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等奖:“农二代”心理健康问题调查与分析

2010-11-25 16:19:00    作者:   来源:大众网  

  1.报告前提背景:

  我国是农业大国,目前约有9亿农民,其中农民工数量已超过2亿。伴随着上一辈农民工退出历史的舞台,又有一股新生力量逐渐注入到城市的建设之中,而这批新生力量的人数也已达1亿之多,他们就是广受社会关注的“农二代”。

  2010年中央一号文件首次提出“新生代农民工”的称谓。所谓新生代农民工,是指父母身在城市打工、出生在20世纪80年代以后的“农二代”,随着第一代农民工年龄增大和逐步返回农村,新生代农民工逐步成为农民工主体。有学者对“农二代”大致进行了如下分类:在他们中,有学习成绩优异的莘莘学子,通过高考,改变命运,由农二代变身为城市的一员;有学习成绩一般的学生,虽经过高考,但学历层次较低,在就业难的形势下,毕业后就往往失业;有完成九年制义务教育之后,进城打工的真正意义上的农民工;也有家境丰实的农民子弟,由于可以坐享其成,90%不愿从事农业生产;还有家境较为贫穷的农民子弟,可能会打工兼顾种田等等。

  中华全国总工会新生代农民工问题课题组于2010年06月21日发布了《关于新生代农民工问题的研究报告》,报告中指出了,新生代农民工目前主要面临六大问题。其中第五个问题是:对精神、情感的强烈需求不能很好地满足,是困扰他们的首要心理问题。心理健康问题是个很宽泛的概念,影响其生成的因素也极其丰富,本团队试图从一个小的切入点着手,往更深的层次剖开一个通道,从而以使“农二代”这个新生群体真实、深刻的展现在社会大众面前。但心理问题并非单纯的因素所致,调研过程中我们还相关的涉及了受调查者的受教育程度、对自己目前就业前景的看法、对工作岗位的期望、与周围人的关系等方面。

  此次调研通过在山东省济南市采取抽样调查,试图通过大学生自发性组建的团队进行调研,从而对“农二代”的心理健康状况做一个公正、真实的了解和及时的公布。

  2.报告研究意义及背景:

  尽管“农二代”在社会经济文化建设过程中扮演着各种不同的角色的,但他们这个群体却没有受到社会足够多的关注。然而,继富士康N连跳之后,浙江省台州市一街心花园内,三名20岁上下的少年相约服毒,酿成其中两人死亡的悲局。发人深思的是,类似的悲剧频繁发生,而这些自杀者均不足25岁。尽管“农二代”与他们父辈有着截然不同的特性,他们中很多人都受过不同程度的学校教育,有着自己的梦想与追求,但在现实生活中,为何悲剧在他们自己身上一再发生……“农二代”这个曾被漠视的群体应该越来越多地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他们的心理健康问题更应该受到社会的足够重视。

  2008年9月14日中秋节,“80后”打工仔罗炼,从广东佛山打工的一个家具厂悄然出走,仅留下一张字条:“终生役役而不见成功,苶然疲役而不知所向,讳穷不免,求通不得,无以树业,无以养亲,不亦悲乎!人谓之不死,奚益!”这仅仅是一个个案,但在“农二代”这个群体中却存在着一些共性。随着义务教育的普及,“农二代”作为一个新生的群体,他们的各种心理问题早已露出端倪,只是没能够引起社会各界人士的重视和有关组织更深入的研讨。

  较以前的农民工,“农二代”们的学历更高,视野更宽,注重自我,讲究个性张扬;会炒股,爱上网;他们平等意识比较强,要求平等就业、平等待遇、平等地参加各种社会活动;最关键的是,他们渴望融入城市。但事实上,虽然他们也生活在城市,却难以获得作为一个市民的权利,这就使得他们簇生了一系列的心理问题。作为处在经济转型时期的社会主义国家,我们正需要“农二代”这样一群有活力、有热情的年轻人来为祖国的建设做出努力。“工业化绑架了这一代的中国工人,使得他们没有灵魂没有思想,只是随着机器运行的节奏而走”,于是,“农二代”就有了“白天机器人,晚上木头人”的说法。据专家称,相对于第一代农民工,新一代打工者面临着比他们的前辈更大的生存压力。富士康频发的悲剧,并不是偶然,而是社会经济转型之际,“农二代”普遍面临的心理问题。富士康作为社会的一个缩影,开始引发了社会大众对“农二代”的足够重视。

