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刚:小胡同走出大记者

2011-12-29 19:00:00     作者: 李海燕    来源: 大众网  我要评论

关键词: 张刚 张刚大篷车 齐鲁晚报 社区 胡同记者
[提要] 张刚性格沉稳,你很少听见他高声说话。可泥人也有个土性子,2000年7月从兰州大学新闻系毕业考进齐鲁晚报,报社没按惯例给他“分口”,却让他去跑社区,张刚就没掩饰住心里的失落:心目中的记者,应该是全国各地跑,见大世面,报道大事件。跑社区整天和大爷大妈打交道,既没面子,恐怕也难有什么大出息。

每天急匆匆地行走在采访路上,为市民利益奔波。

在济南市槐荫区振兴街德兴街社区,挂起记者大名片,与百姓的心贴得更近了。(徐延春 摄)

在济南市槐荫区振兴街社区与残疾人牛汉武一家结为帮扶对子。(徐延春 摄)

在2002年,因深入“五个一”活动突出,由山东省委宣传部与本报及山东省新闻理论界如开“张刚现象”研讨会。,图为张刚同志在介绍自己的心得体会。(徐延春摄)

小胡同走出大记者
 一名晚报记者的“走转改”启示录

大众日报记者 李海燕

    这是一位记者的答记者问:
    “你写新闻有什么诀窍吗?”“用脚底板写新闻。”
  “你最初的新闻理想是什么?实现了没有?”“一开始想当大记者、名记者,没想到跑了11年社区,成了百姓口中的'胡同记者',这不但是新闻理想的实现,更是新闻理想的超越。”
    “如果有年轻人想要做记者,你会对他说什么?”“如果吃不了苦受不了累,不适合当记者;如果想发财致富,请不要当记者;如果对苦难冷漠,就不配当记者。”
  这位答记者问的记者,就是全国优秀新闻工作者、济南市人大代表、齐鲁晚报社区记者张刚。
    眼前的张刚,板寸头,国字脸,肤色黝黑,操一口带着西北腔的普通话,有着善良的笑容和淳朴的眼神儿。虽然自2006年起,他已习惯了被各级、各类媒体的记者拉着“刨根问底”,可采访中,他说的最多的还是那句话:“真的没什么。”神情就像他家乡甘肃定西高原的黄土一样,坚忍、厚重、诚朴。
    也许诚如张刚所说,他的记者生涯真的没什么,他没上过战场,没见证过重大历史事件,没揭过什么惊天黑幕,全国有几十万记者,为什么要写张刚?也许,我们要从张刚的身上,为三个问题寻找答案:

  做什么样的记者——
  在这个全媒体、自媒体的时代,我们需要什么样的记者?

  “干这点活儿,累不着”
    张刚性格沉稳,你很少听见他高声说话。可泥人也有个土性子,2000年7月从兰州大学新闻系毕业考进齐鲁晚报,报社没按惯例给他“分口”,却让他去跑社区,张刚就没掩饰住心里的失落:心目中的记者,应该是全国各地跑,见大世面,报道大事件。跑社区整天和大爷大妈打交道,既没面子,恐怕也难有什么大出息。
  尽管并不十分情愿,性情坚忍的张刚还是决定试一试,先跑起来再说。
    第一次到青年公园街道槐荫广场社区建立联系点,居委会主任何希梅用疑惑的眼光看着他说:“哎哟!多少年了,我们这里从来没来过记者,省报记者能到最基层的社区来?不会是走形式吧?”人家的怀疑反到激起了张刚的犟劲儿:“这社区我还跑定了。”
    一辆自行车、一张地图、一瓶矿泉水,是张刚跑社区的基本装备,很快,最初联系的槐荫区的12个街道办事处、120多个居委会都留下了张刚的足迹。
    在妻子牛晓玲眼中,张刚是个“错时症”患者:“人家都是8小时工作制,他呢,正好颠倒了,早晨7点出门,晚上十点十一点回来,我和孩子,有时一天和他不朝面儿。”

