村里的留守儿童,首先担心的就是安全问题。“村子里有池塘,村旁还有条河,最近几年发生过留守儿童溺水的意外。”毕景霞说,因为父母陪伴的缺失,还有一些留守儿童“走偏了”,“有的学习成绩不好,性格有缺陷,还有因为打架出事的。”这让毕景霞内心焦急并开始寻求改变,她反复提及希望把孩子接到身边上学,今年女儿参加“小候鸟”夏令营,更是让她看到了一边打工一边陪女儿成长的可能性。

  像这样的“小候鸟”夏令营,中建联合建设工程有限公司已连续开展了两年,该公司工会副主席安硕告诉记者,邀请“小候鸟”到父母身边过暑假已成为他们企业每年夏天的一件大事,孩子在工地上产生的所有费用都由他们公司承担。

  当工地食堂的饭菜香味飘来,午饭时间到了,建筑工人纷纷领着孩子去吃团圆餐。记者看到,午餐共有六道菜,荤素搭配合理,还有餐后水果。午饭后,冉冉和妈妈回到住处午休。毕景霞告诉记者,“以前孩子的性格变得有些内向,这段时间女儿又变活泼了,我打心眼里高兴。”她发现孩子现在对衣服、玩具、零食等礼物已不太关注,对精神陪伴的渴求愈加明显。

  当天下午,一堂生动的《中华上下五千年》历史课牢牢吸引住了孩子们的眼球,讲课老师是来自青岛理工大学土木工程专业大三的学生祝忠协。为了能成为志愿者讲师,小祝提前一个月就开始了备课。一节课结束后,工地项目志愿者范文静带着孩子们玩起了毽子、跳绳,有的孩子则做起了彩布小花束等手工。冉冉在做手工时十分投入,不一会儿就制作了一束花,“妈妈,这是送给你的礼物,等我回家了你就经常看看这束花,我派这束花继续陪着你。”女儿的一席话让毕景霞感动得眼圈泛红。

  >>>故事二 回不去的乡愁,融不进的新城

  “哇,这个动物好大、好逼真啊!”7月25日,从黑龙江来青岛的12岁“小候鸟”李嘉文看着贝林自然博物馆里各种动物标本,不禁发出了感叹,这是在他的老家齐齐哈尔市拜泉县从未看到过的。当天是李嘉文来青岛的第23天,也是今年他和爸爸相聚的第23天。

  23天前,李嘉文和妈妈坐了两天一夜的火车,跨越2000公里,从北国之滨来到胶东大地,与久别未见的爸爸相聚,开启他的第一次青岛之旅。李嘉文说,想都不敢想这个夏天能来青岛。

  李嘉文的爸爸李俊和是青岛东建集团永平路76号兴义路以南项目的一名建筑工人,在李嘉文眼中,爸爸是他的偶像,“爸爸喜欢军事和足球,他能给我讲很多军事方面的知识,我很喜欢听,受他影响,我也喜欢军事。”李嘉文告诉记者,这次来青岛最开心的事,就是参观了海军博物馆。“我看到了130毫米舰炮,还有很多以前只在书上看得到的军舰,让我大开眼界。”一说到军事,本来稍显内向的李嘉文突然打开了话匣子。

  李嘉文喜欢看军事和科普类图书,家里有50多本这类图书,“《世界兵器大百科》《汤姆索亚历险记》……这些都是我喜欢的书。”李嘉文如数家珍地向记者诉说着他的藏书。这次来青岛,他包里还带了两本书,“一本是军事类,一本是课外故事类。我每天都会看,睡前也会把看的书和今天发生的事讲给爸爸听。”李嘉文说。

  李嘉文的爸爸李俊和,2018年从老家东北来到青岛,开启了“青漂”生活。7月25日,大暑后第二天,记者走过满地的钢筋、木板,跨过一个木板搭建的小路,穿过密密麻麻的脚手架,来到一处已经建成的楼体内,这就是李俊和的工作环境。正值下午两点左右,李俊和头戴安全帽、肩挂红毛巾,额角的头发已经被汗水打湿,汗水顺着鬓角流到了下巴。

