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好精准扶贫“输血”“造血”组合拳

2016-01-25 19:19:00来源:大众网作者:张培国

带着责任和感情打好精准扶贫“输血”“造血”组合拳

  大众网特约评论员 张培国

  “打好扶贫这场战斗,要向精准下手……”24日下午,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姜异康来到省十二届人大五次会议临沂代表团,与人大代表们一同审议政府工作报告,互动交流。在谈到脱贫工作时,姜异康说,领导干部要带着感情和责任做好脱贫工作,要在精准上下功夫。(1月24日大众网)

  应该说,山东近年来对于扶贫工作的努力有目共睹:从贫困户的建档立卡,到低保上的应保尽保,从“第一书记”包村,到贫困村资金互助试点等,无论是政策、资金还是人力,都倾注了省委省政府大量心血。

  也正是因为持续不断地帮扶,近四年来,山东每年减贫100万人以上,走在了全国前列。但面对2018年全省提前两年实现全面小康的计划,还有一定差距。数据显示,截至2014年底,全省共有394万贫困人口,分布在7000多个村,正像省扶贫办副主任邵国君所说,“剩下的都是些难啃的“硬骨头”,全省脱贫攻坚任务仍然十分艰巨。啃“硬骨头”需要用真功夫,下真力气,更像姜异康书记所说,要用好精准扶贫这把攻坚利器。笔者以为,做好山东的精准扶贫工作,要从三个方面用力。

  一则,精准扶贫需要精准施策。精准首先要精确,当前,就全国整体而言,建档立卡离精准扶贫的要求还有差距。如果没有一套细致的贫困识别方法,没有下一个步骤的制度安排,扶贫扶谁的问题就是无源之水。这就要求我们在帮扶过程中先要将贫困档案建好。在对贫困户建档立卡过程中,要分清楚致贫原因是什么,明确帮扶人是谁,要采取哪些措施帮助脱贫,等等。在实施过程中,更要实行扶贫对象实名制,专项扶贫到户到人,依据扶贫部门提供的精准范围、扶持对象和需求清单,“缺什么、补什么”。

  二则,精准扶贫要“输血”更要“造血”。根据全省精准识别结果,目前农村贫困人口基本属于相对贫困,已没有吃不上饭、穿不上衣、住不上房的问题,差别主要体现在生活的水平和质量高低上。在这种情况下,“授人以鱼不若授人以渔”,单纯的送钱送物,只能解一时之需,如果各级分类施策,就能通过就业、发展,帮扶一批,通过助学、医疗保障一批,通过异地搬迁救助一批,通过社会保障兜底一批。更重要的是,要切实做好政策宣传、教育引导、技能培训等工作,对贫困群众教致富方法、引致富门路,变“输血”为“造血”,着力提高村民脱贫的主动性和能力,从根本上消除贫困因子。

  三则,精准扶贫要靠感情和责任。对群众的感情有多深,工作的动力就有多大。实践证明,只有对贫困户怀有深厚感情的人,才能激发爱心和责任,自觉挑起扶贫重担。因此,各级干部要按照姜异康书记要求,在扶贫过程中不能只是嘴上说说、乡下转转,更要将责任扛在肩上,感情付诸行动。要像走亲戚一样,带着真心真情,到贫困户家中常串串门,仔细听听群众要什么,认真看看群众缺什么。只有付出真心, 才能真正把扶贫之事办快、办好、办彻底。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孙翔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