潍坊寿光:文明之夏活动走过15年

2015-08-20 15:03:00来源:作者:

  8月1日,周六,晚8时,寿光市音乐厅,张峰源戴白色礼帽,穿一袭白衣,腰挎金色的萨克斯,吹响了《卷珠帘》。伴舞的张慧敏则随着音乐,长袖飘飘,脚步轻盈。3分钟后,音乐结束,观众一边鼓掌一边叫好。

  “这小青年吹得太好了,这趟没白来。”寿光美林花园居民、56岁的徐丽雅说,为了看这场峰源萨克斯演唱会,自己提前一个小时就赶到了音乐厅。“我从报纸上看到了,今晚是萨克斯专场,怕没有座位,就早来一点。”徐丽雅说,“虽然不懂萨克斯,但就是喜欢那个调,觉得优雅。”

  张慧敏目前还是烟台艺校的学生,适逢假期,就过来帮忙。张峰源有自己的音乐室,也时常有演出。“像今晚面对1000多人的演出机会很难得,对我是很好的锻炼。”张峰源说。

  演奏《千千阙歌》时,张峰源走下舞台。观众张家明站起来和张峰源握了握手。“氛围太好了,现场一点都不乱。每次鼓掌,都让我有明星的感觉。”张峰源说。

  张家明告诉记者:“这样的演出让我想起小时候听盲人说书、唱戏,入迷了都不愿意回家。”

  在寿光音乐厅,每周六都有演出,主角可能是像张峰源这样的“草根明星”,也可能是省、甚至国家级剧团的演出。

  7月24日,2015寿光文明之夏活动拉开帷幕。“已经举办了15届的文明之夏,让群众在炎热中觅得了更多清凉。”寿光市委常委、宣传部长袁世俊说。

  “不能影响别人看演出”

  8月1日20:20,洛城街道屯西社区的刘丽和李欣赶到音乐厅时,看到前排坐满了人,她们就从后门走了进来。“不能影响别人看演出。来晚了,就得从后门进,这是基本的素养。”刘丽说。

  现场1000个座位已经坐满,不少观众站在过道上。尽管很拥挤,但很少有人交头接耳,几乎听不到电话铃声。“以前担心观众不配合,不好管理,我们都是请单位职工做观众。现在绝大多数观众都很自觉,手机调到静音成为观众的习惯。”寿光市委宣传部文化科科长朱金华说。

  文明之夏活动启动时,寿光当地的媒体提示观众为城市文明添光彩。入场时做到不争抢,坐好后不随意走动,把手机调到振动。演出过程中,请在凳子上坐好, 不随意站立、看护好孩子,礼貌观看节目,精彩处多鼓掌。退场时安静有序,请老人和孩子先走。活动期间,注意保持好现场卫生,做到不随地吐痰、不乱扔垃圾等。

  刘丽认为,这些提示很好,因为总会有个别人不注意,大家提醒一声,他就不好意思了,下次再来就自觉了。

  记者注意到,张峰源吹奏《青花瓷》时,一个3岁大小的孩子突然哭闹,孩子的妈妈当即抱着孩子出去了。

  “再晚就打扰居民休息了”

  8月7日19:00,寿光市环翠小区南面的小广场上,70岁的王朝其正在唱《有娘叫更幸福》。刘光明、周广岭、傅春秋拉二胡伴奏,周围有四五十位观众倾听。

  “老有所乐,大家在一起交流,比打牌好多了。”王朝其说。

  62岁的刘光明,从小就拉二胡。《双脚踏上幸福路》、《大别山》等老歌,不用看乐谱,刘光明就能拉好。“现在每天晚上都凑在一起玩,觉得很放松很开心。”刘光明说。

  64岁的周广岭是退休的小学教师。周广岭说:“我吹拉弹唱搞合奏都可以,许多人愿意跟着我学,慢慢地大家就组织起来了。如今,我们的队伍有20多人。”

  一到晚9点,王朝其就关闭了音响,周广岭3人收拾好二胡,演出结束了。“再晚就打扰居民休息了。”王朝其说。

  “咚镪,咚镪……”鼓槌挥舞,彩绸翻飞。8月6日晚,仓圣公园东北角的小广场上,35位老人正在练习安塞腰鼓。

  “腰鼓喜气洋洋,趣味十足,让人精神振奋,我们很喜欢。”68岁的胡月说。

  “我经常在广场上散步,看演出。有了表演,广场更有吸引力。”家住仓圣公园附近的居民王亚伟告诉记者。

  朱金华认为,寿光文明之夏舞台上的演员大多是普通老百姓。他们用激情的歌声、欢腾的舞蹈,演绎生活的精彩,抒发着对家乡的热爱。

  邻里之间更和谐

  8月5日19:00,稻田镇西菜园村中心广场,灯光明亮,45岁的王洪艳和40余名妇女随着《小苹果》的音乐,挥舞着双手,扭起了屁股。“以前可不敢这样子,现在政府给我们发了音响器材,鼓励开展文艺活动,我们跳得有信心了。”王洪艳说。

  广场上,还有6位老人拉二胡,1位唱小曲,8个小伙子在打篮球。

  西菜园村党支部书记张明伦说:“现在,我们这里的文化生活与城市没多大差别。无线网络、有线电视、农家书屋、电子图书馆、文化大院、健身广场、少年宫都有了。像庄户剧团演出、家庭才艺表演和篮球、拔河、扑克、象棋比赛,这些人人都可参与的活动,我们村一年有60多场。”

  8月7日晚,田柳镇刘家庄子村开心剧团的30名成员正在村党支部书记刘建华的带领下排练村歌:“弥河两岸放七彩,刘家昂首站前排……”

  刘建华说:“生活好了,百姓有时间、也有财力把文化活动搞上去。村歌还是村民提出来的呢!”

  “唱歌跳舞,让邻里之间更和谐,也间接地帮大家实现了增收。”刘建华说,大家弹唱间隙,互相交流种棚技术,怎样打药、摘花、施肥等。2014年,刘家庄子村人均收入1.4万元。

  目前在寿光,村村有广场、有剧团。以完善基层文化阵地为重点,寿光形成了“乡村特色文化圈”。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孙翔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