樱桃“唱罢”蓝莓又登场,青岛奏响“田园牧歌”

2018-06-09 16:02:00 来源: 大众网 作者:

 

久负盛名的第23届崂山北宅樱桃节刚刚落下帷幕,45万游客纷至沓来,拉动旅游收入突破9000万元。

  编者按:6月9日至10日,美丽的海滨城市青岛迎来上合青岛峰会。这是上合组织扩员后的首次峰会,也是继2012年北京峰会后上合组织领导人再次聚首中国。“青岛之约”,世界目光在此聚焦。即日起,大众网特别推出“印象青岛”系列报道,带您走近青岛,近距离感受她的魅力。

  “印象青岛”(1)

  樱桃“唱罢”蓝莓又登场,青岛奏响“田园牧歌”

  大众网记者 王宗阳 青青之岛,亲亲上合。开放、美丽、文明的青岛,正以最美的姿态喜迎四海宾朋。此时,当你漫步岛城,空气中似乎飘着樱桃与蓝莓的果香。在崂山,久负盛名的第23届北宅樱桃节刚刚落下帷幕,45万游客纷至沓来,拉动旅游收入突破9000万元。樱桃 “唱罢”,蓝莓又闪亮登场。一个红,一个紫,这俩“小果子”,让青岛的乡村游“大红大紫”。

  近年来,青岛不断做强精品农业,利用“农业+园区”的模式将农业链条做深、做透,形成以现代农业为基石、农产品精深加工为延伸、休闲旅游为主打的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的发展模式。如今,一幅美丽的《田园牧歌》画卷,正在青岛徐徐展开。

  青岛有个“网红”樱桃节,游客果农“笑弯了腰”

  在青岛崂山深处,有个名叫北宅的街道。别看这里远离闹市,却诞生了青岛的“网红”节日——樱桃节。自1996年以来,崂山北宅樱桃节已连续举办了23届,成为崂山生态旅游的龙头项目,也是青岛市最成功的节庆活动品牌之一。

  大众网记者走近北宅发现,这里四面环山,无污染,光线充足,昼夜温差大,很适合樱桃的生长。正因为无可比拟的自然环境和气候条件,造就了北宅樱桃甜美可口的品质。目前,全街道共有崂山小樱桃、崂山樱桃、乌梅及早、红灯、砂蜜豆、沙蜜脱等数十个樱桃品种,樱桃树达到42万株、1.1万亩。

  前不久,第23届北宅樱桃节刚刚落下帷幕,45万游客纷至沓来,拉动旅游收入突破9000万元今年。今年,家住北九水的农户衣玉洁开心地说,过去路不好走,很多游客想来都怕堵车。为了让大家好地品樱桃、赏崂山,北宅街道对进村采摘的道路进行改造,并配备了很多旅游设施,提升了旅游品质。我们农户赚的更多了,游客也更愿意来了。许多外地游客能在这里采摘、爬山,还能体验传统的农家文化。

樱桃 “唱罢”,蓝莓又闪亮登场。一个红,一个紫,这俩“小果子”,让青岛的乡村游“大红大紫”。

  一红一紫俩“小果子”,助推青岛乡村游“大红大紫”

  初夏六月,樱桃刚刚跃下枝头,蓝莓采摘就到正当时。6月9日,第八届崂山蓝莓采摘节正式开幕。走进崂山蓝莓生态园,一串串硕果累累的蓝莓挂在翠绿青葱的枝头上,娇艳欲滴。抿一颗,轻轻咬破薄薄的表皮,在唇齿间爆浆的一刹那,收获夏天最酸甜的回忆。

  如今,这一红一紫两个“小果子”,正助推青岛乡村游实现“大红大紫”。在崂山区,政府有关部门全力提升园区的旅游服务设施,主要包括绿化提升、景观提升、打造停车场等配套提升。依托樱桃与蓝莓采摘,也进一步提高了农家宴的水平。在北宅的一家特色农家宴里,记者看到许多游客在购买樱桃之余,还对槐花、蚂蚱菜、崂山参、草鱼、土豆合等当地特色美食情有独钟。水果采摘与农家饭,实现了完美结合。

  我们再把目光对准黄岛区。如今,“黄岛蓝莓”已被农业部评为地理标志保护农产品。目前,黄岛蓝莓种植面积约10万亩,占全国蓝莓种植面积的四分之一左右,优良品种的选育、引进,让黄岛蓝莓品牌叫响全国。日前,黄岛蓝莓还佩戴上了“身份证”,每盒出售的蓝莓产品都可进行追溯。以蓝莓为纽带,各种特色园区、“蓝莓小镇”发展迅速,乡村旅游在当地很火爆。这一系列举措,不仅提高了青岛乡村旅游的美誉度,也为乡村振兴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内生动力。

