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兵“热心观众”潘基文:我不可能完全保持中立

2015-09-05 12:22:00来源:央广网作者:王楷

  央广网北京9月5日消息(记者王楷)据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近日,多国政要以及国际组织负责人来华出席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活动,其中一位重量级人物就是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昨天上午,潘基文先生在下榻的酒店接受了中央台记者的采访。他表示,中国人民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付出巨大牺牲,作出巨大贡献。这场活动充分展示了中国人民维护和平的心愿。

  实际上,不少民众对潘基文并不陌生。潘基文曾八次来华,在2008年5月中国汶川地震发生后,他深入灾区慰问灾民。他还多次通过微博、微信与中国网友进行交流。他是如何看待近年来中国的发展?这次来华参加9.3纪念活动,他的亲身感受如何?

  平静温和,这是潘基文先生给人的第一印象。在战争洗礼后韩国长大的他,小时候书本都是奢侈品,课堂就在树底下。他在红十字会资助的一次散文比赛中获奖,进而得到了一次前往美国的机会。正是这次美国之行,激起了他投身公共服务事业的决心。他在韩国政府的工作职位一路提升,最终担任了韩国外交部长,随后被选举为联合国秘书长。昨天上午,71岁的潘基文面对中国记者,用一句中文问候打开了话匣子。

  潘基文:回到中国很高兴!

  对于9月3号的阅兵仪式,他形容内心“震撼”。说起一些历历在目的细节,他有些激动。

  潘基文:和习近平主席以及其他国家领导人共同出席的纪念活动,给我留下非常深刻的印象,特别是很多抗战老兵坐在车上接受检阅的一幕。这些老兵年事已高,但仍精神矍铄。他们的牺牲和贡献应该被铭记。同时,在阅兵仪式现场我也看到非常多的年轻人,他们展现出热情与活力,表达了努力建设美好未来的心愿。

  潘基文还表示,他高度认可中国人民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抵御外侮、为追求独立所做出的巨大贡献。

  潘基文:中国人民有理由自豪:过去七十年,中国从走向民族独立到实现经济腾飞。中国已经从一个弱小、贫穷的国家变成了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如今的中国,社会和谐、经济繁荣、政治稳定。我非常赞赏中国政府的领导能力,希望未来中国能和联合国继续深化合作,开创更美好的未来。

  潘基文还主动谈到了中国建设“一带一路”的愿景,并且表达了高度赞赏。

  潘基文:“一带一路”连接了亚洲、中东、非洲的诸多国家,加强了地区间的沟通联系,实现经济共同发展,亚投行也是在同样的精神下建立,对此我表示高度赞赏。而说到发展,本月晚些时候,习近平主席和各国领导人还会聚首联合国,参加联合国发展峰会。届时我们将发表共同声明,阐述全地世界70亿人口是可以和谐共处,共同发展的。

  实际上,潘基文此次中国之行,遭遇了日本的无理取闹。近来一些日本政客不断要求潘基文保持所谓“中立”、不应出席中国9·3纪念活动。日本内阁官房长官菅义伟还说,“联合国应采取中立立场”。对此,联合国并没有理睬。潘基文发言人杜加里克8月31号曾强调,潘基文已经在今年参加多项类似活动,包括波兰、乌克兰、俄罗斯举行的阅兵,潘基文“希望各国都能利用这样的纪念年份来回顾过去,展望未来。”那么,“老潘”自己又是怎么说的呢?

  潘基文:从历史中学习至关重要,如果不能从历史中正确地吸取教训,就很难正确寻找前进的方向。联合国是二战的产物,今年也是联合国成立70周年,正是站在对二战经验教训总结的基础上,才有了我们今天的联合国。所以我们绝对不能够重蹈覆辙。这也是我为什么站在这里的原因。

  对于要求他保持“中立”的说法,潘基文称:“有人认为联合国应该完全中立,我并不这么看,联合国应该有所态度。”

  潘基文:当我看到极端错误的事情,我会提出批评,要求改正。在那种情况下,我不可能保持完全中立。这是我职务要求之所在。有的时候,我需要提高嗓音,批评人权侵犯和暴虐行径。

  从2006年潘基文担任联合国第八任秘书长到今天,他已经在这个职位上干了九年,明年底他将卸任。作为地球村“村长”,同时也是一位管理着来自193个成员国超过4万名员工的领导人,他自己又是如何看待这个职位的呢?

  潘基文:有个很著名说法,联合国秘书长的职位是“世界上最不可能完成的工作”,而我的任务就是让不可能变为可能。我大部分的时间、资源和精力被放到了和平发展、人的尊严、拯救生命等问题上。另外就是全球气候变化。今年晚些时候将在巴黎召开气候变化峰会,我们将努力达成一份全球共识。

  短短20分钟的采访结束后,潘基文立即动身赶赴机场。他曾说,一天只有24小时,所以每天他都在考虑,自己应当为世界做些什么。有记者想追问问题,潘基文笑:要是我错过了飞机,你只好帮我再找一架了。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胡玥姣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