  “农二代”是一代心里脆弱但又极其要强的一代。他们中大部分人已缺失了父辈们吃苦耐劳、脚踏实地的精神力量,闲置、压制他们只会使他们堕落、抑郁,滋生不良心理甚至走上犯罪道路。但若能解决好他们的心理健康问题,给予他们一定的发言权和能够实现梦想的途径,他们会创造出更多的社会价值。

  “农二代”所面临的问题,是我国社会结构变化中的一个重大问题。但由于“农二代”是一个新生的群体,又是具有我国特色的一个新生群体,以前人们对他们的关注力度不够,至使现在国内对于“农二代”心理健康方面的研究著述偏少。对于社会上频繁出现的问题“农二代”们,更没有很权威的出版物可以依寻,这很不利于为“农二代”及时疏导心理问题,为相关部门制定和出台相关措施提供依据。

  作为大学生,我们力争从一个小的切入点出发,研究与我们同龄的“农二代”的心理健康状况,从而引发更多人对“农二代”的心理健康的关注。以便为即将步入社会的大学生们营造一个积极健康的心理,特别是对那些即将成为“农二代”的学生,使他们在社会上更好地寻求自己的立足点,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制定并践行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以更加积极的心态工作和生活,迎接美好明天。

  3. 调研结果汇总:

  ?纵览全局:

  u本次调查共发出问卷150份,有效回收129份,有效回收率是86.0% 。

  u有效受访者性别比例:男/女=72 / 57 (未婚者108人)

  u在统计问卷时,关于“农二代”的“四个最”很值得人们重视,即最看重、最担心、最困扰、最迫切,在发放问卷和访谈时,队员又针对每个“最”事,又分别作出了相应的调查,后续再详细解说。

  u调查中,关于“农二代”们对于自己目前的就业前景的看法,汇总出如下比例图表:

  图表1分析:

  上图很清晰的给我们展示了,“农二代”们此刻的就业心境。过半数人对自己目前的就业前景持一般态度,在剩余人员中绝大部分持乐观态度,另外仍有一部分人持困惑或悲观态度。我们应该深刻的意识到,这一代农民工同他们的父辈有着本质上的差别,“农二代”比较注重自我,讲究个性张扬,对于工作环境、人生机会、培训进修等更加关注。总体看来,“农二代”们对自己就业前景的态度还是比较积极的,但是从我国的“中庸之道”来说,选项B. 一般,包含了及其丰富的含义,选B的受访者中不乏生活态度处于中下游者。在访问过程中队员能很明确的感受到,这一辈人有着较强烈的情感意识,但会是什么使得绝大部分人对于自己的就业前景仍处于一般的态度,是就业压力、个人价值取向、来自外围的压力还是别的什么?这个问题有待于人们深思。此外,反映出的另外一个较明显的问题就是,在信息高速发展的当今社会,仍有不少一部分人处于困惑状态,这种现状又会引发怎样的心理健康问题?而他们究竟在迷茫、困惑着什么是什么?这就是我们团队此次调研的核心内容。我们只能尽全力去发现问题,并观察问题的发展状况,至于相关问题更深入层次的探讨和解决,恐怕将要寄希望于更多的学者、专家及相关部门了。

  ?调研结果详解:

魏鹏

相关阅读

 

您对其他相关新闻感兴趣,请在这里搜索

自定义搜索

 
 
 
登录名
密 码

查看所有评论


不是大众网会员,欢迎注册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