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全球经济新局势看中国经济新常态

2015-03-01 21:49:00来源:新华网作者:金旼旼 曹筱凡 杜静
0

   新华网北京2月28日电(记者金旼旼 曹筱凡 杜静)在全球经济面临国际金融危机后最复杂、最不确定前景的新阶段,步入“新常态”的中国经济将怎样影响世界?中国还能否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发动机?这是今年中国两会即将召开之际,国外媒体和观察家们密切关注的问题。

   不少海外专家认为,走过全面深化改革元年,中国经济迈出转型升级、提质增效的稳健步伐,与世界经济的互动方式正发生深刻变化。中国主动适应、积极引领全球经济新局势,正为世界经济发展与治理提供着新的生机活力。

   全球经济:“新平庸”中的分化、转折和蜕变

   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总裁拉加德看来,在经历了金融危机后的“大衰退”后,全球经济正步入“新平庸”时代:较低的经济增长率伴随较高的失业率。

   IMF在最新报告中预测,2015和2016年全球经济将分别增长3.5%和3.7%,比2014年10月的上一次预测均下调了0.3个百分点。

   但在“新平庸”中,新趋势正在形成。首先,主要经济体发展势头分化,经济轨迹转换背后,在于是否建立了可持续的增长模式。国际经济界人士认为,中国改革顺应时代要求,正在搭建一个能够激发市场潜力、生发资本动力、支持创新创业的经济新生态,从而抵御经济逆风的挑战。

   其次,全球主要经济体的宏观政策出现不同步甚至是逆向而动的转折。美国结束六年量化宽松政策,何时加息备受关注。而日本和欧元区则正推出空前的大宽松政策。新兴经济体中,中国和印度均有所放宽货币政策,而巴西和俄罗斯等被高通胀困扰的国家则选择加息。

   货币政策的不一致,导致外汇市场波动、国际资本异动,给原本脆弱的全球经济带来诸多新风险。瑞银集团发布的《全球新局势》白皮书中警告说:“美国货币政策正常化可能对新兴市场具有破坏性。我们需要谨慎的宏观审慎措施,来确保货币周期内的平稳转变。”

   此外,国际经济界人士认为,中国经济经过多年发展演变,正迎来历史性“蜕变”,成为重构全球竞争格局的重要力量。当今西方主流经济学家不得不认真观察和思考中国经验和中国方案的意义。

   世界经济论坛项目发展部主管塞巴斯蒂安·布库普说,西方定义的现代性正遭遇信任危机。当人们对西方能否为全球提供物质和精神公共产品感到忧虑,中国经济、治理能力和国际视野的不断发展和成熟,必然吸引更多人的关注。

返回大众网首页>>

【更多新闻,请下载"山东24小时"新闻客户端或订阅山东手机报】

【山东手机报订阅:移动/联通/电信用户分别发送短信SD到10658000/106558000678/106597009】

初审编辑:刘宝才

责任编辑:孙翔

相关新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