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乐义,从种菜到育人

2014-04-09 07:11来源:大众日报
分享到:

王乐义考虑问题总是超前一步。1989年,他带领村民成功建起17个日光温室蔬菜大棚,村里当年就出现了17个双万元户,有人说,咱技术捂三年不外传,全村就富得流油。但王乐义不这么看。他将技术无偿献出。如今寿光市已成为名副其实的“中国蔬菜之乡”。

“不能每次来都让你们看大棚啊。”王乐义的大手伸过来时,记者试图搜寻他14年前的影子:烟还是不离手,话还是慢悠悠;多了些白发,少了些客套;笑声爽朗,步履稳健。3月25日上午,刚到寿光三元朱村,王乐义就拉着记者去看他们正在布展的青少年“德育宫”。14年前的3月下旬,记者首次采访王乐义,在三元朱村大棚菜技术培训办公室里住了一周。没有暖气,晚上盖被子都被冻醒。在路上,记者想找曾住过的地方。发现培训办公室拆了,代之而起的是崭新的现代化培训楼。负责培训的刘景龙,两年前慕名而来,他毕业于河北大学,农学硕士。他说,去年一年培训了12期,一期二百人左右。三元朱村村委主任王保泉说:“原来三元朱,在寿光都没名气,现在成了3A景区,全国各地的游客都来参观。乐义书记就琢磨,不能让游客参观完就完了,要把最好的产品介绍给游客。我们就搞了个展示大棚。把最新品种、高效低残农药、物美价廉的大棚材料,在大棚里展示,让农民兄弟少走弯路。”王乐义考虑问题总是超前一步。1989年,他带领村民成功建起17个日光温室蔬菜大棚,村里当年就出现了17个双万元户,有人说,咱技术捂三年不外传,全村就富得流油。但王乐义不这么看。他将技术无偿献出。如今寿光市已成为名副其实的“中国蔬菜之乡”。他又不知疲倦地踏遍大江南北,举办技术培训班,发放科普书籍、录像带……王乐义最愁出远门,他的旅行箱里,除了洗刷用具、常备药品和换洗衣服外,还总是装着十几个特制的“塑料粪便袋”。他说:“我这个人,出趟门儿比妇女还麻烦!”原来他在1978年5月动了直肠癌切除手术,肛门改道后,塑料粪便袋从此一直挂在了腰上。

  王乐义带领农民创造了奇迹。他自己的身体也是个奇迹。

  王乐义笑着说:“刚干上村支书,我就想,这个病活不了几年。能活一年干一年,能活十年干十年。没想到,一下子干了三十六年!”

  在第一次村支部会上,王乐义约法三章:不准吃喝老百姓一分钱的东西;成立村庄规划领导小组,“安排”宅基地;让三个埠岭长值钱的东西。

  老村委主任王殿科回忆:“俺村里,东、南、西三个埠岭,种庄稼不行,乡亲们说,谁当上支书也治不好。乐义书记不信邪。到大学请来专家,几年工夫,南岭上栽山楂,西岭上种葡萄,东埠上植苹果。老百姓富了。乐义书记说,好日子还在后头呢。”

  王乐义默默听着他老搭档的叙述,末了,冒出一句:“时间真是快啊。”

  说着说着,就来到矗立在村南的“寿光市青少年德育宫”前。

  王乐义说:“我今年74岁了,年龄大了,得想想将来。我们的事业怎么才能永远传下去?得抓住年轻人,教育引导年轻人。这个想法是我参加完十八大以后有的,经过村两委集体研究通过的。”

  各地少年宫很多,德育少年宫却不多见。王乐义恰恰看重的就是“德育”二字。

  “德育宫”大门口贴着一副手写红对联:“昂首扬鬃骏马舞东风弘扬优良传统,斗寒傲雪红梅开大地培育国家栋梁。”

  村里这座最显眼的建筑,花了1250万元,全靠社会捐资,使用面积4200平方米。记者看到布展脚本上写着各展区的内容,有“双百人物”(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和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展区、有中华民族孝文化展区、有中国十大少年孝星展区等。

  “我们还要把三元朱的艰苦创业史展示出来。”王保泉说,“二楼是能容纳700人的道德大讲堂。”

  中午11点40分,村里“乐义实验小学”“乐义幼儿园”的孩子们,叽叽喳喳走出校园。王乐义站在路边,慈祥地看着他们……

  

  

  2005年,本报头版刊发王乐义事迹报道。

  

  王乐义向菜农传授大棚蔬菜种植技术。

  □ 本报记者 杨国胜 逄春阶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大众报业集团大众日报·大众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本文相关新闻
分享到:

初审编辑:余梁

责任编辑:王晓亮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