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东欧,向东看

2015-01-13 10:08:00来源:大众日报 作者:代玲玲
分享到:

对山东而言,中东欧仍旧是一个相对陌生的市场。东欧剧变20多年后,这些国家经历了由转型到融入欧洲一体化的过程,地缘意义上的东欧没有了,取而代之的是地理位置上的中东欧。

 

□记者代玲玲报道波兰华沙瓦津基公园内的肖邦塑像。

 

  □记者 代玲玲 报道  华沙文化宫一直是这个城市的制高点,在斯大林时期,它被当作礼物赠予波兰。

  对山东而言,中东欧仍旧是一个相对陌生的市场。东欧剧变20多年后,这些国家经历了由转型到融入欧洲一体化的过程,地缘意义上的东欧没有了,取而代之的是地理位置上的中东欧。
  中国与中东欧国家向来具有深厚的传统友谊。近些年来,随着中国的经济实力和国际影响力的不断提升,中东欧国家也越来越重视发展对华关系。中国—中东欧国家合作机制的建立,“一带一路”战略的提出,更是为中国与中东欧的多领域合作描绘了美好蓝图。
  根据外交部的统一安排,12月3日至12月10日,记者随山东省新闻采访团赴波兰、立陶宛采访。此次出访,也让我们有机会认识和了解一个全球市场下的中东欧,特别在全球金融危机及欧债危机的背景下,我们如何与中东欧国家重新审视彼此,挖掘合作潜力。 
  □ 本报记者 代玲玲 
  去过欧洲旅游的中国人,几乎跑遍了德国、法国、荷兰、比利时……相比之下,中东欧却隐隐回荡着某种神秘气息。
  十二月初,一年中最后一季,我们几乎“迷失在中东欧”。无论是波兰,还是立陶宛,即便再默默无闻的小城,都会有一个角度,有一个瞬间,让你觉得熟悉又陌生:
  欧洲老城建筑流光溢彩的暖艳,前苏联式建筑板起面孔的典型性褐黄色,现代气息的工业金属色泽,以及带着早已远去的意识形态气息的赫鲁晓夫楼……种种历史的记忆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幅迥异的东欧风情。
  这就是中东欧,一座连接西方与东方的桥梁,曾经地缘政治意义上的东欧,也是在全球新兴市场下,一个在中国欧盟关系框架下相对被忽视的领域。
“华沙的故事,中国人一定懂”
  前苏联解体后,波兰的学生们都不再学习俄文。“为什么?因为这是苏联强加给我们的,不是波兰人自己选择的。”

  波兰首都华沙市中心,一栋现代化的商业楼已经拔地而起,与文化科学宫隔街矗立。文化宫一直是这个城市的至高点,在斯大林时期,它被当作礼物赠予波兰。
  远远看到它,立即想到莫斯科著名的“七姐妹”建筑群。上世纪四五十年代,苏联修建了大量这种建筑风格的大厦,主楼高耸雄伟显得气势磅礴,副楼紧紧围绕凸显团结和睦,建筑物外表则装饰得富丽堂皇。
  尽管建设这种大楼的浪潮在1955年被赫鲁晓夫叫停,但从柏林到华沙,从布加勒斯特到基辅,都免不了受波及。
  前苏联1991年解体后,波兰的学生们都不再学习俄文。谈及原因,36岁的毕达告诉我:“为什么?因为这是苏联强加给我们的,不是波兰人自己选择的。就好像这栋建筑一样。”
  对于波兰人来说,这份来自斯大林的“礼物”多少意味着自由的受限。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华沙市区的建筑不得不小心翼翼地保持着与它的距离。
  毕达是我们此次波兰之行的导游兼翻译,有着一头褐色的卷发,他曾经在中国留学,2010年创办了一家为中波旅游者服务的旅游公司。
  他喜欢给中国游客讲华沙的历史,他曾经跟我说,不了解华沙的过去,就不能真正了解华沙。
  华沙市被分为新城和古城,古城始建于13世纪,哥特式、巴洛克式各式风格建筑曾在二战炮火中变为废墟。战后,波兰人决定在原址上重建,并将寻找到的一砖一瓦甚至一把锁、一扇门都嵌进这些建筑。
  这是世界上为数极少的重建城市。除华沙之外,第二个是意大利的庞贝,毁于火山喷发,第三个是中国的丽江,毁于地震,还有一个就是台儿庄,也同样毁于二战炮火。
  毕达觉得,古城的重建代表了某种民族性格,就像华沙维斯瓦河西岸的美人鱼,左手盾牌,右手弯刀,和丹麦童话里柔弱的形象不同。波兰人民喜爱她,认为她那秀丽和坚强的形象正是自己国家的象征。
  大家都非常喜欢他的讲解,尤其喜欢听他说起那些波兰社会主义时期的故事。
  他经常跟自己的中国客户讲:“1992年麦当劳在华沙的第一家餐厅开业,也是波兰的第一家,门前排了100多米长的队,学校还组织学生去参观,就像旅游团一样。”他认为这些故事,从西欧来的人也许不能理解,但中国人一定会懂。
“最东边的西方民族”
  波兰用了11年的时间为加入欧盟作准备。这11年中的改变无异于脱胎换骨,今天的波兰到处都是欧盟的印记

