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惠:要让群众不托人也能好办事、快办事

2012-02-21 17:16:00     作者: 刘国栋    来源: 大众网  我要评论

关键词: 威海 代市长 张惠 企业 建设 百姓需求 考核
[提要] 威海市委副书记、代市长张惠接受大众网专访,在谈到如何努力转变作风、建设服务型政府时,她说,要让企业和群众不托人也能好办事、快办事、办成事,政府每个部门的每个脚印都应该让老百姓感受到,而不是整天自己说做了什么。

威海市委副书记、代市长张惠接受大众网采访中心主任李冉专访。

威海市委副书记、代市长张惠回答大众网网友问题。

威海市委副书记、代市长张惠接受大众网《请问市长》栏目专访。

    大众网济南2月21日讯(记者 刘国栋)“群众满意是我们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为企业和群众服务是政府的职责所在。”今天,参加省十一届人大五次会议的省人大代表、威海市委副书记、代市长张惠接受大众网专访,在谈到如何努力转变作风、建设服务型政府时,她说,要让企业和群众不托人也能好办事、快办事、办成事,政府每个部门的每个脚印都应该让老百姓感受到,而不是整天自己说做了什么。
  建设服务型政府,百姓感受是标准
  大众网:我们了解到,您到威海工作后,提出了一个目标:让企业和群众不托人也能好办事、快办事、办成事。您为什么提出这样一个目标?
  张惠:我们生活在一个人情社会,托人办事成为一个习惯,这个习惯也从侧面反应了我们政府服务的不到位。我想,通过我们政府的自身建设,努力让政府各个部门都能够主动的为企业和老百姓办事,让我们政府办事的各项程序都能够进一步简化,进一步规范化。下一步我们要加大政务网的建设,能通过网上办的事情,就不要让群众和企业再到大厅里办,能通过大厅办的事情,我们就不要让群众和企业再跑很多的部门,我们的目标就是不再去一层一层地跑路、找人,能够很简单的办成事情。当然,这个目标说真的还是比较难的,做起来还是比较难的。但是我想,通过进一步加大对政府各项工作的规范,还是能够实现这个目标的。
  目前威海正在开展机关作风建设年活动,其中一项重要的要求就是提出了“重规范”,让政府各个部门都能按照规范来做事情,从老百姓的需求、从企业的需求来考虑问题,让企业家把更多的时间用来经营自己的企业,把一些需要政府做的事情由政府来做。对群众来讲,我们的目标是让老百姓更有幸福感。如果天天老百姓缠在一些琐碎的办事当中,这些幸福感就会荡然无存。能够让老百姓在一个城市生活的更方便,也是我们政府的一个努力方向。目前威海政府各个部门都在讨论,围绕职能该怎么做,上上下下都动起来了。
  “两会”新一届政府形成以后,我们可能会拿出一些具体的措施,包括行政审批的裁减上、行政收费的裁减上,都会有一些具体的实际行动。我们希望,每一个部门的每一个脚印都能够让老百姓感受到,而不是你自己整天说“我做了什么”。我们考核这一指标的标准是什么?就是老百姓是否感受到了政府作风的转变,是否感受到了办事比以前更加方便了,要以老百姓的感受、以企业的感受为我们的考核标准。
  发展实体经济,“大树”“小草”两手抓
  大众网:张市长,大力发展实体经济是中央、省对今后经济工作的明确要求,在支持企业发展方面,威海市有哪些举措?
  张惠:实体经济是经济发展的主动力、财政收入的主源泉、投资增长的主后劲、创业就业的主渠道,是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石。夯实实体经济这个基础,关键要有一批有实力、有活力、有潜力、有竞争力的企业。特别是当前,世界经济进入寒冬,姜大明省长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要做好应对更大困难挑战的准备,给企业更多的扶持,与企业共渡难关。为此,我们进一步理清发展思路,按照做强存量、做大增量的原则,突出四个重点,扶持企业发展,努力把现有企业做大做强做优,同时引进培植新的增长点。
  一是立足优势产业,培植一批有实力的龙头企业。依托良好的产业基础,大力实施高端高质高效产业发展战略,一产抓特色和跨越,二产抓层次和速度,三产抓结构和规模,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壮大。在传统产业方面,加快以信息化提升工业化,推动电子商务、现代物流等先进适用技术向传统优势产业渗透,推动优势产业向高端攀升,着力提高产业集中度,培植壮大骨干企业、优势产品和特色产业集群。在战略性新兴产业方面,组织实施新兴产业倍增工程,结合产业发展特点扶持一批成长性强的龙头企业,强化政策扶持,努力实现快速发展。通过强化龙头企业的支撑作用,进一步提高经济质量效益。
  二是扩大对外开放,引进一批有活力的外资企业。威海是开放前沿城市,《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发展规划》对威海的一个重要定位就是对外开放平台。我们也充分认识到,威海虽然开放基础较好,但也面临提高开放水平的课题。为此,我们在全市强化项目意识,狠抓招商引资,以海纳百川的胸怀,广聚资本和人才。在开放工作中,体制上有创新、考核上有侧重、力量上有加强,完善了招商引资的考核机制,更加注重考核招商实效;设立了“产业红线”,更加注重提升项目的质量和效益;健全了项目督查服务机制,及时协调解决项目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力争在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上都有新突破。