  “农业+园区”加快三产融合发展,美丽的“田园牧歌”正在上演

  两个“小果子”的故事,是青岛将农业链条做深、做透的缩影。近年来,利用“农业+园区”的模式将农业链条做深、做透,形成以现代农业为基石、农产品精深加工为延伸、休闲旅游为主打的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的发展模式。做精“樱桃+蓝莓”,让产业发展充满活力,进一步拉长乡村产业链,带动了农家宴、民宿和旅游的多项产业发展,加快推动乡村振兴。

  崂山北宅街道党工委工作人员胡声锐告诉大众网记者,自1996年以来,崂山北宅樱桃节已连续举办了23届,收获了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今年,他们第一次发布北宅樱桃节卡通形象,第一次发布北宅樱桃节的LOGO,第一次展示北宅樱桃节的文创产品,第一次举办乡村小型乡村音乐会……胡声锐认为,樱桃不只是一种水果,更是一种乡土文化的载体。通过赋予樱桃节更多的文化元素,让广大市民和游客在品尝甜蜜的同时,也能品尝当下的农民生活和农耕文化。一棵老树、一座老宅子、一个传说都承载着乡愁,对乡村记忆而言,这都是珍贵的文化遗产。

  从农家乐、采摘大棚,到区景一体、产业一体的特色小镇,青岛正在探索推动实现乡村旅游规模由小到大、布局由分散到聚集,业态由单一到丰富、思路由传统到创新的转型发展。下一步,青岛将全面谋划农旅融合、文旅融合,打造一批望得见山水、记得住乡愁、富有丰富文化内涵的美丽乡村及文化气息浓重的田园综合体。通过延伸乡村旅游产业链条,挖掘文化内涵,打造精品项目,持续提升乡村旅游的品质和综合价值,助力新型城镇化建设和精准扶贫。2018年,青岛市将培育形成42个旅游强镇、85个旅游特色村,打造一批在国内具有一定知名度、影响力的乡村旅游品牌。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陈凤祁

推荐阅读
  • 一降价就消失 救命药为何频遭“降价死”?

    11.png

    过去几年,“药荒”轮番上演:2011年,心脏手术用药“鱼精蛋白”出现全国性紧缺;2012年,治疗心脏衰竭的抢救用药“西地兰注射液”短缺;2013年,治疗甲亢的“他巴唑”断货;力诺药业市场营销经理张健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很多“降价死”其实是假死,是换包装、换...[详细]

    06-11 08-06中新经纬
  • 全国青年U-18沙排锦标赛天津站结束 新疆队获女子组冠军

    据新华社天津6月10日电。2018年全国青年U-18沙滩排球锦标赛天津站的比赛经过三天角逐后,于10日在天津东疆湾沙滩景区落下帷幕。[详细]

    06-11 10-06新华社
  • 特殊的60岁生日礼物:老人20年献血184次

    xianxue.png

    坚持献血20年,曲郑安积攒了67份献血证,获得多次表彰。图为志愿者以及献血屋的工作人员陪伴曲郑安过60岁生日。6月10日,曲郑安60岁生日,完成最后一次献血,送自己一份特殊的生日礼物。[详细]

    06-11 09-06中国新闻网
  • 云南景洪市法院一审公开宣判被告人李云强迫交易案

    昨日,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景洪市人民法院对被告人李云强迫交易案进行一审公开宣判,对被告人李云以强迫交易罪判处有期徒刑6个月,并处罚金人民币2000元。宣判后李云当庭表示认罪、悔罪,接受法院的判决。[详细]

    06-11 10-06云南日报
  • 电商“扫黄”当协作

    近日,随着全国“扫黄打非”办公室的介入,一些电商平台的“涉黄涉暴”现象受到查处。“黄暴”信息危及公共利益、挑战社会底线,必须得到有效治理,这也是各大电商平台自身命运之所系。[详细]

    06-11 10-06人民日报
  • 印度驻华大使表示印中关系已进入发展快车道

    :印度驻华大使班浩然10日在青岛表示,印中关系已进入发展的快车道。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元首理事会第十八次会议当天上午在山东青岛举行。[详细]

    06-11 10-06中央广电总台国际在线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