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海报新闻 融媒体矩阵
  • 山东手机报

  • 海报新闻

  • 大众网官方微信

  • 大众网官方微博

  • 抖音

  • 人民号

  • 全国党媒平台

  • 央视频

  • 百家号

  • 快手

  • 头条号

  • 哔哩哔哩

首页 >新闻 >国际新闻 >国际时讯

海国志丨国际法院要求以色列停止攻打拉法 以军继续猛烈空袭

2024

/ 05/25
来源:

海报新闻

作者:

姜晖

手机查看

  5月24日,联合国国际法院在荷兰海牙就南非请求制止以色列在拉法的军事行动做出判决。

  国际法院认为,目前拉法地区的人道主义局势是“灾难性的”。国际法院就此发布“临时措施”,要求以色列停止在拉法的军事行动。以色列战机随即对拉法发动了猛烈空袭。拉法市区以东沙布拉难民营的街道和民宅遭到以军轰炸,造成多人伤亡。

5月24日,加沙地带达拉吉社区,以色列袭击了一处民宅,民防队和居民在进行搜救工作。

  南非控以色列种族灭绝升级 敦促国际法院制止以军暴行

  国际法院是联合国主要司法机关。根据《国际法院规约》,联合国国际法院在解决各国向其递交的法律争端时,有权在其认为必要的情况下发布“临时措施”,该判决具有约束力且不得上诉。

  2023年12月29日,南非向国际法院提起诉讼,指控以色列在加沙地带实施种族灭绝。国际法院1月和3月相继发布具有约束力的“临时措施”,要求以色列采取一切必要措施,防止在加沙地带发生针对巴勒斯坦人的种族灭绝行为,确保人道主义援助能畅通无阻地进入加沙地带。

  5月9日,以色列安全内阁批准以军扩大在加沙地带南部城市拉法的军事行动。南非政府次日敦促国际法院就此紧急发布相关“临时措施”,要求以色列立即停止在拉法的军事行动并撤军。

  5月16日和17日,国际法院举行为期两天的听证会。南非驻荷兰大使武西穆齐·马东塞拉在听证会上说:“以色列的种族灭绝行动正在快速推进,已达到令人发指的新阶段。”他敦促国际法院下令以色列“立即、完全且无条件地从整个加沙地带撤军”。

5月16日,荷兰海牙,南非驻荷兰大使西穆齐·马东塞拉等代表出席国际法院听证会。

  代表南非的律师马克斯·杜普莱西斯说,以色列无视国际法院,围困并持续轰炸“过度拥挤”的拉法,致150万“极易受伤害”的巴勒斯坦人安全状况恶化。以色列设立的所谓“人道主义区”已“残酷变形”,因为不少人已饿得根本没有力气逃到指定地点,而有体力撤离的人则不时在逃难途中遭遇以军袭击。“‘人道主义区’一点儿也不人道,以色列持续用军事袭击和人造饥饿对巴勒斯坦人实施种族灭绝。”杜普莱西斯说。

  以色列政府坚决否认种族灭绝指控,称以色列在加沙地带的军事行动是“自卫行为”,任何剥夺以色列自卫权的企图都是对以色列的公然歧视。以方还不承认国际法院在这一问题上具有管辖权,要求国际法院驳回南非所提诉讼。

  古特雷斯称裁决具有约束力 以色列继续空袭拉法

  5月24日,国际法院院长纳瓦夫·萨拉姆宣读判决结果,认定以色列在拉法的军事行动给加沙地带人道主义局势造成“灾难性后果”,巴勒斯坦人民根据《防止及惩治灭绝种族罪公约》所享有的权利面临“不可挽回的损害”,法院要求以色列必须立即停止在拉法的军事行动。

