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免责的负责,不是担当

2016-12-16 16:35:00来源:大众网作者:杨海生

作者:杨海生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是否具有担当精神,是否能够忠诚履责、尽心尽责、勇于担责,是检验每一个领导干部身上是否真正体现了共产党人先进性和纯洁性的重要方面”。

  全面从严治党的环境下,乱作为、胡作为的行为少了,“责任意识”是对党员干部的基本要求。然而,随着“问责”的常态化,一些党员干部将责任层层下移,不是从工作出发,而是围着“如何免责”打转。出现了为了免责而负责的怪现象,能不管的不管,能不干的不干,实在是分内工作脱不开干系的通过承诺书、保证书、说明书等等签字捺印的文字材料将责任层层下移,而不是想办法如何与下级单位形成联动,作出成绩,出了问题一推了之,说到底还是担当意识的缺失。

  部分党员干部尤其是党员领导干部严重缺乏担当意识。怕出差错,政策掌握不透,情况把握不准,以其昏昏使人昭昭,深感力不从心,因而担心说错话、办错事,害怕在群众面前出丑,即使有担当的想法,也没有担当的勇气和本事;怕得罪人。因做事不公,因自身不正,因为官不廉,故腰杆不硬,故底气不足,故怕担责任。面对歪风不敢“翻脸”,面对邪气不敢“拍桌子”,面对恶习不敢“唱红脸”,生怕惹火烧身,不敢较真儿;怕添麻烦。“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参与越多,麻烦就越大”。信奉“多栽花、少栽刺”的庸俗哲学和所谓的“潜规则”,对待任何事情,事不关己,高高挂起,习惯于当“太平官”,满足于不出事。这样一来,看似风清气正,一片祥和,实则严重违背我党从严治党的初衷,严重违背我党求真务实的作风,严重违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作为一名党员干部尤其是党员领导干部,要真正把“担当”二字担当起来,以“等不起”的紧迫感、“慢不得”的危机感和“争一流”的使命感去工作、去奉献。一是要打好底,打铁还需自身硬,铁肩才能担道义。不注重学习积累,知识就会老化、思想就会僵化、能力就会退化。把握政策,掌握科学方法,提高决策本领,才能铸就敢于拍板、处事果断。二是要讲正气,只有心中有正气,才能坐得稳、行得正、走得远,才能讲党性、顾大局、敢担当。坚持“做人坦坦荡荡,做事踏踏实实,为官清清白白”。三是要有责任心,要在其位,谋其政,力戒不思进取、“做太平官”的思想。要多干打基础、增后劲的事,始终保持一股冲劲、拼劲、闯劲,切不可为官不为,逃避责任。

  为了免责的负责不是担当,恰恰是不担当、不作为,党员干部尤其是党员领导干部要警钟长鸣,引以为戒。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王封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