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搜索:

威海再造科学发展新优势 转型跨越新蓝图

2012-05-11 10:08:00     作者:    来源: 威海日报  我要评论

关键词: 新亮点;发展难题;山大威海分校;科学发展;新优势;税制统一;药理功能
[提要] 解放思想,思危奋进,推动对外开放向全方位、多领域、高层次发展,向扩大开放要活力 推动重点企业上市,支持上市公司通过再融资、并购重组等进行资本运作,重铸主业,转型升级 

  再造科学发展新优势

  ——威海市第十四次党代会“转型跨越新蓝图”系列报道之三

  市第十四次党代会报告,为我们描绘了未来五年威海科学发展的宏伟蓝图。“一体化发展”“工业强市”“转型跨越”“经济指标增长快于全省平均水平”……这些鲜明的字眼,同时显示出了发展任务的艰巨性和紧迫感。要实现这些宏伟目标,我们的动力何在?优势何在?报告中同样给出了鲜明的答案———深化改革开放,强化创新驱动,再造科学发展新优势。

  改革开放 创新驱动

  深化行政体制改革,尤其是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是众多改革中的关键环节。要用改革的方法破解发展难题

  开放的实质就是借力发展,通过借助外力,激活内力,增强发展能力

  持续开展自主创新年活动,加快创新型城市建设,走有威海特色的自主创新道路

  坚持人才优先,进一步完善人才培养选拔和激励机制,优化人才创新创业的政策环境,拓宽人才智力引进渠道

  改革开放是富民强市之路,科技创新是提升核心竞争力的关键。地级威海市成立以来,伴随着改革开放的春风一路成长,并作为对外开放的前沿城市,焕发出无限活力。近年来,又通过持续开展“自主创新年”活动,在科技创新、人才引进上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面对未来五年的发展重任,代表们认为,继续深化改革开放,不断强化科技支撑,进一步抓好人才聚集是我市经济实现转型跨越的动力所在。今后五年,应该在体制改革深度上、对外开放广度上、科技创新强度上、人才吸引力度上进一步下功夫,切实破解阻碍经济社会发展的矛盾和瓶颈,真正形成发展优势,为加快建设现代化幸福威海提供不竭动力。

  深化改革 破除瓶颈

  改革是人类社会不断前进的强大动力。伴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新的矛盾和问题也会随之不断涌现,成为持续发展的阻力。这就需要我们根据客观实际和推动发展的需要,不断破除旧的枷锁,进行切实有效的改革。

  近年来,我市各项改革有序开展,但影响经济社会运行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依然存在,影响转型跨越、科学发展的瓶颈依然存在。为此,党代会报告中提出,要“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财政体制改革、投融资体制改革、农村综合改革以及教育、文化、卫生等社会领域改革”“用改革的方法破解发展难题”。而深化行政体制改革,尤其是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是众多改革中的关键环节。

  “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事关经济社会发展的速度和质量。建设阳光、公开、公正、廉洁、高效的行政机关,是社会形势发展的需要,是政府自身职能的要求,是企业群众的呼声,更是建设法治型政府的题中应有之义。”市行政审批中心有关负责人表示,近年来,我市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一直没有停下脚步,尤其是今年,根据机关作风建设年活动要求,进一步加大了改革力度,把工作重点放在创新服务企业发展上,确保为我市转型跨越发展只添动力,不添阻力。

  扩大开放 增强活力

  没有对外开放,就没有威海的今天;没有全方位、多领域、高层次的对外开放,就没有威海更加美好的明天。坚持用改革的办法破解发展难题,用开放的思路拓展发展空间,用创新的举措不断开创各项工作的新局面。

  开放的实质就是借力发展,通过借助外力,激活内力,增强发展能力,形成发展合力,使外部机遇与威海优势有机结合,实现资金、技术、人才、资源、市场等生产要素的优化组合,从而实现推进经济社会发展的目的。虽然我市占据对外开放的区位优势,拥有良好的开放基础,但不得不承认,我们在区位优势的发挥、挖掘上,在深化基础的运用和放大上做得还不够。

  “开放是威海最大的优势,而随着各地开放政策趋同、内外资企业税制统一,这一优势有弱化的趋向。要想继续打好‘开放牌’,需要找准坐标,正视差距,制定措施,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市商务局负责人表示。他介绍,提升开放水平,要积极在相关领域探索先行先试政策。比如,结合《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发展规划》中提出的山东要打造“中日韩区域经济合作试验区的先行先试区”,积极争取政策,将威海建设成为具有国际化示范意义的、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聚集区。

  [1][2][3]下一页 末页

魏鹏

editor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

投稿热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