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海报新闻 媒体矩阵

大众网
全媒体
矩   阵

扫描有惊喜!

  • 海报新闻

  • 大众网官方微信

  • 大众网官方微博

  • 时政公众号爆三样

  • 大众海蓝

  • 大众网论坛

  • 山东手机报

山东手机报订阅方式:

移动用户发送短信SD到10658000

联通用户发送短信SD到106558000678

电信用户发送短信SD到106597009

首页 >2020专题汇总 >2020新春走基层 >首页专区 >新闻

[新春走基层]沂蒙山里的“蜜桃村”来了第一书记

2020

/ 01/24
来源:

大众网·海报新闻

作者:

田连锋 贺辉 陈洋洋 刘琛 毕胜

手机查看

  编者按

  2020年是脱贫攻坚收官之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决胜之年。今年春节期间,大众网·海报新闻将连续第11年开展新春走基层活动。全体编辑记者将继续以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大众日报创刊80周年重要批示精神为指引,进一步锤炼提升“脚力、眼力、脑力、笔力”,围绕“脱贫攻坚”主题,在春节期间、在回家路上,用手中的笔、话筒和镜头记录时代变化,集中反映山东干群一鼓作气、迎难而上的精神风貌和实际行动,充分展现欣欣向荣、欢度春节的美好景象。

去年村里新修了6公里生产路.jpg

  蒙阴县旧寨乡常坪村是沂蒙山里的贫困村

  大众网·海报新闻1月24日临沂报道

  记者 田连锋 贺辉 陈洋洋 刘琛 毕胜

大众网·海报新闻记者与村干部一起走访了解情况.jpg

  大众网·海报新闻记者与村干部一起走访了解情况

  1月13日,腊月十九,无风。离春节还有十来天时间,一场雪悄然降临在临沂市蒙阴县的山地丘陵间。不到半小时,地上就积起了一指厚的雪。小汽车、三轮车、电动车驶过,车轮轧雪的咯吱咯吱声此起彼伏。

  这天下午,大众网·海报新闻记者一行5人来到蒙阴县旧寨乡常坪村,探访这个省级贫困村半年多来发生的变化,听他们讲述对未来的规划和憧憬。

  第一书记修路、筑坝忙  省级贫困村大变样

  “买煎饼去啦?还能咬动吗?”看到88岁高龄的王焕友冒雪出门买煎饼,省派第一书记李明和村支部书记王业勇赶紧迎上去,嘱咐着老人当心路滑。

省派第一书记李明路遇88岁高龄的王焕友,交谈甚欢.jpg

  省派第一书记李明路遇88岁高龄的王焕友,交谈甚欢

  李明是去年4月来到常坪村任职的,此前他曾在菏泽做过两年第一书记。完成脱贫攻坚任务后,他又主动请缨,到蒙阴县常坪村担任新一轮的山东省派第一书记。他告诉记者,王焕友是村里的“贫困户”。常坪村是省级重点贫困村,在多级政府的扶贫资金和政策帮扶下,目前全村714口人已全部脱贫,现有享受政策的村民有51户、79人,多是年老、体弱、无劳动能力的。

记者刘琛随省派第一书记李明和村支书王业勇到贫困户家中走访.jpg

  记者随省派第一书记李明和村支书王业勇到贫困户家中走访

  常坪村从山坡到田地全都是砂质土,种粮不高产,却很适合果树生长。多年来,村里家家户户种桃树,早就成了无粮村,全村2000亩耕地几乎全都是桃林。每年四月,漫山遍野的桃花盛开,常有摄影爱好者到村里取景。

记者田连峰与村民王在明聊村里的变化.jpg

  记者田连峰与村民王在明聊村里的变化

  腊月二十上午,天晴转暖,记者跟随李明和王业勇到贫困户家中走访。经过一片桃林时,遇到了正在修剪枝条的村民王在明。55岁的他种桃树已有20年,熟悉村里的一草一木。攀谈中,王在明告诉记者,去年4月第一书记李明进村后,给村里修路、筑坝、打井,实实在在干了不少事。

修路前,村里有些生产路最窄处仅1米宽.jpg

  修路前,村里有些生产路最窄处仅1米宽

  “以前村里山坡上是土路,坑坑洼洼,用车往外运桃左摇右晃,赶上雨天车轮还打滑,有些桃运出来就被颠坏了。” 王在明说,之前村北的上坡路最窄处只有一米宽,仅能通过小推车。而有的地方甚至连路都没有,收了桃只能一筐筐往山下搬。

