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海报新闻 媒体矩阵

大众网
全媒体
矩   阵

扫描有惊喜!

  • 海报新闻

  • 大众网官方微信

  • 大众网官方微博

  • 时政公众号爆三样

  • 大众海蓝

  • 大众网论坛

  • 山东手机报

山东手机报订阅方式:

移动用户发送短信SD到10658000

联通用户发送短信SD到106558000678

电信用户发送短信SD到106597009

首页 >2022专题汇总 >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 >我们的新时代

黄河三角洲的“护鸟人” :少一种鸟都能看出来

2021

/ 11/19
来源:

大众网

作者:

杜虹晓 赵鹏程 辛振东

手机查看

  大众网·海报新闻记者 杜虹晓 赵鹏程 辛振东 东营报道

  十一月下旬,北方已进入孟冬时节,站在黄河入海口的大平原上,远眺芦苇恰似一片金黄,与火焰般热烈的碱蓬簇相映生辉。大片大片的候鸟起落在草丛间,让这个寒风凛冽的北国冬日,竟也有一丝“花开红树乱莺啼,草长平湖白鹭飞”的意味。

  在这里,每年有371种超600万只鸟经此迁徙、越冬、繁殖,被称为鸟类的“国际机场”。已经在此栖息安家的东方白鹳正翱翔在广阔的天空中,东方白鹳翅膀宽而长,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有“鸟类大熊猫”的称号,这种鸟对栖息地的选择是极为挑剔的。如今,它们已经在山东省东营市的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安了家,累计繁殖了2000只左右的雏鸟。保护区也已然成为全球最大的东方白鹳繁殖地。

  从中专生到高级工程师,“保护区人”33年如一日的无畏坚守

  80余公里,一小时的车程,今年53周岁的张希涛带着一周的换洗衣物从家回到了他最熟悉的工作岗位——山东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黄河口管理站。

  清晨,张希涛背上褪了色的旧布包,扛着望远镜,跨上相机,坐上了深入保护区的车。一望无际的湿地在张希涛眼里仿佛变成了一张三维地图,“你看,距离100米左右那片鸟儿有四五种,现在起飞的就是东方白鹳、远处那三五成群的是普通海鸥、还有红嘴巨燕鸥、鸥嘴噪鸥、白额燕鸥,远处那13只是丹顶鹤,前几天还只有三只,这几天增加到了13只。”甚至不需要望远镜,张希涛对百米外鸟类的品种、习性、迁徙过程如数家珍。

  “这就是东方白鹳,以前是种候鸟,现在冬天就在咱这过年了。”张希涛兴奋地用手指着远处的鸟儿,“最早的时候会觉得枯燥、无聊,现在真的很喜欢这个工作,跟他们有感情了,一天不见就想得紧。”1992年国务院批准建立山东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张希涛便自此开始了他与鸟儿几十年的和谐相处。2007年,张希涛拥有了第一台相机辅助观测鸟类,几十年过去了,相机已经换了三台,如今这台相机也已跟了他三年多,虽然被保护得很好,但还是掩盖不住风沙留下的痕迹。5000多个日夜、近10万张照片,张希涛带着他的相机日夜穿梭在这片保护区中,每一个角落都留下了他的足迹。

  张希涛每次巡逻都背着那个旧布包,张希涛说:“里面装着些急救的药,在路上看到受伤的鸟儿可以先进行简单的救治。”百毒解、兽药、纱布……张希涛随身背的包中没有一粒干粮一滴水,只有给鸟儿准备的应急物资。“我们一出来就是好几个小时,真的没有卫生间,那我们就干脆不喝不吃,坚持坚持就行。”开车沿公路一圈需要一个半小时,张希涛和同事还要沿途进行监测和记录,经常一趟就要三四个小时,“其实工作起来没觉得时间这么长,每天不进来看两遍总是不放心。”

  “你像这种鸟叫大鸨,八十年代初,在我这里最多的时候上千只,最近几年的记录最多是33只,'越级'成了一级保护动物了。”近三十年的保护区工作经历,中专毕业的张希涛自学掌握了300多种鸟类的相关知识,保护区里的一草一木一鸟,也都已深深印刻在他的脑海。

