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成立以来,山东在各个历史时期都涌现出许多先进典型,他们感动和影响了几代人。为充分发挥先进典型的示范带动作用,引导党员干部在第二批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自觉解决“四风”方面存在的问题,推动活动顺利开展,特推出“那些年感动过我们的人和事”专栏,回顾从我省产生或与我省关系紧密的10位老典型的感人事迹。

在焦裕禄纪念馆,我们看到他在兰考仅有的四张照片,其中三幅是偷拍的,只有一张经他同意,还是和泡桐的合影。淄博画家杜国建,二十多年画了一千多张焦裕禄图画。他说,焦裕禄是县委书记的好榜样,在兰考怎么能只有四张照片留在世间呢?我要用自己的手,让焦裕禄的形象和精神,永留人间。

焦1.jpg

光辉的名字——焦裕禄,在神州大地回荡。3月18日晚,春雨淅沥,淄博市博山区源泉镇北崮山村。看完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焦裕禄的本家、60岁的焦方祥激动地说:“习总书记去看焦裕禄了。”北崮山村,是焦裕禄的故乡,整个村子都在为这个消息激动。时间之轴回拨50年——1964年2月11日,农历腊月二十八,42岁的兰考县委书记焦裕禄,从河南回故乡过年。这是1947年他随军南下以来,第一次回乡,也是最后一次。未过门的侄媳妇赵新爱,听说“当大官”的二叔回来了,兴冲冲地从十多里外的泉河村,赶了过来。满心指望二叔给点见面礼,没个十块八块,有个一块两块也行。没成想,脸色蜡黄的二叔,除了祝福,一分钱也没给。“现在我当笑话说给你们听,但当时心里可不痛快了。...

不到西藏,不知孔繁森在藏民心中的地位。东昌府区区委书记李小平介绍,去年,聊城一批干部到西藏考察,在车上不经意说起来自孔繁森故乡,满车人围上来,争先恐后询问孔繁森夫人怎么样,孩子如何,竖起大拇指夸赞孔繁森的为民情怀,没有人不会被那场景感动。

孔1.jpg

聊城孔繁森纪念馆馆长高杉从年前起一直在忙活,3月22日下午,记者见到他的时候,他陪孔繁森夫人王庆芝从西安刚回来,他们是去看孔繁森硅胶像的小样。硅胶像塑好后,将安放在孔繁森纪念馆。孔繁森硅胶像主题是“祖孙情深”,塑造的情景是孔繁森在辅导他收养的两个藏族孤儿曲印和贡桑做作业。目前两个孤儿怎样了?高杉说:“两个孩子都很争气,曲印现在拉萨电视台干记者,贡桑南京大学毕业,现在是文化干部。”孔繁森生活并不宽裕,1993年他悄悄到西藏军分区总医院血库,要求献血,其实他是为了孩子们来卖血,就这样孔繁森三次以“洛珠”的名义献血900毫升,记者在纪念馆看到了孔繁森化名的采血单。“孔繁森殉职时,兜里只有八块六毛钱,我绝对相信。”宋来君今年6...

我们在寿北采访,看到的是片片盐池,高高的盐垛,一个个现代化盐化工企业的飞速发展让人振奋。当年这里却是一个荒滩。在一处大坝下,有一间面积只有三四平方米的破旧小砖房,一个叫郭光坤的晒盐工还住在里面,他说:“这就是当年寿北开发的总指挥部,伯祥书记当年47天吃住就在这里,指挥了寿北开发大战。”

王伯祥1.jpg

“看着杨树排成行,想起当年王伯祥。王伯祥离开寿光23年了,他领着栽的白杨都这么高、这么粗了。”82岁的寿光市洛城街道北徐村老村支书郭元亮指着路边的白杨说。3月25日下午,在郭元亮家,他拿出红封皮的《伯祥书记》送给记者,这是他牵头写的书。历时6年,采访300多名群众,光手写初稿就60多万字。郭元亮说:“谁对咱好,就给谁立传。”3月24日上午,在寿光华天光伏农业科技公司的大棚里,阳光透过光伏大棚,打在西红柿的绿叶上,打在西红柿苗后面王伯祥的笑脸上。大棚的主人赵东海说,面积700平方米的一个光伏大棚,一年能发2.5万度电。王伯祥说:“农业就得靠科技。”刚走出大棚,一个敦实的中年汉子跑上来:“伯祥书记好,俺是洛城街道张家尧村的。”王伯祥笑...

