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工匠精神”助力提升纪检监察工作

2016-03-22 17:23:00来源:大众网作者:伊廷宝
伊廷宝

  今年全国“两会”上,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引发社会热议。去年央视推出《大国工匠》特别节目,播出后观众好评如潮,节目所倡导的,正是这种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

  “工匠精神”是专注、勤勉、坚守、创造等积极因素的融合。作为一种“稀缺资源”,各行各业都十分需要“工匠精神”,特别是在社会有些浮躁的当下,呼唤“工匠精神”的回归,更有其现实意义。

  重视查办大案要案,忽视“小事“小节”;坐等违纪对象“养肥了再查”,一处理就“秋后算总账”;重数量、轻质量,有时甚至“萝卜快了不洗泥”…… 解决纪检监察工作中的这些积弊,靠什么?靠制度机制,也靠纪检监察机关和纪检监察干部弘扬“工匠精神”。

  纪检监察机关是中央反腐倡廉工作部署的“施工队”。既是“施工队”,就应认认真真、一丝不苟地把该干的活儿干好。要时刻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时刻保持冷静清醒,谦虚谨慎、戒骄戒躁,忠诚履行党章赋予的神圣职责,不辜负党中央的信任和人民的期盼。

  纪检监察工作是做人的工作的,是教育人、挽救人的,具有政治性、政策性、原则性、程序性和专业性强的特点,必须慎之又慎、细之又细。纪检监察干部要大力锤炼“严、细、深、实”的工作作风,做到情况明、数字准、责任清、作风正、工作实。否则,工作稍有偏差,就可能给党的事业、党的形象造成难以挽回的损失。

  “工匠精神”的一个重要特点是精准。“德国制造”之所以独步天下,就在于严谨理性的日耳曼民族奉精准、实用、完美为圭臬,“工匠精神”成为代代传承的文化基因。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做好纪检监察工作,也必须在“精准”二字上下功夫。

  要精准定位,聚焦主业主责,依“纪”监督执纪问责,不当“党内的公检法”。要精准研判,无论信访举报的特点趋势、问题线索的分类处置,还是纪律审查的时机节奏、定性量纪的尺度把握等,都要据实作出分析研判。要精准执纪,盯住“三个时间节点”、严查“三种人”,特别要坚决整治和查处群众身边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要精准实践好监督执纪“四种形态”,勤“浇树”、正“歪树”、治“病树”、拔“烂树”,宽严相济,区别对待,把纪律和规矩进一步立起来、严起来。

  可以预期,当“工匠精神”成为每一个纪检人的自觉追求,群众对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满意度将会大大提升。

初审编辑:臧海平

责任编辑:牛乐耕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