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扬改革精神促进崛起-访安徽省委书记郭金龙

2006-04-19 18:05:42来源:SRC-132作者:
 

    新华网合肥4月19日电 题:发扬改革精神 促进安徽崛起 ——访安徽省委书记郭金龙

    记者宋斌、葛如江

    安徽这片热土孕育了绚丽、精深的徽文化,诞生了叱咤中国商界数百年的徽商群体。而从徽商发展历程中逐渐形成的“进取、创新、合作、诚信”的商业精神,正被新时期奋力崛起的安徽人所继承和弘扬

    近日,安徽省委书记郭金龙在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说,中央关于促进中部崛起的战略为安徽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去年安徽省委、省政府提出了“抢抓机遇,乘势而上,奋力崛起”的号召,决心发挥安徽承东启西的优势,加快自身发展,特别要把一些优势产业发展起来。安徽人民将发扬改革创新精神,奋力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发展。

    未来五年,安徽总的经济规划是:保持10%左右的年均增长速度,到“十一五”末形成地区经济总量1万亿元。同时,财政收入同步增长,人民群众收入同步提高。

    去年,安徽省委、省政府提出了“东向发展,融入长三角”的发展战略。郭金龙说,安徽是长三角的纵深和腹地,和我国经济发展势头最好的长三角地区在地理上是“无缝对接”。长三角地区已经出现了产业转移,安徽是“近水楼台先得月”。安徽在承接沿海产业转移的同时,也会向长三角提供资源支撑、人力支撑、交通支撑、市场支撑乃至农业基础的支撑。

    郭金龙说,安徽可率先承接沿海发达地区产业转移,并向沿海地区提供资源支撑,在双向互动中实现发展和双赢。

    环境是发展的重要资源,是地区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年初,安徽省委提出在省直机关开展“效能建设”活动,旨在“破除一切不利于加快发展的观念、制度和作风,以机关效能的提升推动安徽跨越式发展”。

    郭金龙说,安徽要加快发展,需要各级领导干部具备崇高的理想、坚定的信念,要有强烈的使命感、责任感、紧迫感,要有奋力崛起的精神状态,真正做到对群众有感情,对工作有激情,切实改进领导作风和部门行风,始终保持蓬勃朝气、昂扬锐气和凛然正气。

    郭金龙说,安徽的发展还需要依靠创新。首先是观念创新,安徽是欠发达省份,不能老是跟在人家后面亦步亦趋,要善于学习他人经验,提高发展质量,加快发展速度;其次是体制要创新,要坚持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善于把中央的方针政策和安徽的实际结合起来,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包括机制、体制改革和新工作模式的建立;第三,通过科技创新调整经济结构、提升产业层次、转变增长方式。在创新方面安徽是有后劲的。

    安徽一些大企业在技术创新上跨出了坚实的步伐。马钢不仅5年间实现规模翻番,而且是我国敢于在美国打反倾销官司并取得全胜的唯一一家钢铁企业。美国商务部的代表多次到马钢进行产品成本核查,但最终被马钢科学的管理和生产高效率所折服,马钢出口北美市场的惩罚性关税从160%降到70%直至零。

    近年来,按照国家的要求,安徽省高度重视保护和提高粮食生产能力,认真落实国家扶持粮食生产的各项措施,粮食生产呈现“面积稳定、结构优化、品质提高、效益增加”的良好态势。

    郭金龙说,中部崛起必须破解“三农”问题,下一步“三农”工作的重点是推动新农村建设。安徽省农民占78%,人均耕地1亩。解决“三农”问题必须以新农村建设为重点,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城乡统筹,加快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要统筹城市与农村工业发展,形成城乡工业互补的产业分工体系,近期以农产品深加工、承接东部产业转移和城乡协作为重点,促进资源、劳动密集型产业的有效集聚;要依靠科技进步,用现代工业技术装备农业,用现代生物技术改造农业,用现代市场经济观念和组织方式管理农业,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和现代化进程。他说,安徽城镇建设要抓两头,一是完善区域性中心城市功能,充分发挥其辐射带动作用;二是大力发展小城镇,以县城和重要建制镇为重点,科学规划,合理布局,逐步形成合理的城镇体系。

    为推动新农村建设,“十一五”期间安徽财政预计投入“三农”的资金将达到1800亿元左右,比“十五”增长1.5倍左右。在建立财政支农资金增长机制的同时,安徽省还将逐步建立以财政资金为引导、以农民投资为主体、社会资本广泛参与的多元投资体系,多渠道吸引资金投入到农村建设中去。目前,已有淮河流域洼地治理项目、生态家园富民工程等项目被列入国家利用世界银行贷款规划,贷款总额为1.2亿美元,项目总投资将达到20亿元。(完)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余梁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