  说起儿子,李俊和由衷地自豪,“他学习从来不用我操心,总是名列前茅,只要他能学习好,我再苦再累也值得。”此时,在离工地几百米外的临时教室内,李嘉文正和小伙伴们一起做作业,脸上挂着笑容,还未从上午参观贝林自然博物馆的兴奋劲中走出来。

  “以前我每年只能过年回趟家,一年只团聚一次。有想过让他们过来,但由于路费住宿费挺贵,就没来。这次来我们只花了几百块路费,孩子的住宿和吃饭工地都包了。”李俊和说,光住宿费就能省六七千,希望他们以后暑期都能来,即使做个“候鸟家庭”也很高兴。

  李俊和的妻子张永英今年45岁,是一名家庭妇女,在东北老家种了20多亩地。这么多地她一个人能行吗?面对这样的疑问,李俊和一阵沉默,“那也没办法,为了孩子,我们只能拼命干,但孩儿他妈也从来没喊过累。”李俊和说,现在他一天能赚200多块钱,一个月下来能有六千多块,加上孩子妈妈每年种地能收入两万元左右,足够儿子读初中、高中的开销,攒上几年,也够供儿子上大学。

  李俊和感叹,真希望他们娘俩能一直留在青岛,但这样的念头只在脑海中一闪而过。“最大的问题就是经济问题。”李俊和说,这边租一个套二房一月就要两千多,占到他工资近一半,这让他想都不敢想。他们最大的期望是儿子能上大学,所以他们的钱将来要供儿子念大学。再加上老家还有土地,他舍不得土地,农民的重农思想在李俊和心里根深蒂固。但是目前为了生存,老家又回不去。

  回不去的乡愁,融不进的新城,这就是李俊和目前面对的状况,也是千千万万和李俊和一样的农民工们所面临的问题。“现在希望的,就是他们每年能来青岛一趟,我们团聚团聚就很满足了。”李俊和说。

  专家支招

  如何让“小候鸟”变成“留鸟”?

  2018年2月,国务院颁布《关于加强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的意见》,首次提出解决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的顶层设计,明确要求从源头上改变“儿童进不了城,父母回不去乡”的无奈现实,实现“到2020年儿童留守现象明显减少”的目标。记者就此采访了市人大代表和高校教授,听听他们对“小候鸟”现象的看法,并请他们就这一问题支招。

  鼓励社会公益力量参与

  青岛市人大代表、青岛伟信建设投资集团公司董事长窦典梓对开展“小候鸟”夏令营活动表示支持和认可。在他看来,留守儿童“小候鸟”问题从深层次来说,是经济社会转型升级过程中出现的一种社会现象,而开展“小候鸟”夏令营则是一个发现问题到解决问题的过程。“父母不在身边,老家的爷爷奶奶缺乏正确的指导,孩子在成长过程中有很多问题就会被疏忽。”窦典梓说,而夏令营则给孩子和父母提供了一个有更多时间相处交流、弥补亲情的机会,同时也为孩子打造了一个具有开阔视野、补充学习、感受关爱、锤炼品质、精神疏导等效应的成长平台。

  “从‘儿童进不了城’的角度来说,如果政府部门能探索逐步解决这些外来务工人员子女随迁入学问题,或将为解决‘小候鸟’问题提供一个有效的出路。”窦典梓称,而从“父母回不去乡”的角度来说,与乡村振兴战略有密切关联。他认为,要因地制宜、精准掌握当地农村的资源、优势、人才等因素,推进田园综合体、特色小镇、农业产业园等载体建设,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农村的产业兴旺了,优质就业机会就多了,这些农村孩子的父母也就无须异地务工,‘小候鸟’相信也会大大减少。”窦典梓说。

  此外,窦典梓认为,在“小候鸟”夏令营活动中,这些“小候鸟”留在城市与父母相处的时间毕竟有限,用更加专业的力量来关爱他们显得尤为重要。他建议,政府一方面应加强各部门的联动,在岛城更多的工地推广,让这一活动常态化、规模化,使更多的留守儿童受益;另一方面,还应鼓励并支持更多的社会公益力量加入,通过“专业社工+社会义工”的服务模式,不断提升专业服务力量,提升关爱“小候鸟”的社会服务水平,并让这种关爱在时间和空间都有所延伸。