  三是强化科技创新,打造一批有竞争力的创新型企业。威海市高度重视科技创新,连续五年开展“自主创新年”活动,推动产学研合作,支持企业加强创新平台建设,目前全市共拥有国家工程实验室、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企业技术中心等国家级研发平台13家、省级134家,研发平台的数量、层次和成果转化率均处于领先位置。下一步,我们将把创新作为整个城市的灵魂,强化企业的创新主体地位,引导和支持企业加大科技投入,引导更多企业申报高新技术企业和科技型中小企业,用好用活研发费用加计抵扣等支持企业科技创新的政策,全面落实人才奖励政策,支持企业引进人才、留住人才,使更多的资金、资源、人才等要素向自主创新集聚,加快发展向依靠创新驱动转变。
  四是支持全民创业,培育一批有潜力的小微企业。区域经济发展既需要“大树”,也需要“小草”,既要有“一枝独秀”的大企业,还要有“万紫千红”的小微企业。我们将全面落实各项优惠政策,打好扶持小微型企业发展的“组合拳”,形成鼓励全民创业的浓厚氛围。完善鼓励民间投资、支持民营经济的配套政策,营造公平竞争的良好环境。针对不同企业的特点,实施企业倍增计划,支持微型企业上数量,小型企业上规模,中型企业上层次,为经济发展积蓄力量、储备后劲。
  保障改善民生,四个“更加”保幸福
  大众网:张市长,民生问题是社会各界和人民群众关注的焦点,在服务人民群众、保障和改善民生方面,威海市又采取了哪些措施?
  张惠:发展的根本目的在于保障和改善民生。我们坚持各项工作都以民生为导向,贴近人民群众的需要来谋求发展,按照人民群众的呼声来解决问题,凝聚人民群众的力量来推进工作,更加注重制度建设,把更多的财政资金向民生领域倾斜,从群众的衣食住行入手,切实办好涉及民生的大事要事,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幸福感、安全感。
  一是让群众吃的更加放心。民以食为天,威海在食品安全方面探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监管模式,被评为食品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示范城市。我们将围绕打响食品农产品质量安全最放心城市的品牌,继续把食品安全摆在更加突出、更加优先的位置,抓紧制订完善质量安全管理办法,建立重点品种质量追溯体系,从源头上保证食品质量安全,让人民群众吃上安全放心的食品。
  二是让群众行的更加方便。切实加大对公用事业的投入力度,大力发展公共交通,完善路网结构,延拓公交线路布局,切实改善群众的乘车环境,解决停车难、行车难等问题,确保群众行的方便、行的安全。
  三是让群众住的更加舒心。住是群众的头等大事,小康不小康首先看住房。我们将着力改善群众的居住条件,针对不同收入群体的需求,提供多种层次的保障性住房,特别是重视解决特殊困难群体的住房问题,年内提供经济适用房600套,建设公共租赁房3000套,让群众住有所居、安家兴业。同时,加强城乡环境综合整治,推进旧生活区的环境整治和建筑节能改造工程,完善社区配套服务,切实改善居住环境。
  四是让群众过的更有保障。主要是进一步推动民生保障制度扩面提标,真正实现城乡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全覆盖。针对城乡社会保障制度上的差别,进行体制机制方面的探索,推进城乡保险的无缝衔接和有机结转,保障城乡居民的平等权益。进一步提高新型农村和城镇居民养老待遇水平,提高新农合和城镇居民医保补助标准,职工医疗保险部分病种实行“零负担”。努力通过健全的社会保障体系,让群众无后顾之忧。
  五是让群众享受更加优美的环境。威海的自然环境得天独厚,这是人民群众的福利,必须严格保护。我们在全市强化节约资源的意识,全面实施最严格的资源管理制度,坚持环境优先、严格保护、规范管理、集约利用的导向,强化制度建设,理顺管理机制,确保每一寸土地、每一段岸线、每一片海域、每一个沙滩、每一块林地、每一条河流都有人管,管得住,管得好,让人民群众享受到更加安全、健康的环境。

    

    张惠答网友七问:市区修缮31条路 增加公交车数量

    上下班高峰时段城市各个路段拥堵情况严重,开车出行最大的问题就是停车难,政府有何良策?”“蓝色经济能否拉动威海就业?”2月20日,参加山东省十一届人大五次会议的省人大代表,威海市委副书记、代市长张惠,就大众网网友提出的七个问题一一作答。

魏鹏

editor

更多

 
 
 
我要评论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

投稿热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