5月24日,荷兰海牙,国际法院院长纳瓦夫·萨拉姆宣读国际法院的裁决。

  国际法院还要求以色列必须持续开放通往加沙地带的拉法口岸,确保人道主义援助畅通无阻。此外,以色列必须允许联合国调查人员进入加沙地带,就种族灭绝指控进行调查并保留相关证据。国际法院同时要求以色列必须在一个月之内报告执行上述命令的所有措施。

  南非总统办公室当天发表声明对裁决表示欢迎。南非国际关系与合作部总干事丹戈尔表示,国际法院的裁决具有开创性意义,这是国际法院首次明确裁决以色列应停止在加沙地带一个地区的军事行动。南非将通过联合国安理会推动这一裁决的落实。这一裁决具有约束力,以色列必须遵守。

  巴勒斯坦总统府呼吁国际社会向以色列施压,要求其执行国际法院的裁决。

  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当天指出,根据《国际法院规约》,国际法院的裁决具有约束力,相信各方将遵守法院的要求。

  以色列国家安全委员会和外交部当天发表联合声明表示,以色列在加沙地带的战争是防御性的,以色列没有、也不会在拉法地区采取导致全部或部分毁灭的军事行动。以色列战时内阁成员甘茨称,无论在何时何地,以色列将继续战斗,以解救被扣押人员并实现对国民的安全承诺。

  以色列战机随即对拉法发动了猛烈空袭。其中拉法市区以东沙布拉难民营的街道和民宅遭到以军轰炸,造成多人伤亡,纳贾尔医院附近街道、朱奈纳区等多个地区也遭到轰炸。

5月24日,以色列轰炸后,加沙地带上空升起烟雾。

  南非为何“硬刚”以色列?

  南非地处非洲大陆最南端,远离中东是非之地,穆斯林在全国人口占比不过2%。然而,这样一个与以色列本无仇怨的国家,却因其种族隔离斗争的切身经历而对巴勒斯坦人民的苦难遭遇感同身受,并一直坚定支持巴勒斯坦民族解放事业。

  以色列1948年建国之时,白人政权正在南非实施系统性种族隔离制度。20世纪60年代,南非白人政权开始受到国际社会孤立和制裁,以色列当时的政府却向南非白人政权提供镇压黑人反种族隔离组织的武器以及所谓“反游击战”培训。

  巴勒斯坦解放组织(巴解组织)则积极声援南非反种族隔离斗争。纳尔逊·曼德拉领导非洲人国民大会(非国大)与南非白人政权斗争时,与领导巴解组织主流派别巴勒斯坦民族解放运动(法塔赫)的亚西尔·阿拉法特结下了深厚友谊。

1990年5月20日,曼德拉会见阿拉法特。新华社发

  曼德拉在1990年出狱后会见的第一批国际政要中就有阿拉法特。他说:“只要巴勒斯坦人不自由,我们的自由就不完整。”在南非政治议程中,巴勒斯坦问题已成为一个重要议题。白人政权结束以后的南非历届政府均致力于推动巴勒斯坦问题得到公正解决。

  国际法院今年1月对以色列发布“临时措施”后,南非总统拉马福萨面向全国发表电视讲话时说,种族隔离历史是南非人民心中永远的痛,“因此,我们绝不会眼睁睁看着我们曾经遭受的罪行在其他地方重演,绝不会袖手旁观”。

  南非诉以色列短期难见效果 长期影响深远

  舆论普遍认为,南非政府指控以色列,是后者建国75年来首次在国际法院受起诉。此举具有重大政治、外交和国际道义影响力,是南非对西方国家的一场“重大外交胜利”。随着加沙地带战事持续,越来越多国家支持南非此举。

  舆论认为,南非在国际法院诉以色列种族灭绝,虽在短期对加沙地带实现停火止战难见实质性效果,但随着巴以冲突延宕、人道主义危机加剧,国际社会反战呼声进一步高涨,南非诉以色列的意义和影响将逐渐显现。

  (海报新闻编辑 姜晖 综合新华社、央视、环球网等)

责编:郭凯

审核:王磊

责编:王磊

相关推荐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