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海报新闻 媒体矩阵

大众网
全媒体
矩   阵

扫描有惊喜!

  • 海报新闻

  • 大众网官方微信

  • 大众网官方微博

  • 时政公众号爆三样

  • 大众海蓝

  • 大众网论坛

  • 山东手机报

山东手机报订阅方式:

移动用户发送短信SD到10658000

联通用户发送短信SD到106558000678

电信用户发送短信SD到106597009

首页 >敢当时评 >海报时评

海报观潮|《未成年人学校保护规定》将纠偏校园生态导向法治轨道

2021

/ 06/04
来源:

大众网

作者:

张静宁

手机查看

  张静宁

  今天,在我们探讨未成年人教育与成长的时候,都难以避开“校园”这个较为特殊的人文生态环境。学校是教育尤其是制度化教育的重要载体,近几年在学校、教师、学生及学生家长之间,不断发生着种种变化,也反映出诸多普遍性的问题。

  这让6月1日教育部颁布的《未成年人学校保护规定》(以下简称《规定》),成为备受关注的热点。《规定》围绕新修订的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关于“学校保护”的规定,从“谁来保护”“保护什么”“如何保护”等角度,系统规范了目前未成年人校园生活中多发高发的部分矛盾点。

  关注点一:学生成绩及排名

  《规定》禁止学校、教师公开学生的考试成绩和排名,但要求学校采取措施,便利家长知道学生成绩等学业信息,成为该《规定》颁布后的第一时间引发关注的落脚点。对于公开学生成绩的讨论,应该从校园内部的唯成绩论生态环境说起。

  在越来越强烈的升学考试压力下,学生成绩排名导致的内部攀比,对未成年人身心的影响正在不断加剧。如青少年社交中出现的因成绩分阶层问题、家长微信群中公布成绩排名造成的群体恐慌等,都造成了未成年人成长环境中出现的等级化、焦虑化、攀比化的不良生态。

  自2009年教育部出台的《教育部关于当前加强中小学管理规范办学行为的指导意见》中提出,不以升学率对学校排队,不以考试成绩对学生排名,自此开始,国内各地教育主管部门也陆续发布通知,加强对考试成绩公开的管理。而对此,网络讨论的症结在于,大部分家长认为,应试教育的压力不是来自于学校公布了学生成绩,而是来自于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对教育的高要求。高考的分数指挥棒不改变,“禁止公开学生成绩”无异于“掩耳盗铃”。

  此处,我们暂且抛开应试制度不谈,就未成年阶段的学校教育来说,成绩与排名的公开,往往会引发学生和家长群体中“歧视排名低”而出现“成绩霸凌”的现象。这从客观上制造了校园中的“灰色学生”(即成绩平平、不受关注的中等生),进而产生较为消极的自我观念。从这个意义上说,不公布分数与排名,无疑是弱化等级评定、提高教学多样性、缓解家长群体焦虑情绪的有效途径。

  另外,将学生成绩与排名问题列入《规定》中,也传递出教育部门构建多元成才教育生态环境的用意,加快了校园教育生态整治的法治化进程,对未成年群体的价值塑造起到了正向的引导作用。

  关注点二:学生欺凌与校园性侵害

  对于校园欺凌和性侵害的关注,随着近两年相关社会事件的频发而日益凸显。新颁布的《未成年人保护法》附则中,首次对校园欺凌做出了明确的定义,为其提供了法律依据。在《规定》中又针对校园欺凌、校园性侵害等,设计了专项保护制度,要求学校成立学生欺凌治理组织,对存在欺凌行为的学生进行教育惩戒等。并将校园性侵害也纳入专项保护,要求学校建立健全教职工与学生交往行为准则、视频监控管理,并明确禁止教职工与学生谈恋爱。

  校园欺凌与校园性侵害,一定程度上都具有施行的蓄意性、重复性以及涉事多方力量的不对等性。遭受欺凌与性侵害的未成年孩子,不仅会导致当下生活中的自我认知负面倾向,也会对其成人后的生活状态造成显著影响。

  学校与老师往往比其他任何部门和人群拥有更加专业便利的教育资源,同时,由于学校职工与学生相处时间较长、环境较复杂,也更容易接触到未成年群体“社会性”的一面。所以,对于此前发生的部分影响较大的校园欺凌与性侵害事件,专家学者以及广大网友普遍认为,应从制度与法律层面杜绝此类问题的出现。而对此问题的防治,学校便是重中之重。

  此次新修订的《未成年人保护法》和《未成年人学校保护规定》,都填补了此前该领域学校治理的制度空白。通过部分带有惩戒性作用的规定,从法治教育和学校防控两方面实现了协同治理。

  关注点三:校园性教育

  性教育可以说是网络中“老生常谈”的话题之一。我国的性教育整体起步比较晚,2002年开始,性教育教材公开进入课堂,但仍然被不少学校和家庭忽视。不少青少年在成长过程中出现的心理误区,以及越来越多发的性侵害案件,都凸显了性教育的缺乏和性知识获取的时间错位。

  而未成年人得到性知识的主要途径有二,一方是以父母为代表的家庭性教育,另一方则是学校主导的校园性教育。对学校应该以什么样的标准进行性教育、性教育教材的编写等,始终在模糊地带。

  此次继《未成年人保护法》把“性教育”放进去后,教育部新发布的《未成年人学校保护规定》也要求学校,要有针对性地开展青春期教育、性教育,使学生了解生理健康知识,提高防范性侵害、性骚扰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被网友称为是“质的飞跃”。

  《规定》内容摆脱了学校一般认知下的生理健康知识,让中小学性教育有了实质性的进展。当然,对性教育的整体普及还有待该《规定》的进一步落地。比如,对未成年人性教育教材的编写、性教育书籍的推广,以及性教育课程是否纳入学校考评等,都是下一步《规定》实施阶段需要面临的落脚点和难点。

  此外,“性教育”的制度化建设,实质上只是未成年人性教育普及的其中一环。要让性教育顺利地在学校推行下去,还要转变以学生家长群体为主的社会观念。如近几年发生的,杭州一小学因家长投诉性教育教材尺度太大而被迫收回、幼儿园开展家长性教育课被热议等事件,都凸显出社会性观念对学校性教育的倒逼作用。可见,让学校性教育真正落地,还需要多方合力。

  总的来说,《规定》中构建的学校未成年人保护机制,直面了社会关注的多个教育热点问题,对学校开展未成年人保护工作,提供了导向性的操作指南。但是,从社会生活的实际经验来说,大部分网络声音对《规定》中部分要求落实难的情况较为担忧。

  一方面,贯彻落实部分关键内容需要较多专业力量和多部门的配合,比如校园霸凌、校园性侵等,还涉及到司法、公安等领域。虽然《规定》中明确提出了探索专业合作以及推动部门协作的方式,但实施效果仍未可知。

  另一方面,《规定》主要针对学校管理,对当前普遍存在的家校矛盾,未能起到约束效果。家长群体的部分育儿观是否会影响《规定》具体措施的落实,也成为新的担忧点。

  对未成年人的保护工作是一项非常复杂的心理、教育、社会问题,《规定》从制度层面解决了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的“硬管理”,也传递出宏观层面对未成年群体的高度关注。这为推动多方合力打造一个儿童成长友好型社会,提供了有力支持。

责任编辑:牛乐耕

相关推荐 换一换