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山东 | 国内 | 国际 | 体育 | 财经 | 休闲 | 娱乐 | 健康 | 女性 | 人才 | 房产 | 短信 | 论坛

大众日报 农村大众 齐鲁晚报 生活日报 鲁中晨 半岛都市报 经济导报 城市信报 青年记者 小记者 国际日报山东版

      您的位置: 大众网首页 -> 大众日报 -> 大众国内

 

消费者:别让“洋水果”迷住眼

2002-07-03 06:23:45 

据有关部门调查,目前市场上销售的“洋水果”多为国产货。这些“以土充洋”的水果一旦打上“洋”标签,便身价倍增。

  4月3日,省消协联合执法部门对在济南经销进口水果的超市、批发市场、商店进行了一次大检查,结果发现,进口水果多是假“洋水果”:销售进口水果没有正规的进货相应手续,外包装上只有外文,没有中文标识;水果批发市场和进口水果批发店的批发商提供不出正常进口进货渠道证明和检验检疫证明。经检查组专家们鉴别,多数打着进口标签的水果为国产货或是外国品种在国内种植。4月5日,省消协发布第四号消费警示——不要让“洋水果”迷住你的眼。两个多月过去了,省城市场上的假洋水果是否销声匿迹了?6月18日,记者对“洋水果”批发市场、超市和部分进口水果店进行了暗访,结果发现,假洋水果非但没有销声匿迹,反而比以前更严重了。
  超市都卖“洋水果”
  走进大润发、绿地等超市,记者发现,在精品水果区里,“洋水果”不下十多个品种,有美国脐橙、蛇果、红提,日本的红柚、柠檬,泰国的火龙果、龙眼、椰青,新西兰的猕猴桃,菲律宾的芒果,澳洲的黄李、布林,法国的布郎,等等。这些“洋水果”价格不菲:红提0·5公斤18元;黑布郎0·5公斤17元;柠檬0·5公斤11元;澳柑0·5公斤15·80元,山竹0·5公斤23元;红蛇果0·5公斤8元……
  暗访前,记者走访了省工商局有关同志。据悉,按有关规定,批发销售进口水果要有国家有关部门检验检疫证明,要标有产地和中外文标识。但记者在暗访中发现,几乎所有的水果批发市场、超市、进口水果批发店都没有做到。历下大润发超市,销售的进口水果虽然标明了产地,但拿不出检验检疫证明;水果只贴外文,没有中文标识。天桥大润发超市,进口水果既没有标明产地,也没有贴中文标识;广东产的脐橙,竟贴美国商标。
  “凡是贴有外文商标的水果,都是进口货。”在绿地超市、泉城广场地下超市、人民商场超市卖“洋水果”的营业员这样解释。而某超市一位负责进“洋水果”的中年人则说:“我们卖的‘洋水果’都是从水果批发市场和专卖店进的,他们说是进口水果,我们就按进口水果卖,是真是假,我们也不清楚。”
  中文标签随便印贴
  在八里桥水果批发市场附近一家进口水果专卖店,记者装扮成买主与店主聊了起来。店主姓刘,在济南经营进口水果已4个年头了。他说,“洋水果”都是从广东进来的,然后分成四个渠道批发,一是批发给街头水果摊点,量很少。二是批发给其他水果店,量也不大。三是批发给各大商场超市,占总进货量的1/3多。四是批发给各大宾馆、酒店。
  记者看到,这位店主批发的“洋水果”有几十种,但每种水果只贴有外文标识,没有中文标识。“听说真的进口水果除贴有外文标识外,还有中文标识,你们批发的进口水果怎么都没有中文标识?不会是假的吧?”记者试探着问。店主愣了一会儿说:“中文标识用完了,如果你要,我马上派人去印,贴上就是了。”“到哪里去印?多长时间?”记者追问。“我有几个哥们在附近开印务点,要什么样的标签,去了就印,少则1个小时,多则半天。”店主毫无掩饰地说。
  “洋水果”来自哪里
  据国家海关总署资料显示,我国进口果品(包括干品)总量为100至200万吨,主要是从广州、上海、北京、天津、大连等几个少数口岸进的,而且需要严格检疫和审批。目前市场上五花八门的“洋水果”数量惊人,且品种多达100多个。那么这些“洋水果”是从哪里来的?据出入境检疫部门的人士介绍,来源有三个途径:一是国家正常渠道进口,数量不大;二是走私进来的,这个口子较大;三是以土充洋。随着近几年我国大规模引进国外优良品种,很多“洋水果”已在中国落地生根,一些经销商通过对国产优质水果进行打蜡,再精美包装后,打上外文,摇身一变成了“洋水果”。据有关部门调查,目前,我国大陆上销售的“洋香蕉”中,有70%产于广东、海南,所谓的泰国瓦果有90%是云南产,日本的香瓜产地则在海南,而土生土长的浙江江山的猕猴桃,居然被打上“新西兰”的商标,北方产的玫瑰红苹果,简单包装就成了美国产的蛇果。这些国产货一旦贴上“洋”标签,便身价倍增。
  据省消协等有关部门调查,目前济南市场上批发销售的“洋水果”,主要是从广东、上海、海南等地进来的,多数为国产水果或是外国品种在国内种植,真正的进口水果不到十分之一。
  买“洋水果”应注意啥
  首先,查看产地。如果是进口水果,应有中文标识和产地。对于全部是外文的水果,在弄不清词意的情况下要慎购。
  其次,“洋水果”包装精美,一般保质期较长,所以在购买时,通过看、捏、闻来判断真伪,要注意是否新鲜,有无变质。
  第三,商家对假洋水果一般不标明产地。因此,消费者在购买时要看清楚,必要时询问经销商或要求其提供有关进口报检材料,无相关资料的或是非法进口的洋水果,或是国产货。对这种“洋水果”,消费者不要购买,以免花钱上当,损害自身健康。
  第四,消费者要树立科学的消费观,在水果消费上不必“崇洋媚外”。国产的一些水果品质并不逊色于进口水果,而且价格便宜,味道也好。
  本报记者 任迪 本报通讯员 马志国 李奉波

 

 编辑:

发表评论】【关闭窗口 

::: 专刊推荐 :::

  人  物  大众周末
  大众书画  
丰  收
  都市女性
  现代教育
  资  讯
  城市信报
  大众娱乐
  速  读
  往  事
  青 未 了
  健    康
  法  鉴
  人文阅读

::: 新闻专题 :::

-

感受海尔“流程再造”

-

每周救助一户特困家庭

-

“三农”问题政策解读

-

鲁中新闻丝路文化之旅

-

大众网 总编在线

-

第五届国际果蔬博览会

-

魅力济南 大众网报道

报业集团 - 版权声明 - 广告业务 - 联系方式
Copyright (C) 2001-2002 dzww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大众报业集团网络中心主办 Email
:webmaster@mail.dzdaily.com.cn
鲁ICP证00010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