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秘书依赖症”何时休?

2017-07-04 10:40:00来源:大众网作者:刘强

  作者:刘强

  取消基层领导干部配备的专职秘书,是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重要内容,也是纠治“四风”题中之义。中央三令五申,各地陆续出台政策对违规配备的专职秘书展开集中清理,有媒体报道仅四川一个省份就取消了市、县领导专职秘书近2000名。时过境迁,配备秘书的苗头又有回潮之势,但是形式更隐蔽、手段更超脱,死灰复燃的背后恐怕还是有一种“依赖症”在作祟。 

  中央早有明文规定,省部正职以上可配备专职秘书,但在实际工作中,配备秘书的范围已经下探至县市副职,甚至部分乡镇的主要领导也有专门工作人员为其提供“配套服务”。且经过“整改”后,配备专职秘书的手法多样、花样翻新。如有的明面上不设秘书职务,实则暗地里“巧立名目”、人人皆知;有的看似官员亲力亲为、不讲排场,实则秘书化作“调研同事”、“拼车车友”时刻跟随、全天服务;有的官员好像材料是亲自着笔、事必躬亲,实际上是秘书把“碰头商量”变成了“领导定调”,把“共同研究”变成了“汇报腹稿”。事实上,花样百出、掩人耳目的“聪明手段”终是鸵鸟埋头、掩耳盗铃的糊涂之举。 

  基层官员配备专职秘书折射的是四风之殇。“秘书依赖症”既有官员贪享受、重官威、难“自理”、缺学识的内在需求,又有秘书们巴结迎合、乞借官荫、前程依附的外在推手,正所谓“一个巴掌拍不响”。实际上,“秘书依赖症”易诱发形式主义。材料秘书代写、会议秘书代开、调研秘书代劳,有些地方甚至领导的个人事项填报表和述责述廉报告都是秘书替会、代写,走走过场、流于形式看似是小事、小节,长此以往,党员干部对组织的要求就会敷衍了事、对组织的关爱就会不加珍惜,甚至对组织的忠诚都会大打折扣。“秘书依赖症”又是典型的官僚主义。秘书在某些人的眼里被看作是一种身份象征和政治地位,被看成了门客家奴般的依附关系,官员们“吆来喝去”展现的是颐指气使的领导做派,“前呼后拥”满足的是高高在上的虚荣心态,更有甚者妄言“没有秘书的领导谈何领导”。“杂事不屑做、苦事不愿做、难事不会做,事事差人做,何必自己做。”这种畸形为官态度的背后揭示的是官性的劣态。“秘书依赖症”也是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滋生温床。内务打理、端茶倒水、开门打伞、提包洗车……衣食住行有秘书服侍、材料讲话有秘书着笔,秘书们事无巨细,官员们自享清福,一派和谐实属蚁穴溃堤。把秘书当保姆、管家,习惯于被伺候、被吹捧,娇气官气越来越重,自然就会离群众越来越远。 

  基层官员配秘书,老百姓深恶痛绝。基层官员维护的是群众的切身利益,回应的是百姓的合理诉求,但实际工作中,秘书就像一道墙割裂了两者之间的密切联系。找领导先要找秘书,约时间、定调子、打招呼,秘书的手伸向领导工作、生活的各个角落,俨然成了领导的影子,很多事情由秘书“控制”,无形中增大了秘书的权力,更是让领导和秘书成为牢固的利益共同体,一荣俱荣、一损俱损。这就直接导致秘书选配的私相授受。领导工作调整或将秘书带到新单位,或先行提拔调动作为“辛苦服务”的犒赏,这已经成为一种不成文的规定,受人诟病。更有甚者,少数秘书打着领导的旗号,官商勾结、以权谋私,领导或蒙在鼓里或沆瀣一气,影响恶劣,为百姓所不齿,终难逃党纪国法的严惩。 

  习近平总书记在不同场合结合自己的切身经历,要求秘书不自恃、不自负、不自诩、不自卑、不自以为是,“秘书与领导相伴一生,领导有事都会找秘书,而秘书‘有事’都会直接搬出领导。”可以说,事不在小、位不在卑,“四风”问题无大小。对超配的专职秘书要坚决取缔、杜绝回潮。严把选人用人关口,严格程序、谨慎选人,不任人唯亲、倡唯才是举,彻底堵住“借官荫走捷径,镀金后谋个好差事”的方便之门。领导干部不要打着“人忙事多”的幌子,放手让秘书代劳、事事等别人伺候。而应从自身做起,做表率、树标杆,管好身边人。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王封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