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海报新闻 融媒体矩阵
  • 山东手机报

  • 海报新闻

  • 大众网官方微信

  • 大众网官方微博

  • 抖音

  • 人民号

  • 全国党媒平台

  • 央视频

  • 百家号

  • 快手

  • 头条号

  • 哔哩哔哩

首页 >新闻 >即时新闻

文旅出海,海昌海洋公园加速轻资产全球化扩张

2024

/ 05/23
来源:

网络

作者:

朱萍

手机查看

从规模小、重资产、缺乏品牌竞争实力,到有能力输出文化科技,试水海外市场的中国主题公园企业用了整整十年。

2023年5月,上海,沙特阿拉伯娱乐总局及投资部代表团到访上海海昌海洋公园

2024年5月6日,文化和旅游部公布了2024“五一”假期数据:全国国内旅游出游合计2.95亿人次,同比增长7.6%,国内游客出游总花费1668.9亿元,同比增长12.7%。

2023年以来,国内旅游市场强势复苏,同时中国旅游企业也在布局“走出去”的新路径。暨南大学旅游规划设计研究院副院长董观志表示:中国本土主题公园品牌的海外发展开始更倾向中东和东南亚市场。

其中,2023年4月,海昌海洋公园与沙特阿拉伯王国(以下简称“沙特”)投资部签署合作备忘录,联合宣布计划开发沙特首个大型海洋公园,成为中国主题公园“走出去”体量最大的投资项目。

海昌海洋公园出海沙特,不仅进一步树立国际化品牌、加快全球化步伐,同时助力中国文化走向世界。

资源优势明显

联手沙特成功源于海昌主题公园资源优势明显。

海昌海洋公园与美国SeaWorld(海洋世界)为世界上仅有的两家跨区域连锁化大型海洋公园运营商。海昌海洋公园一直重视海洋生物保育,积累了丰富的海洋生物种群库,相较于SeaWorld ,拥有更多企鹅、北极熊等极地海洋动物资源。

2002年,海昌海洋公园在大连建成以展示南北极动物为主的大连老虎滩海洋公园极地馆。此后20多年来,先后在上海、大连、三亚、郑州、重庆、成都、青岛、武汉等全国多个核心城市建设海洋馆。目前,海昌海洋公园独资拥有且自营的大型海洋主题公园有7家,还有多家海洋精品馆,累计接待量超1.5亿人次。

目前,海昌海洋公园的生物资源保有量为亚洲第一,海洋和极地生物资源保有量超过14万只,大型海洋陆生动物超1000只;繁育品种及数量国际领先,已成功繁育30余种1000余只大型珍稀极地海洋动物,其中包括国内第一头北极熊、第一只帝企鹅、第一头伪虎鲸等,2023年,海昌完成了大型生物繁育数量共计35只/尾。同时,海昌海洋公园承担着救援救治野生动物的重要使命,已救助包括诸如江豚、海龟、斑海豹等国家重点保护物种近百只,其他小型珍稀生物1800余只。

2023年,沙特阿拉伯娱乐总局、投资部等部门多次考察后,基于海洋生物种群基数、海洋生物保育能力的评估,选择海昌海洋公园作为合作方,为沙特缔造一座世界级海洋主题公园。合作进程紧锣密鼓,资金、资源迅速集结,这背后是沙特从依赖石油向追求经济多元化的诉求。

2016年,沙特发布“2030愿景”,提出了社会生活、产业发展、国家建设等方面的一系列目标,其中将沙特打造成全球旅游目的地是重要主题之一,该主题包含了都市主义、文化与娱乐、体育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遗产等众多内容。

据悉,海昌海洋公园沙特项目预计于2030年面世,为2030年沙特世博会锦上添花。

2022年6月,海昌海洋公园的沙特项目团队踏上了赴沙特考察之路。

地处沙漠的利雅得夏季白天平均气温高达42摄氏度。这个拥有3200万人口的国家,国民年龄中位数仅为29岁。相关人口对娱乐产业的迫切需求,为中国企业打开了一扇出海的窗口。

轻资产运营

经沙特政府批准,海昌海洋公园沙特项目已获得近70个营业牌照,可以提供旅游业中不同类别的服务,包括主题公园、酒店、博物馆、汽车及摩托车赛道等等。

据了解,与TDF(Tourism Development Fund,沙特旅游发展基金)多轮谈判后,双方达成海昌海洋公园以轻资产运营模式参与合作共识,海昌海洋公园输出运营管理、保育技术和生物种群,主要投资资金由当地负责。

主题公园仿若一座城市,海昌海洋公园将带去整个产业链,从上游设备制造厂商到建筑类、海洋科技、餐饮、饵料企业等。

据了解,沙特首座海洋公园将选址利雅得。除了利雅得,吉达是沙特第二大城市、第一大港,类似于沙特的“上海”。

“吉达的设施环境更为完善,但我们考虑将首个大型主题海洋公园落地沙特政治中心利雅得,这不仅是主题公园的出海,也将会是中国文化、中国技术的出海。同时,利雅得娱乐设施和文化产品相对缺乏,公园开放有望迎来众多游客。”海昌负责人介绍

据悉,海昌海洋公园拥有世界首只仿生鲸鲨、仿生鳐鱼。仿生鲸鲨身长4.7米,重达350公斤,能够高度仿真模拟生物的上浮、下沉、张嘴等真实的原型动作,可以在水中实现无线遥控或者自动巡游。海昌海洋公园还围绕《山海经》设计美人鱼演艺,呈现海洋力量与传统文化相结合的新国潮。

展现中国文化影响力

中国主题公园首次大胆“走出去”,最早可追溯至1993年12月。当年,美国佛罗里达州奥兰多市的锦绣中华正式开建。

2014年8月,伊朗伊斯法罕方特欢乐世界开业,曾被业内专家誉为“拉开了中国大型文化产业项目走出国门的序幕,标志着中国成为继美国之后,第二个具有成套设计、成套制造、成套出口的大型文化产业主题公园能力的国家”。

2016年2月,万达集团与法国欧尚集团在巴黎签订协议,双方将合作投资巴黎大型文化旅游商业综合项目。

从规模小、重资产、缺乏品牌竞争实力,到有能力输出文化科技,试水海外市场的中国主题公园企业用了整整十年。而海昌主题公园出海沙特,是中国文化产业输出的进一步升级,展示了中国文化影响力。

海昌海洋公园是全球十大主题公园运营商之一。“排名第一的迪士尼采用长期自主孵化IP的模式,排名第二的环球影城则与好莱坞深度IP合作,而海昌海洋公园要做的是中国的环球影城。”业内人士解读。

目前,海昌海洋公园在自身海洋主题基础上,正逐步与国际化IP接轨,先后引入有深厚粉丝沉淀的奥特曼系列、航海王、鲨鱼宝宝等国际知名大IP,并计划深度挖掘美猴王、黑猫警长、葫芦娃等中国IP形象。美猴王的IP里包含龙宫的故事,其与海洋主题天然契合。2024年春节,上海海昌海洋公园配合龙年主题打造了一座海底龙宫。未来,在沙特沙漠中或将出现一座中国龙宫。

【广告】免责声明:本内容为广告,相关素材由广告主提供,广告主对本广告内容的真实性负责。本网发布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广告内容仅供读者参考。

责编:

审核:张立花

责编:张立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