  推动城乡融合一体发展

  “‘小候鸟’不只青岛有,凡有农民工打工的大城市都有,这是一个社会共性的问题,造成‘小候鸟’的因素,其根本还是‘城乡差距’。”山东大学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社会学系教授王忠武说,改革开放后,随着城市建设的发展,国家允许农民进城,农民从四面八方拥入城市,产生了庞大的农民工群体,所以这就造成了农民、市民双二元叠加的社会现象。

  但在城市的农民工,他们的身份是工人,户籍却是农民。他们享受不到城市市民的福利待遇。比如,孩子入学难题,于是不得不忍受子女分离之苦,让孩子在老家上学,致使孩子成了“小候鸟”。

  王忠武表示,农民工为城市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他们已经成为产业工人的主体部分,就目前社会发展,关怀农民工是一项重要内容。而举办“建设工地小候鸟驿站”的活动,让留在老家的孩子能在暑期与远在城市的父亲团聚,他们能看到城市的大千世界,也分享了父辈的劳动成果,这让农民工有了更多的获得感,对农民工也是很大的鼓励,对子女家属是很大的安慰。这在一定程度上,能缓解城乡差距的压力。

  “很赞赏这种活动,但这只是权宜之计,并非长久之计,最终还是城乡一体化建设。”王忠武说,让城乡融合一体发展,政府的公共服务能够无差别地提供给农民市民,让农民在农村就能找到体面、长久的工作,或者在城市也能找到将妻儿落脚的方法,而不至于两地分居,这才是解决“小候鸟”“候鸟家庭”的根本。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刘美显

推荐阅读
  • 山东本科批次录取结束 我省今年281341人上本科

    TIM截图20190805073243.png

    山东本科批次录取结束。部分艺术类高校及专业(含山东省属高校招收公费艺术类专业师范生);市级政府委托高等院校培养师范生[详细]

    08-05 07-08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 一张照片何以做出近10亿市场?新华社解剖山东企业新思路

    2222.jpg

    新华社解剖山东企业新思路定制纸杯比超市卖得便宜一半,定制相册30元包邮,5盒名片只要19元……,8月1日,新华社《中国经济新亮点》栏目聚焦山东企业的新思路——随着智能手机和数字化阅读的普及,包装、洗印等行业日渐消沉,位于山东省济南市的山东世纪开元电子商...[详细]

    08-02 08-08大众日报·新锐大众
  • 济南创城十大攻坚行动出炉 对市民投诉“12小时认领、24小时整改”

    3333_副本.jpg

    对市民投诉“12小时认领、24小时整改”8月1日,伴随着全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迎评工作动员会的召开,《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十大攻坚行动”实施方案》和《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督导考核方案》也随之出炉。根据实施方案,各区县、各责任单位将突出解决市民反映强烈的环境...[详细]

    08-02 08-08济南日报
  • 山东脐血库储存量达40余万份

    TIM截图20190805072606.png

    国内外专家学者齐聚泉城共话脐带血领域最新进展。本届大会由中国妇幼保健协会主办、中国妇幼保健协会脐带血应用专业委员会承办[详细]

    08-05 07-08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 青岛去年吃掉30万吨"洋水果" 销售量井喷今年预计36万吨

    ”  大樱桃“接力”上餐桌,让市民可以不断吃到新鲜美食;此外还有水果“新成员”争相登上市民餐桌,比如来自柬埔寨的香蕉。来自泰国、菲律宾、新西兰、智利、美国、澳大利亚、西班牙、埃及、南非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00多种水果,经青岛东方鼎信国际农副产品交易中...[详细]

    08-05 07-08半岛网
  • 记者登上东平湖舰 探访大洋里的"流动加油站"

    登上东平湖舰,记者看到,这里设施齐全,有学习室、图书室、洗衣房、健身房、餐厅、医疗区等,能充分满足舰上官兵长时间海上执行任务的需求。”  他介绍,在编队外出执行任务时,补给舰的主要任务是为舰艇编队供应所需的燃油、弹药、食品、备件等补给品。[详细]

    08-05 07-08半岛网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