  毕达的父亲和母亲在他们大学毕业的那年——1977年结了婚。和95%以上信仰天主教的波兰人一样,他们的婚礼是在教堂举办的。
  尽管波兰当时还是社会主义国家,但由于波兰教徒甚众,当时的波兰统一工人党是东欧共产主义执政党中唯一允许教徒入党,也不将无神论写入党纲的党派。在这里,天主教渗透到社会生活各个方面。
  毕达的父亲大学毕业后就加入一家大型国企。1980年离开了国营公司,到自己父亲创办的私营汽车修理厂工作。
  在整个1980年代,波兰社会经济缺乏活力,消费品市场严重短缺让安德鲁印象深刻。政府不得不开始对食品实行配给,按月发放食品票,从糖开始,后来逐步扩展到肉类、烟酒等,这与中国曾出现的情况非常类似。
  东西方的差异,让许多波兰人给自己国家的社会体制打上了一个问号。但那个时候,谁也不相信变革会这么快地发生。
  1989年,波兰团结工会执政,并推出了一系列的改革措施。在当时的社会主义国家中,这是首次由反对派来组建新政府,从而拉开了东欧剧变的序幕。
  1993年,欧盟理事会哥本哈根会议为中东欧国家加入欧盟制定了政治、经济、法律等方面的总框架。
  从1993年到2004年,波兰用了11年的时间为加入欧盟作准备。这11年中的改变无异于脱胎换骨,今天的波兰到处都是欧盟的印记。
  而与波兰毗邻的立陶宛,独立以后,也致力于向西方政体和市场经济过渡。今年4月30日,立陶宛刚刚举办了“入盟10周年”会议。现在立陶宛对欧盟出口额已达到十年前的3倍。
  除了经济上的发展,对于原东欧国家的人来说,“返回欧洲”更加强化了他们的民族认同感。“东欧这个词会使他们误认为你继续把它们看作是苏联的卫星国,现在他们更愿称自己为中东欧国家。”毕达表示。
  一些激进如捷克作家米兰·昆德拉者,还提出了“东中欧”概念,以此说明他们的国家属于“西欧的东边”,而非“东欧的西部”,并强调自己是“最东边的西方民族”。
  这让记者想起来在北京采访时,立陶宛驻华大使丽娜·安塔纳维切涅一再强调:“立陶宛是欧洲的一部分,欧洲文化的一部分。”
上百年的房子,一律不得拆改
  立陶宛总统府也无权对周边的窄街进行改建和扩建。政府还给每个小学生派发一张小地图,鼓励他们在下课后按照小地图寻访古迹