    为了配合张刚的“错时症”,刚结婚的那几年,牛晓玲双休日的节目就是和张刚一起去采访,有了孩子,这个习惯才不得不改了。牛晓玲印象最深的一次是2003年夏末,张刚骑自行车带着怀孕4个月的牛晓玲预备去医院做例行检查,突然大雨如注,地势低洼的济南北部有几个地方被水淹了。雨势稍减,张刚带着牛晓玲直奔地势最低洼的被水淹的白鹤庄一带。医院没去成,现场新闻发回了报社。这事儿,张刚现在想想也有点后怕,听妻子讲起,不好意思地挠了挠头。
    在同事眼中,张刚也非“正常人”。“如果说晚报记者个个都是工作‘超人',超时的‘超',张刚就是工作‘狂人'。最多时一天写十几篇稿,一个月发上百篇稿,连续几年霸着发稿冠军的位置不放手。别忘了,张刚不是热线记者,不能在靠在办公室听电话找线索。他的每篇稿子都是到社区一个字一个字用脚跑回来的。不是‘狂人',根本挺不下来。”张刚的同事小董,形容起张刚来写稿子似的绘声绘色。
    如果你说张刚敬业,他的回答让你一愣:“干这点活,累不着。在我老家的有些地方,想喝口水都得挑着担子上坡下岭走几里路。咱从小干过农活粮管所扛过200斤粮袋的人,写个稿能累着?”
  “帮这几个钱,穷不了”
    一个勤字让张刚敲开了社区新闻的门,一到社区,总有相熟的大爷大妈拉着他问长问短,居委会的工作人员更是不见外:“张刚,自己倒水喝。”有时坐公交车,一些读者一眼认出了张刚,赶紧反映情况:“张刚,我们小区没路灯,快呼吁呼吁……” “有事找张刚”成了不少社区居民的口头禅。
    时间长了,本来是到社区找“稿”的张刚,却有了意外的收获——认亲。
    “老牛去年‘七一'走了。”说这话时张刚眼圈一红。多年前,在槐荫区振兴街采访时,居委会主任韩秀芝把张刚领进了牛汉武的家。老牛因车祸成了植物人,妻子赵俊英辞去厂长的职务,一边侍候丈夫,一边靠卖包子维持生计。在赵俊英的悉心照料下,老牛奇迹般地苏醒了。长篇通讯《真爱唤醒植物人丈夫》见报了,读者们给老牛家捐了钱、送来了轮椅。工作结束了,可张刚和老牛家的缘分没有断。到社区采访,张刚总要到老牛家看看,有空,就推着老牛出来走走,用过的旧报纸,也定期给老牛送去,让他剪报纸做康复训练。妻子牛晓玲也经常跟着张刚一起去看老牛,就像走亲戚。过节时单位发了点鱼、发了捆葱,他自己不吃,拿到老牛家去了。
    自己挑着千斤重担,张刚却习惯了随时伸手扶别人一把。去天桥区一所小学采访被民警解救的孩子小燕子,帮她垫上生活费;去市立一院采访受伤的民工,给人家垫上药费。要知道,那时的他上大学时欠下的4000元债务尚未还清,老家的弟弟妹妹上学需要学费,妻子牛晓玲刚到济南一时还未找到合适的工作,全家的重担都在张刚一人肩上。张刚心软,见不得别人受苦,见不得别人有难处,张刚自己有时也疑惑,一个好记者不是应该冷静客观吗?可一位新闻同行的话让他释然:如果对苦难冷漠,你就根本不配当记者。

    居委会的何姨、陈大姐,剪纸的栾大娘、做马扎的陈大哥,还有摆小摊的、开出租的,有残疾人,有特困户。十一年社区跑下来,西北人张刚在济南的“亲戚”多得数不清。
    张刚也说不清,为什么那么多人信任他。也许这个西北穷孩子身上的泥土气,让他融入社区百姓时,就像尘归于土一样自然而然、浑然一体。当然,也有人说他傻:“张刚,有人当记者收红包、拿车马费,你可倒好,啥都自费,还倒贴,图什么?”张刚说:“拿那几个钱富不了,别说别人,连自己都看不起自己;帮这几个钱也穷不了,图个心安。”

马震

editor

更多

 
 
 
我要评论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

 
投稿热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