一位干部由衷地评价朱彦夫:他缺手缺脚,但从不缺“钙”;他浑身是伤,浑身有病,但就是没有“软骨病”。他是永远的时代楷模。朱彦夫,实在是无愧于张家泉村民,无愧于这片热土。

朱1.jpg

81岁的朱彦夫又有了新身份——博主。3月26日,朱彦夫官方微博开通,这位特殊材料制成的人、全国时代楷模,第一次成为网络世界的“主角”。正在济南作朱彦夫事迹报告的淄博市委讲师团副团长于涛,一有空就在电脑上刷新微博主页,越刷越兴奋,“开通没几天,就有1万多‘粉丝’。这证明,朱老的精神一点都不过时。”他欣慰地说。眼前的微博和不断举行的报告会,让于涛的记忆又回到了18年前——1996年,于涛就采访过朱彦夫,并成为当时朱彦夫事迹报告会的报告人。那年11月1日,于涛随朱彦夫在临淄作报告,目睹了他在讲台上突发脑梗塞晕倒,那是他作的上千场报告中的最后一场。“再次作朱彦夫事迹的报告,仿佛和当年一样,感觉他就在报告台上。”随着时光流逝,朱彦...

王乐义考虑问题总是超前一步。1989年,他带领村民成功建起17个日光温室蔬菜大棚,村里当年就出现了17个双万元户,有人说,咱技术捂三年不外传,全村就富得流油。但王乐义不这么看。他将技术无偿献出。如今寿光市已成为名副其实的“中国蔬菜之乡”。

王乐义1.jpg

“不能每次来都让你们看大棚啊。”王乐义的大手伸过来时,记者试图搜寻他14年前的影子:烟还是不离手,话还是慢悠悠;多了些白发,少了些客套;笑声爽朗,步履稳健。3月25日上午,刚到寿光三元朱村,王乐义就拉着记者去看他们正在布展的青少年“德育宫”。14年前的3月下旬,记者首次采访王乐义,在三元朱村大棚菜技术培训办公室里住了一周。没有暖气,晚上盖被子都被冻醒。在路上,记者想找曾住过的地方。发现培训办公室拆了,代之而起的是崭新的现代化培训楼。负责培训的刘景龙,两年前慕名而来,他毕业于河北大学,农学硕士。他说,去年一年培训了12期,一期二百人左右。三元朱村村委主任王保泉说:“原来三元朱,在寿光都没名气,现在成了3A景区,全国各地的游客...

今年全国“两会”,作为人大代表,他写了41个关于林场的建议、一个议案,有三厘米厚。他说,“我爱职工,爱林场,爱林业,但我更爱我的拐杖,更想作大家的拐杖。”

孙1.jpg

孙建博,走在迎春花开的山路上。3月19日上午,记者与之并行。他走得很快,语速更快,谈林业,谈林场,谈自己。他3岁不能走路,但长大后,却在“跑”着干事。拄着拐,这位淄博原山林场的当家人,迎风而立:40多年前的一天,父亲背着他,艰难爬上了6楼亲戚家,不满10岁的小建博闻到了从门缝里飘出的饺子香味。推开门,他左顾右盼,却不见饺子的踪影。他暗暗发誓,一定要活出个样,让父母吃上饺子,让好心人吃上饺子。工作后的孙建博,承包了原山林场的陶瓷业务。一年利润赚了上百万。孙建博吃上“饺子”了,原山林场的职工们却身处“寒风”中。负债4000多万,工资好几个月发不下来。此时一位伯乐,相中了这匹“千里马”。看到满怀期望的眼神,孙建博坚定地说:“我们是一...

“老孟常说,这辈子,他有两件事很遗憾,一件是当了15年兵,没当够;一件是干了15年环保,没干够!现在茜茜接班了,他该放心了。”刘爱清说。省环保厅厅长张波说,孟祥民被国家授予“环保卫士”,当之无愧,他是我们环保战线的杰出代表。

孟1.jpg

“不是10个典型吗?怎么9个呢?”这是2011年3月19日上午,在淄博市淄川区首届“十大环保模范人物”表彰大会上,区委书记杨洪涛的寻问。当得知其中的孟祥民已身患癌症住院时,他马上派人去看望,他心情沉重地说:“对身边的典型,我们要照顾好,宣传好,学习好。”4月1日上午,在孝妇河畔的“祥民纪念园”里,垂柳依依,鸟语花香。这里,曾经垃圾遍地;这里,曾留下孟祥民的足迹。如今这座以他名字命名的湿地公园,成为淄川人流连忘返的地方。孟祥民铜像,沐浴在阳光中。一束不知谁送的鲜花,静静地陪伴着他。他的名字刻在了孝妇河畔,也刻在人们心中。淄博环保局淄川分局的刘永建回忆,动完手术不久就回来上班的孟祥民,撩起上衣,拍拍半尺长的刀口说,没事,你们不用...

