沂蒙红嫂办战时“托儿所” 给41个孩子当“妈妈”

2015-07-28 23:18:00来源:大众网作者:

沂蒙红嫂纪念馆展示的红嫂王换于事迹

  大众网临沂7月28日讯(记者 刘明明) 7月28日,“峥嵘岁月 红透齐鲁——抗战看山东”网络名人行活动一行来到临沂沂南县的沂蒙红嫂纪念馆,了解沂蒙红嫂事迹。

  据介绍,抗日战争初期,沂南县东辛庄成为我党的“堡垒村”,罗荣桓、徐向前、黎玉等经常到这里来。村西4公里是岸堤,向北5公里是马牧池。这一带一度成为山东抗战的指挥中心。在艰苦恶劣的对敌斗争中,东辛庄广大人民群众踊跃参军支前,为抗日做出了突出贡献,被誉为沂蒙根据地的抗日“堡垒村”,村中有家“堡垒户”,带头人是著名的“四大娘”之一王换于。王换于193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先后任村妇救会会长、艾山乡副乡长等职。在她的影响带动下,大儿媳张淑贞、长子于学翠、次子于学荣先后入党。于学翠任联防主任,张淑贞任支委委员和东、西辛庄妇救会长。她家成了著名抗日“堡垒户”,一一五师、八路军第一纵队、山东纵队、山东分局、省战工会(省政府前身)、鲁中区党委、省妇救会、大众日报、北海银行、姊妹剧团等机关曾先后住在王换于家。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和山东党政军领导人罗荣桓、徐向前、肖华、朱瑞、郭洪涛、黎玉、张经武、陈明、马保三、高克亭等也曾先后住过她家。徐向前在东屋办公居住,南屋不仅是朱瑞办公居住处,还是他和陈若克结婚的新房。

  1939年6月29日,徐向前率八路军第一纵队筹备领导机关,到达王换于家,同来的还有领导干部的子女们,这些孩子由徐向前的夫人黄杰等照料。因长期跟随部队转战奔波,生长环境十分恶劣,大都发育不良。王换于为给孩子们找一个安定的生活环境,她建议徐司令统一把孩子们安排到根据地内的“堡垒户”中。徐向前听后十分高兴,委托王换于办好这件事。在当地党组织的协助下,1939年10月,在东辛庄创办沂蒙抗日战时托儿所,由艾山副乡长王换于负责,首批来了27个孩子,以后陆续增加到41个,其中有罗荣桓之子罗东进。因王换于工作忙,托儿所的具体工作主要由张淑贞承担,她协助婆母将孩子们分别安置在东、西辛庄和艾山等村,并给最小的孩子找了奶母,在条件好的家庭多安排了几个,这样便于掩护管理。因为她家有4个党员干部,政治可靠,就主动承担抚养罗荣桓的女儿罗琳和儿子罗东进以及徐向前的女儿小何(乳名),胡奇才的儿子胡鲁克、胡鲁生,陈沂、马楠夫妇的女儿陈小聪等。此时张淑贞和弟媳陈洪良本来都各自带着孩子,突然来了半个班,人手少,吃饭也成了大问题。当时各级领导和同志们也经常到她家,那时供应困难,来者大都空着肚子,有人来就做饭。家里的粮食吃光了,连种子粮也吃了,还向亲戚家借了一部分,坚持支持抗战。

  1989年王换于老人去世,享年101岁。2003年,“沂蒙母亲王换于纪念馆”在沂南县落成。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孙翔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