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新闻>新闻专题>春节我们在北川>北川新闻

北川地震博物馆初稿亮相

800×523
缆索效果图

    按照规划初稿,除有保护价值的建筑废墟之外,对灾害留下的一般建筑及有机垃圾进行填埋和栽种植被,成为城区的绿色地景。

    另外,相当数量的建筑废弃物和崩塌及泥石流碎石作为主要骨料,再造混凝土,用于道路铺设、博物馆等建筑墙体构筑。还有一些将制作成展示雕塑,保留独特灾区氛围。

    1月12日,记者从北川羌族自治县人民政府获悉,由同济大学设计的北川地震博物馆初稿已经交付北川县委县政府讨论。地震博物馆主题定位“永恒北川”,规划建设时间4年,2012年完工。

    地震发生后,北川决定在老县城遗址建设地震博物馆,以纪念在汶川大地震中遇难的同胞以及伟大的抗震救灾精神。

    北川地震遗址博物馆项目位于北川县境内东南部,总体规划面积27平方公里,所在区域是汶川地震中破坏最为严重的和次生灾害最集中的地区,包括县政府所在地曲山镇、任家坪及唐家山堰塞湖地区。地震博物馆距北川新县城25公里,距绵阳市区60公里,距成都160公里。

    地震博物馆同时承载了纪念功能及展示、宣传、教育功能,在考虑外来参观者需求的同时,更加考虑本地北川人、遇难者家属的心理,满足其来此凭吊祭奠亲人的需求。

    主题游线路分为地震遗址观光游,地震遗址考察科普游,救灾事迹体验游,震灾祭奠文化体验游,羌族文化体验游,山水风景观赏游,原野徒步考察探险游。

    博物馆遗址处于德阳、九寨沟、黄龙三角区中间,也是规划中的绵阳至西藏高速公路的必经之地,区位优势明显。在建成后,地震博物馆可以融入区域旅游网络。

  未来参观可乘高架轻轨或空中缆车

    在规划方案中,提供了两种参观遗址的交通设计思路。

    一种是高架轻轨,以任家坪和综合服务区为起点,延伸至新县城北端科研区,结合不同的功能区分或特殊节点设置轻轨站。高架轻轨引导参观者穿行于地震废墟之间,提供了独特的参观角度和参观体验。同时保持了行进路线与地震遗址之间的距离,体现了对于灾害现状和逝者的尊重。

    另一种是采用空中悬索缆车。这是以原真性保护老城区遗址、有选择地开放新城区遗址为原则进行设计的。空中缆车起点设置在任家坪进入县城的山道高地,终点位于新城对岸的龙尾山脚公众祭场。

    在规划方案中,已经注意到遗址博物馆区域在地质、水文及建筑方面都存在着许多安全隐患及不确定性因素。所以,在形成规划成果之前,已经从各方面对遗址博物馆现状进行调查、评估,并提出相应的安全措施,建立安全保障系统,以确保遗址博物馆内参观者及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

  老县城共分五个区域

    12日上午,经过了特警的检查之后,我们终于进入了北川老县城。

    陪同人员介绍,在去年9月24日发生的泥石流灾害中,震后的老城部分又几乎被淹没。考虑到这些现实情况,在地震博物馆的规划中,北川老县城分为老城遗址保护区、中心祭奠园、新城遗址保护区、龙尾山自然保护区、县城北部综合服务区五大块。

    为了体现对逝者的尊重,老城遗址保护区限制车辆进入,结合事件和场景组织步行系统,提供原真性的祭奠与体验相结合的遗址地。

唐家山堰塞湖将建索道

    按照规划,整个地震遗址博物馆项目的建设分为三个阶段。

    2008年到2010年是第一阶段,以县城遗址整体保护为重点。此间,将对保留的受损建筑进行分类和安全加固,清理和保护坍塌废墟,按照不同的主题分区营造重要纪念场所环境,并恢复县城遗址保护区内的主要道路。

    2010年到2011年,将以完善遗址博物馆项目内部重要参观点及周边环境为重点,建设县城中部中心祭奠公园,修复龙尾山整体生态环境。

    2011年到2012年,以唐家山次生灾害展示和自然恢复区为重点,疏通周边山区道路,建立完整的救灾网络,并建设任家坪至唐家山索道。

余梁

请您留言

登录名
密 码 匿名发表

查看所有评论

不是大众网会员,欢迎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