  如何强化本国文化,波兰华沙和立陶宛维尔纽斯选择了两种不同的路径。
  冬天的波兰,日照时间很短,一般不到下午4点,城市就会被黑色所笼罩。常常结束了一天的采访,就已迎来浓浓的夜色。体谅我们的辛苦,毕达总会见缝插针地带我们去附近的景点看看。
  第一次到华沙古城就是在晚上,氤氲的冬季让古城有种朦胧的美。古城广场四周是四五层高的巴洛克式楼群,底层以上是住宅。店铺门外挂着中世纪式的招牌,街灯仍是中世界的方形玻璃罩煤油灯,不过里面装了电灯泡。
  古城的北门称为巴尔巴坎门。这里保留着相当长的一段高约六七米的红砖古城墙。墙外是一道护城河,但已没有潺潺的溪水。
  波兰重要的地理位置以及地形导致历史上连年的战火纷争,二战时华沙70%的面积被摧毁,其中中心区被毁面积达到99%,已夷为平地。
  在出访前,波兰驻华大使塔德乌什·霍米茨基在北京接受采访时介绍,华沙古城重建时,波兰那时没有钱,也没有资源,五年的战争让波兰失去了六分之一的人口,但最终大家还是决定重建。
  “我们关心历史,我们关心我们从哪里来,我们想要记住,即使是最困难的时候,我们也没有放弃我们自己的独特性和文化。当我们谋划未来时,我们更需要保护它们。”
  与华沙不同,立陶宛首都维尔纽斯虽然几经战乱和制度变迁,却依然保留了500年前的城市格局和风貌。
  初到维尔纽斯,满眼都是老房子,看不见高大的现代化建筑。全市几乎没有什么建筑项目上马,只是偶见对老房子的修缮工程。
  王浩男是山东淄博人,在立陶宛已经生活了16年,也是我们立陶宛之行的翻译。在维尔纽斯大学毕业后选择留在了这里,并且娶了一个立陶宛太太。习惯了这里的生活,他开始渐渐认同和喜欢这片土地。
  他告诉我,为了保护这些古建筑,立陶宛的法律规定,凡是有上百年历史的房子,一不能拆除,二不能改变外部结构,只允许进行内部装修和外墙面的保护性修缮。
  在这条法规的约束下,立陶宛总统府也无权对周边的窄街进行改建和扩建。同样,立陶宛的顶尖学府——维尔纽斯大学也只能把新设的院系建在城外。
  维尔纽斯从14世纪开始成为立陶宛的首都,成为立陶宛重要的政治文化中心已有500多年的历史。16世纪是城市发展的鼎盛时期。市区内的一些经典建筑,如圣安娜教堂、圣保罗和彼得大教堂、维尔纽斯大学等均建于那个时期。
  维尔纽斯市政府每年要投入巨额修缮资金,不仅如此,对于保护历史文物意识的培养,政府还特别注意从孩子抓起。除了在学校中宣传,政府还给每个小学生派发一张小地图,鼓励他们在下课后按照小地图寻访古迹。正是全民上下一心凝聚的共识,留住了维尔纽斯古城最初的面貌。
  立陶宛不仅古建筑保护完好,而且自然生态环境也受到了最大限度的关注。国土面积为6.53万平方公里的立陶宛,有7.34万公顷的土地被列为国家自然遗产保护区,约占全国森林总面积的16.9%。
  一次采访途中,恰巧经过维尔纽斯市内的内里斯河,我们惊异于它与国内常见的堤岸不同,内里斯河两岸保存了最原始的状态,河堤上长满了小草和野花,河岸上排列着裸露出树根的老树,河岸边的泥巴小路上常常可以看见牵狗散步的市民。
  “因为在立陶宛人看来,古建筑也许可以修复,可是自然遗产是极不可能失而复得的。”王浩男说。
  “如今环境保护对于每个人都是挑战,也正在变成全球性挑战,在全球各国人民心中成为共同的意识。我们看到了中国政府在解决环保问题方面付出的努力。”波兰驻华大使塔德乌什·霍米茨基说,波兰在25年前环保系统还很差,重工业污染很严重,水、空气和其他方面也存在污染情况。
  然而波兰的实践证明,环境保护并不意味着降低经济增长速度。在过去20年波兰已经将二氧化碳排放量降低了32%,同期波兰GDP增长了150%。“我们愿意与中国的城市分享环保领域的经验。”这位波兰驻华大使总会不遗余力捕捉任何一个潜在的商机。
“西进”与“向东看”
  不少中东欧国家提出“向东看”方针。拿匈牙利总理欧尔班的话来说,现在的世界经济“吹着东风”,“要调转船帆,朝向中国和亚洲”

