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罚”家长发红包:真的能起到督促作用吗?

2017-01-16 10:55:00来源:大众网作者:
  魏美红
  近日,辽宁铁岭一初中老师将期末成绩表发到家长微信群,要求所有科目不及格者,差一分发1元钱的群红包。有学生家长计算后发现,如果按要求做的话自己得发一两百元钱红包,认为老师此举欠妥。随后老师辩解,只想让家长多督促孩子学习。(1月16日 华商报)
  随着微信、QQ等网络平台的发展,抢红包、发红包越来越成为人们喜闻乐见的娱乐消遣方式。但是,当这种方式发生在老师和学生家长之间,带有惩罚的意味时,很多网友表示难以接受。有网友调侃道“幸亏我妈当时用的是黑白屏老式手机,不然老师这样搞,我们家早破产了。”笔者表示,老师的初衷虽好,但方式有欠妥当。如此规矩真的能起到督促作用吗?显然没有科学和相关经验性事实的考证。
  笔者认为老师想要引导家长多督促孩子学习,可以有很多方式,比如可以多与学生家长进行谈话、或者常常在网上聊天让家长了解孩子的学习状况并传授一些帮助孩子学习的经验等。但是“惩罚意味的红包”这种没有科学和实践经验考证的方式绝对不是最有效的,很多时候甚至会适得其反。因为家长和孩子都是有自尊心的,这样在群里发红包,将孩子的学习成绩暴露在群中,谁家孩子成绩平安无事,谁家孩子成绩下滑厉害,一目了然。
  孩子成绩好倒也无事,但是那些成绩一直平平或一直很差的学生家长又该是怎样的心情呢?恐怕每到成绩公布的时候,心情总会忐忑不安吧。我们无法断定每一位家长都能将惩罚当作动力,也无法保证每一位家长教育孩子的方式都是对的。倘若,存在一些有家庭暴力倾向的家长,那是否存在当家长发完红包心情郁闷对孩子一顿拳打脚踢的可能性呢?好像一切都是未知。老师往往是求知求真求实的代表,如今采取这种毫无经验事实考证的方式来督促家长关注孩子的学习,势必要遭受社会和一众网友的非议。
  在中国目前的大部分学校,规范是“听话”,价值是“高分”,技能是“考试”的大环境下,老师和家长往往将关注的焦点放在孩子的学习成绩上。所以这种奇葩新奇的事情发生,也是见怪不怪了。我们要反思的不仅仅是“发惩罚性红包”方式是否真的能督促家长关注孩子学习,真正要深入挖掘的还有我们的教育体制和教育环境是不是真的能为我们塑造出一群有着独立人格的孩子。如果时间和现实给我们的答案是否的话,那我们的教育体制改革还是任重道远。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牛乐耕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