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海报新闻 融媒体矩阵
  • 山东手机报

  • 海报新闻

  • 大众网官方微信

  • 大众网官方微博

  • 抖音

  • 人民号

  • 全国党媒平台

  • 央视频

  • 百家号

  • 快手

  • 头条号

  • 哔哩哔哩

首页 >新闻 >社会新闻

维A酸乳膏成了网红护肤品?记者调查:完全不含维A酸成分 实为化妆品“碰瓷”药品

2024

/ 05/27
来源:

央广网客户端

作者:

手机查看

  央广网北京5月27日消息(总台中国之声记者谭朕)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维A酸乳膏和吡美莫司乳膏都是常见的皮肤外用药物。但有消费者向总台中国之声反映,最近市面上出现了不少此类药物的“碰瓷”产品。比如说一款名称为臻羞的维A酸乳膏,宣称可以去色素沉着,在多个网络平台上售卖出上百万支。记者调查发现,这款产品完全不含维A酸,只是一款能保湿的化妆品,产品备案号已被注销却还在大肆售卖。

  而另一款宣称可以治湿疹的芈民堂呲美莫司乳膏,则“碰瓷”了吡美莫司乳膏。两个名字听起来有些差距,但“呲”和“吡”都是口字旁,字形又相近,极容易被混淆。记者调查发现,这款产品实际上是一款消毒产品,如果错当作药品使用,可能会延误或加重病情。化妆品和消毒产品为什么要“碰瓷”药品?

  广东汕头的李先生最近湿疹复发,之前他在医生的推荐下使用过处方药吡美莫司乳膏。这次他直接在淘宝平台上挑选了一家高销量的店铺,下单购买了这款药膏。

  李先生:他写的是吡美莫司乳膏正品官方店。感觉也不贵,而且它销量很多,有4000+的评论,我觉得销量大的话应该错不了,所以我就选择了这家店。

  药膏到手之后李先生就立即用过一次,再要涂抹时却发现药的名字不对劲。

  李先生:当时我搜索的是吡美莫司乳膏,它链接的标题也是叫做吡美莫司,但没想到我买到手的话,居然是一个叫“呲”美莫司乳膏的。我拿回来端详了很久,也是才发现原来是“呲”美莫司乳膏。它就玩了一个文字游戏,吡美莫司是一个口字旁,一个“比”字,但是我买到手的是一个口字旁,一个此刻的“此”,“呲”美莫司,哭笑不得。

产品说明书

  记者发现,这款产品名为芈民堂“呲”美莫司乳膏,生产厂家为石家庄维克斯药业有限公司。产品许可证号为冀卫消字(2023)第0165号,标有“消字号”也就意味着它是一款消毒产品。说明书显示,这款产品的主要有效成分是醋酸氯己定,完全不含有吡美莫司成分。

  实际上,消毒产品不是药品,不能用于治病。按照规定,这类产品标签不能明示或暗示对疾病的治疗作用和效果,禁止标注疾病症状和疾病名称或采用与药品广告宣传类似的用语。

  但给李先生售药的这家店铺却宣称这款产品“药店同款”“癣痒、红肿、湿疹,对症精准”。当记者向多家有此产品的店铺询问“购买这款处方药是否需要出示处方”时,得到的答案都是不需要处方,不少商家直接表示:“可以用它治疗湿疹”。

  觉得自己上当受骗了的李先生向商家提出退一赔三,却被对方拒绝。

  李先生:药膏没有吡美莫司的成分,我问了客服,客服跟我说功效是一样的,然后他就说药膏的名字只是一个名字,不一定代表它含有吡美莫司成分。我当时就反驳他了,就像矿泉水一样,你不可能把矿泉水叫做纯牛奶,对吧?这肯定误导消费者,虚假宣传了。

  记者发现,在消费者投诉平台黑猫投诉上有大量此类投诉,不少被投诉对象还是销量火爆的网红产品。

  在某短视频平台上,臻羞维A酸乳膏的营销视频颇为吸睛,视频链接的商品热销十万支。综合其他电商平台的销售数据,臻羞维A酸乳膏全网累计销量已达百万量级。一位该产品经销商林先生告诉记者,这款产品是他们今年营销的重中之重。

  林先生:现在量挺大的,今年主推这一款,现在我们云仓那边一天也要走差不多1万多单。你这边要多少我都可以供你,我这边正常的话一天可以出个两万套没问题。如果是你正常稳定的话,我这边给你5块8。你量大的话,价格还可以再给你优惠一点。

  在该产品的短视频评论区中,有消费者表示,自己就是冲着淡化色素暗沉的“神仙效果”购买。更有网友积极科普维A酸药物的临床效果。

  记者调查发现,这款所谓的维A酸乳膏其实是一款化妆品。化妆品备案信息显示,它的备案名称为“臻羞维A乳膏”,与产品包装上大字展示的内容相比,少了“酸”这一个字。但消费者实际看到的是,这款产品与非处方药“维A酸乳膏”同名。

臻羞维A乳膏备案的产品包装平面图,“维A酸乳膏”字样远大于产品名称“维A乳膏”

  经销商林先生说,与真正的药品相比,它最大的优势是低价。

  林先生:维A酸它也有一个是药品的,但是我们这个是化妆品类的,不是属于药类,药类的话它那个品种都不一样了,价钱全部都不一样。这个没问题的,因为全部都有备案的,你可以放心。

  实际上,这款产品的主要成分是水、甘油、丙二醇等物质,完全不含维A酸成分,备案的宣称功效也只是保湿。更让人意外的是,化妆品备案信息显示,该产品在2023年7月备案,但仅仅过了三个月就被注销。这也就意味着,目前各电商平台销售该产品的行为都是非法的。

  根据多部门此前发布的《关于开展非药品冒充药品整治行动的公告》,凡是产品名称与药品名称相同或类似的食品、保健用品、保健食品、化妆品、消毒产品,未标示产品批准文号产品,均为非药品冒充药品。

  对于市场上这种“碰瓷”药品的现象,中国整形美容协会专家李嘉伦表示了深切的担忧。他说,碰瓷吡美莫司乳膏的呲美莫司乳膏属于消毒产品中的抗(抑)菌制剂,虽然产品中的抗菌或抑菌成分对微生物有一定作用,但是浓度较低,与药品有本质区别。患者如果错将这些化妆品、(抗)抑菌制剂当药品使用,可能会贻误甚至是加重病情。

  李嘉伦表示:“抑菌制剂一定不是药品,它是帮助我们去杀灭或者抑制物体表面的细菌的。作为消字号的产品,它的备案相对比较轻松一些,它并不能宣称有治疗效果。如果说我们面部,特别是有面部创口的时候,比如说在产生了流脓溢液的时候,过度的使用,有可能导致创口的一直不愈合,或者是导致皮肤进一步的受损。”

责编:

审核:马婉莹

责编:马婉莹

相关推荐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