  到华沙的第一天就有人提醒我,波兰如今是个大工地,就像中国任何一个新兴城市一样,变化让人目不暇接。
  中东欧是16个各有特点的国家,是1.2亿的人口,是覆盖了从波罗的海到爱琴海,从亚平宁半岛边缘至黑海西岸近133.6万平方公里的广袤土地。其中,11个是欧盟成员国。
  中国企业“西进”开拓中东欧市场已经十余年。
  在波兰,最为知名的中国企业非华为莫属。漫步在华沙街头,经常触目可及巨型的华为户外广告,气势上绝对不输苹果与三星。也是因为华为的进入,波兰人对于中国制造低端、价廉的刻板印象才得以改变。
  早在2000年,华为就开始拓展中东欧市场。华为东北欧地区总裁鲁勇表示,基于全球化的战略,华为在欧洲设有两个地区部。一个是在德国杜塞尔多夫,一个是在波兰华沙,覆盖欧洲的30多个国家和地区。
  另外,企业在罗马尼亚设有全球服务中心、全球网络运维中心和全球技术支持中心,在匈牙利设有全球物流中心和欧洲供应中心,还有分布于中东欧国家的3个培训中心和9个配件中心。鲁勇表示:“这样一来,可以近距离快速响应欧洲客户需求,支撑各地的业务开展。”
  与华为不同,更多的鲁企近些年才开始进军这一地区。比如2014年2月刚刚把欧洲总部建在华沙的山东科瑞石油装备有限公司。总经理曹明春说:“这一年来,我们的发展还是比较快的,目前9名员工中已包括4名外籍员工,未来希望进一步提高本地化率,同时寻求更深入的合作方式。”
  进军中东欧对于不少中资企业来说已经成为他们全球化布局中的重要步骤。曹明春说:“跨国石油公司的总部大多在欧洲,在波兰设立公司,目标是与区域性和国际性石油公司进行合作。油气行业讲究营销案例,与高端公司合作后,再开拓欧洲市场就比较容易。”
  这种迫切寻求合作的意愿,不仅仅存在于中国企业中,也存在于中东欧的各个国家中。
  波兰信息与外国投资局外国投资部主任Iwona Chojnowska说,波兰政府重视对华合作,启动了“走向中国”项目,设立波兰—中国经济合作中心,为中国投资者进入波兰市场提供便利条件。
  “要知道我们并没有设立类似的波美或者波日中心,而且投资局在海外的唯一一个机构就设在中国。”她补充表示。
  立陶宛投资署商务开发处处长Justinas Pagirys表示,现在立陶宛投资署正与中国大型物流企业谈判。“在制药行业可以与山东企业展开合作。立陶宛生物科技发达,可以为制药业提供很多机会。立陶宛的电子和激光产业也是世界级的。”
  中东欧国家努力寻求与中国合作的背后,深层次的原因是近几年深受欧债危机大环境的困扰,欧盟经济低迷不振,西欧因债务危机自顾不暇,环顾全球,唯有中国等新兴国家发展态势良好。
  在此情况下,不少中东欧国家提出“向东看”方针。拿匈牙利总理欧尔班的话来说,现在的世界经济“吹着东风”,“要调转船帆,朝向中国和亚洲”。
  “你可以看一下数据。”在波兰华沙股票交易所接受记者采访时,交易所负责人马切伊·维维尔力证在中资企业在波兰上市绝对是个正确的选择。
  “与伦敦、法兰克福等同样的进入西方股票市场的交易所相比,我们的价格要低很多。”在一个以时钟为背景墙上,马切伊·维维尔指着投影充满激情地推荐着:“华沙交易所是欧洲成长最快的资本市场,也是外国企业进入欧洲的门户。目前,已经有3家中国公司在这里上市。”
  而此后的一天,在距离华沙500多公里外的立陶宛维尔纽斯,立中商会会长奥斯瓦尔达斯·丘克西斯也不遗余力向我们介绍:“我非常了解山东的潜力,我们愿意帮助山东企业进入立陶宛市场,立陶宛会成为山东进入欧洲的门户。”
  说这话时,他仿佛站在欧洲的屋顶,极目远眺。
  然而,由于中东欧国家之间存在诸多差异性,如国家实力的非均衡、经济结构的差异、欧盟成员与非成员国并存等,使得发展中国—中东欧国家合作需要一个突破口和平台。
  地方合作便是这种需要的最优选择。
  “我们把更多的重点放在发展省市级的关系方面。事实上,波兰和中国有近40项协议是在省市层面签署的。”塔德乌什·霍米茨基表示。
  丽娜大使也将地方合作作为其任期的重要内容:“当我上任时,立陶宛与山东没有太多往来,现在除了经贸活动以外,我们有很多文化往来,如举办爵士音乐会和波罗的海吉他音乐会,明年还会安排一些演出。”
  12月16日,第三次中国—中东欧领导人会晤在塞尔维亚贝尔格莱德举行,并成功签署《中国—中东欧国家合作贝尔格莱德纲要》。《纲要》从9个领域详细列数了未来一年中国—中东欧合作的计划,大到匈塞铁路建设、小到中捷共同拍摄动画片《熊猫与鼹鼠》。
  这些利好消息都让36岁的毕达相信,他的旅游公司在来年会有更好的发展,以波兰为代表的中东欧,已经不再是父母记忆中的模样。

【更多新闻,请下载"山东24小时"新闻客户端或订阅山东手机报】
【山东手机报订阅:移动/联通/电信用户分别发送短信SD到10658000/106558000678/106597009】

本文相关新闻
分享到: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余梁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