  村支部书记王业勇告诉记者,去年第一书记李明刚入村不久,就去申请了省级脱贫攻坚资金和临沂市奖补资金,短短半年时间组织村里硬化了6公里生产路。记者在山坡上看到,这些水泥路有4米宽、足足20厘米厚,一直延伸到村北头的桃林里,农用三轮车、拖拉机跑起来都不成问题。

常坪村新修的生产路一直通到紧邻的乡镇.jpg

  常坪村新修的生产路一直通到紧邻的乡镇

  “路面拓宽需要砍掉几棵桃树,村民很爽快地说‘刨就行’”。李明说,村民们对修路的支持,让他很是感动。

  王在明告诉记者,常坪村守着河,却用不上水,因为没有蓄水坝。“水对桃树太重要了,缺了水,桃就长不大,每斤少卖一块多钱。”为了浇水,村里几乎家家户户自备柴油机,浇水时就雇挖掘机在河里挖个大坑,等坑里积满水再用柴油机带动抽水机抽出来,结果就是河底越挖越深。

常坪村临河,此前却因为没有水坝灌溉困难.jpg

  常坪村临河,此前却因为没有水坝灌溉困难

  “无论如何得想办法。”李明说,去年下半年他集合村两委班子讨论决定,利用上级扶贫资金在莫庄河上蓄水。另一方面,去年底村里还打出了一眼深水井,进一步解决灌溉用水问题,并为家家户户通自来水做准备。

  一斤早桃多卖好几块  大棚桃让村民们“开眼界”

  常坪村是个产桃大村,但基本上都是露天种植的“陆地桃”,品种退化,更新换代普遍不及时,新技术、新品种的推广力度不够。而在第一书记李明看来,深层原因是村民们观念陈旧,种植模式传统,管理和技术水平不足。

  李明老家在潍坊,他对寿光的大棚种植非常熟悉。他和王业勇书记讨论后认为,推广大棚桃最大的困难是老百姓不知道前景,不敢迈出这一步。换句话说,只要看到有人种大棚桃赚了钱,村民们自然就会跟着建大棚、学技术。

常坪村新建的5个温室大棚租给村民,能够进一步增加集体收入.jpg

  常坪村新建的5个温室大棚租给村民

  在常坪村东头,记者看到234省道的两侧分布着五六个冬暖大棚。路北的五个刚刚建成,路南的一个已投入使用,租给了村里的致富能手王成军,他种大棚桃已经是第三个年头。

  前年租下大棚后,王成军载了350棵毛蟠桃树苗,去年就见果收了300斤桃。王成军头脑灵活,在微信朋友圈、抖音、快手上持续发视频,展示桃子的长势和品相,淄博客商看到后以13—14元每斤的价格照单全收。

  “这个桃挺甜,大棚里的5月中旬就能上市,陆地蟠桃要到6月底。”王成军说,靠这一个多月的时间差,他的蟠桃比露天的陆地桃每斤多买好几块钱。去年6月,第一书记李明把青岛农业大学的教授请到村里给桃农授课,王成军请教技术后,对种好大棚更有信心了。

  王成军给记者算了一笔账:每年大棚租金4500块、换棚膜1000多块,3年后进入盛果期,每棵树收10斤桃算,明年这个棚就能赚四五万块。

村务公开栏中公示的村集体收入用项.jpg

  村务公开栏中公示的村集体收入用项

  记者在村委会门口的村务公开栏内,注意到一张打印的公示纸,显示王成军交给村里的4500元大棚租金,大部分用来给村里的“贫困家庭”发补助,其中11户每户310元,另3户更困难的每户400元。

村里新建的5个温室大棚租给致富能手,将被用来种异形葫芦.jpg

  村里新建的5个温室大棚租给致富能手,将被用来种异形葫芦

  “新建的这5个棚也都租出去了,明年大棚的租金还能增加。”李明说,路北的5个温室大棚是村里靠财政专项扶贫资金建成的,租给了村里另一个致富能手,每年能收租金近3万元。而这名村民并不打算用来种大棚桃,而是靠着敏锐的市场意识决定种异形葫芦,以此制成的烙画、文玩、工艺品在南方省份和韩国供不应求。

  村支部书记王业勇说,村两委班子都期待着这5个葫芦大棚早点见到收效,租金收入都在其次,重要的是给村民们带来更灵活的思路,起到更强的带动示范作用。

初审编辑:魏鹏

责任编辑:赫洋

相关推荐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