  “这种鸟这两年来得多,那说明是好事。可那种鸟这几年来得少甚至不来了,很可能就说明种群数量少了,我就会觉得担心。”每当遇到受伤或生病的鸟儿,张希涛总是十分难过,甚至会责怪自己早些怎么没有发现异常,没有尽早进行人工干预。张希涛深深地叹了口气,“这都是跟我孩子一样,少一个我都能看出来。”

  车辆走走停停,张希涛上上下下,穿着厚底胶鞋也可以一脚踩进泥水里,十一月的黄河滩北风凛冽,让人觉得格外冷,张希涛熟练地架起望远镜,观测、拍照,一个步骤也不能少。

  一路上,张希涛不停地介绍保护区内的珍惜鸟儿,就像是在炫耀自己健康长大的孩子一样,张希涛坦言,“看着它们越来越好,我真的有种自豪感,有种使命感,还有几年就退休了,真是很不舍得,真想一辈子在这陪着它们。”

  与三角洲“一见钟情”,“85后”女博士7年下沉一线

  与此同时,身在黄河对岸的远望楼,还有另一群鸟类检测人员。早上七点,赵亚杰便从家动身前往黄河三角洲国家生态保护区,长达一个半小时的上班路,赵亚杰整理了前一天的工作汇报后,又在继续研究保护区内鸟类的相关资料。

  今年34岁的赵亚杰是一名鸟类检测员,2014年,年仅27岁的她从中科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生态学专业博士毕业。博士毕业之后,她原本计划去东营市农科院工作,一次偶然的机会,让赵亚杰了解到了黄河口生态旅游区管委会的工作内容,黄河口的湿地生态也跟自己的专业十分对口,于是赵亚杰就选择留在这里工作。

  来到保护区之初,赵亚杰虽然是位女生,但同样跟着同事“跑野外”,家在辽宁的赵亚杰从没见过黄河口的平原景观,一下就爱上了这里,“一大片的平原,生长着芦苇荡,成群的鸟儿在里面栖息,这种壮观的景象我从没见过。”为了这份喜欢的工作,赵亚杰的丈夫和女儿一起留在了东营。

  随着技术的发展和野外监测水平的提高,保护区内布置了部分监控,赵亚杰着力于鸟儿跟踪器等深入保护区人工无法监测的项目,每天自己一个人在一百多平的监控室,挨个排查保护区的监控,对鸟儿的数量、种类、生活区域等等进行统计、监测。看似无聊的一项工作,对赵亚杰来说却相当的重要。

  六年的基层工作让赵亚杰充分熟知了黄河口三角洲的生态环境,以及鸟类迁徙路径,她认为保护野生动物,保护濒危物种,光靠工作人员的保护,效果微乎其微,更重要的是让全人类意识到生态保护的重要性,让全人类意识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必要性,于是,赵亚杰大胆转型,在鸟类监测之余,加强有关鸟类知识以及保护环境的科普宣传工作。赵亚杰说:“保护自然光靠我们几十双手是远远不够的,自然要靠大家来共同维护。”

  近年来,山东各部门在推进黄河流域特别是黄河三角洲湿地生态保护修复方面也做了大量工作。通过自然恢复与工程修复相结合,黄河三角洲完成退耕还湿、退养还滩7.25万亩,累计修复湿地近30万亩。自2019年以来,进一步加大生态保护修复力度,先后实施黄河三角洲国际重要湿地保护与恢复工程等总投资10.8亿元的16项生态保护恢复工程,通过多种修复方式,有效推进黄河三角洲湿地生态系统的良性维持,湿地生态系统明显改善,湿地生物多样性显著提升。

  如今,位于黄河入海口处的黄河三角洲保护区已经成为中国暖温带保存最完整、最广阔、最年轻的湿地生态系统,鸟类已由1992年的187种增至如今的371种,其中国家一级保护鸟类由12种增至25种,38种鸟类数量超过全球总量的1%,成为东方白鹳全球最大繁殖地、黑嘴鸥全球第二大繁殖地、白鹤全球第二大越冬地、我国丹顶鹤野外繁殖的最南界。

责任编辑:石慧

相关推荐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