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海报新闻 媒体矩阵

大众网
全媒体
矩   阵

扫描有惊喜!

  • 海报新闻

  • 大众网官方微信

  • 大众网官方微博

  • 时政公众号爆三样

  • 大众海蓝

  • 大众网论坛

  • 山东手机报

山东手机报订阅方式:

移动用户发送短信SD到10658000

联通用户发送短信SD到106558000678

电信用户发送短信SD到106597009

首页 >敢当时评 >廉政时评

多讲一些实在话、家常话

2020

/ 05/20
来源:

大众网

作者:

手机查看

       李刚

       在工作中,我们经常会看到有些文章习惯性地“打官腔”,八股气息浓厚,凡事都要搞出个一二三四、子丑寅卯,甚至是“无病呻吟”,如此文风让人生厌。

  移动互联时代,没有传播力就没有生命力。文风不改,放不下“架子”,上演陈旧的“套路”,受众肯定不爱看。拿“官腔官调”当高深,已经不合时宜。

  那么,文章也好,文件也罢,凝聚力、引领力、感召力和穿透力从哪里来呢?在于“短、实、新”,在于“软、活、深”,在于把政治话语转化为百姓话语。这也是打通宣传者与受众心灵沟通“堵点”的关键一招。所谓“善歌者,使人继其声;善教者,使人继其志”,就是这个道理。架子放下了,语言接地气了,“大白话”“实在话”“家常话”多了,受众自然就愿意看、愿意听。这同时也考验着写作者的理论阐释能力。把“我们想说的”变成“受众想看的”,把“受众想听的”融入到“我们想讲的”,用群众看得懂、听得进、喜闻乐见的话语,进行形象化、故事化的表达,就能够更好地强信心、聚民心、暖人心、筑同心。这不仅是改进文风的题中应有之义,也是推动新时代各项工作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

  改文风的背后是转作风。生搬硬套、闭门造车,肯定没有与群众坐在一条“板凳”上。实现话语表达的转型,最有效也最便捷的路径,就是深入基层、深入群众,熟悉群众的生产生活、语言特点,了解群众的所思所想、所忧所盼,善于从群众的视角、用群众的语言来阐释政策、反映主题。只有这样,才能让笔力更锋锐,才能撰写出有深度、有温度、接地气的文章来。


责任编辑:王封

相关推荐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