白云就是这样一个人,白云民生服务热线就是这样一种理念。在白云民生服务热线一楼,挂着一位领导的题词“有限的职责,无限的服务”。白云说,我的工作经历,就是在践行这个原则。

白1.jpg

“咚咚咚”,退休在家的聊城市东昌府区检察院原检察长白云,又听到了熟悉的敲门声……白云说:“退休4年了,上门求助的还是络绎不绝。”敲门不断,其背后是群众对白云的信任。白云笑呵呵地说,退休不退岗,人到岁数得退休,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却永不退休。对“突奔而至”的造访,白云照样来者不拒,热情接待。唯一的“要求”,就是绝不能带礼物来。若对方拎着东西,白云定是闭门不见。若对方两手空空,他反而高兴得手舞足蹈。白云说:“为民服务,我就很快乐,这种馈赠,是什么物质都比不上的。”干部虽无收礼意,群众却有答谢情。一袋剥好的花生米、一面“单位错误”的锦旗,一袋磨好的棒子面、一袋自己种下的茄子,礼物虽轻情意重——这些“特别”的礼物背后,往往...

1997年,43岁的刘嘉坤自费到北京大学学习,归来后,他成立九间棚农业科技园有限公司、平邑县九间棚专业合作社,决心做强平邑金银花产业。目前,“九丰一号”已在全国推广种植10万亩。今年2月28日,哈药集团又和九间棚专业合作社签订协议,建设3万亩基地。

刘1.jpg

4月4日一早,记者来到素有“梨乡”之称的平邑县地方镇龙顶山上的九间棚村,汽车沿着有“24个弯”的山路盘旋而上,一路花开烂漫,暗香浮动,白的似雪,粉的如霞,游人错落其中,仿若进入仙境。车到山顶,几辆推土机、挖掘机正在作业,一条五六米宽的盘山公路从眼前铺展开去,隐入山间。九间棚村党委书记刘嘉坤说,今年要再修12.8公里的盘山路,“以后游客到九间棚,开车就能看遍全景区”。九间棚村人对路有着特殊的感情。“要不修路,俺的东西卖给谁。”86岁的老党员刘德香和儿子开了家农家乐,一天收入二三百块钱。说起修路,刘德香翘起了大拇指,“这全靠嘉坤带的好头。”30年前,刘嘉坤当上村支书的第一件事,就是修路。对于人均年收入不足百元的贫困村来说,修路...

崔学选的确太忙,因为他把一生精力都放在了“务实”上。潍坊市保障性住房建设投资有限公司总经理胡乃峰回忆,建设东风西街时,在办公室根本见不到崔学选。“他常坐着民工摩托车,一趟趟察看工程进度。”援建北川时,崔学选事必躬亲,甚至连窗户上缺个零部件都一清二楚。

崔1.jpg

3月27日,记者漫步潍坊人民广场,只见樱花如雪、连翘金黄,纸鸢翱翔。这个为民谋福祉的广场工程,凝聚着原潍坊市建设局局长崔学选的心血。虽然已故去五年,但他为民务实的精神仍深深镌刻在家人和同事心中。在周围人眼里,崔学选平时所思所想,都和工作相关,是出了名的“工作狂”。崔学选妻子宋伟说,晚上经常看不见他,后来发现他深夜还在客厅写东西。“去了建设局后,周末基本不歇班。有时候正吃饭,想起哪个工地有隐患,撂下筷子就走。”为让丈夫能“忙里偷闲”,宋伟每在午休时盯着丈夫手机。“我替他‘站岗放哨’,有重要电话就通知他,让他能安心休息。”一旦有工程在建,崔学选经常忙到夜里两三点。宋伟说:“太忙了,连回家换鞋的时间都没有,我得给他送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